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护理

/ 2

全麻术后患者苏醒期护理

刘春华

刘春华

(鸡西矿业集团总医院外科158100)

【关键词】全麻苏醒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197-02

1一般资料

我科苏醒室(PACU)2012年12月成立,共4张床位,由1名麻醉医师和一名护士管理,收治全麻术后患者,年龄7个月—90岁。留观时间1—3小时。超过3h不能转出者均转入ICU。

2麻醉种类??静吸复合加气管插管、静脉麻醉、硬膜外加静吸复合麻醉。

3进入PACU指征由麻醉医生判断是否收入PACU全麻术后未清醒,自主呼吸未恢复或未完全恢复,带气管插管需要呼吸机辅助呼吸;肌张力恢复不满意;呼吸、循环不稳定,有特殊病情变化需短期观察的患者。

4离开PACU的指征??由麻醉医生判断??患者神志清醒;肌力、肌张力、呼吸恢复满意;咳嗽、吞咽等保护性反射恢复;脱氧条件下SpO2维持在94%,持续5min以上;血流动力学稳定。

5入PACU护理措施

5.1一般护理

全麻患者手术毕入苏醒室,苏醒室各类抢救物品呈备用状态,常规给予氧气吸入,氧流量2-3L/min.无自主呼吸的患者连接呼吸机辅助呼吸。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安排合适的体位,必要时加用约束带。向麻醉医师了解术中的情况。将输液装置、各种引流管、负压装置妥善安放,维持静脉输液输血通畅。留置导尿应加固导管,及时清除袋中尿液并记录尿量。将被子盖好,注意保暖。根据医嘱每5~10min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记录。

5.2保持呼吸道通畅

5.2.1自主呼吸未恢复或未完全恢复带气管插管的患者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根据患者病情、SpO2、血气分析等调节呼吸机模式和参数,适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自主呼吸恢复后常规给予氧气面罩或鼻导管给氧。并监测患者呼吸频率、潮气量、SpO2、呼吸动度。

5.2.2气管插管拔管指征:PaO2在正常水平(>80mmhg),SpO2>95%,患者神志完全恢复,生命体征平稳,自主呼吸恢复,呼吸动度良好,节律正常,呼吸频率<30次/分,肌张力恢复,四肢活动自如,能完成指令动作。

5.2.3气管插管拔管拔管前向患者作好解释,准备好氧气面罩或鼻导管,给予气管和口腔充分吸痰后,置吸痰管于气管导管最深处,一边吸痰一边拔管,拔出气管导管后立即给予面罩或鼻导管吸氧.拔管后要严密观察患者呼吸频率和节律,观察病人有无呼吸急促、口唇发绀、鼻翼煽动、三凹征、心率增快、呼吸困难、SpO2下降等缺氧表现。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床旁备气管切开包,简易呼吸球囊等急救器材。本组病例拔管后发生喉痉挛3例,经及时打通气道,简易呼吸球囊辅助通气,应用地塞米松、氨茶碱等药物后呼吸困难缓解,SpO2恢复正常。

5.2.4全身麻醉时用药量过大或辅助药物过多,均会导致苏醒延迟、呛咳、吞咽反射微弱。为保证呼吸道通畅,患者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口咽分泌物和呕吐物误吸,随时吸引;遇到舌后坠患者,头后仰、张口、托下颌一般可以缓解,严重者可应用口咽通气管和鼻咽通气道;喉痉挛和支气管痉挛较为少见,一旦发生要及时抢救,一般采取充分供氧、地塞米松10~20mg静滴、氨茶碱250mg加50%葡萄糖液20ml缓慢静注,不缓解者,应用肌松剂后气管插管较为安全[1]。

5.3保持循环系统稳定

麻醉药物和手术创伤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并不因为手术结束而消除。由于突然改变体位,使患者血液在脑、心脏、动静脉及肺血管床异常分布,重要脏器短时间内得不到供氧,极易诱发循环虚脱,甚至循环停止,尤其易发生在手术后血容量不足的患者[2]。这时要严密观察心血管反应,连续监测ECG。低血压常因血容量不足和残余麻药作用引起,应及时补充输液量、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检查有无内出血,残余麻醉药可用盐酸多沙普仑注射液1~2mg/kg静注对抗;高血压多由麻醉减浅时留置气管导管和手术部位疼痛刺激引起,处理以酌情拔除气管导管和应用利喜定注射液10~50mg静滴;,常见心律失常为心动过速和心动过缓,要明确诊断,对症处理,直到循环稳定。

5.4避免意外损伤

吸入麻醉药排除过快或氯氨酮等药物副作用均可引起苏醒期患者多言、幻觉、躁动,此时护士应高度警惕,注意安全,加强保护,避免输液器针头和引流管脱出;更要防止患者坠床,合作患者要进行心理护理、必要时可应用镇静药物[3]。

5.5注意保温

在麻醉过程中患者体温调节中枢受到抑制,体温极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而发生过高或过低,在苏醒期它对机体可造成严重损害,以体温低较为常见,此时可应用电热毯或热水袋进行保温,热水袋的温度不超过50℃,并用热水袋套或毛巾包好,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防止烫伤;体温低亦可影响SpO2监测,应与低氧血症相鉴别,低氧者要采用低流量吸氧、辅助或控制呼吸(PEEP)进行纠正。

5.6疼痛护理

全麻苏醒后随着镇痛药物的作用逐渐消失,患者常感到切口疼痛,而术后疼痛是一种恶性刺激,可使机体应急性增高、代谢增加、氧耗量增加,对患者术后恢复不利,可出现情绪改变、心率、脉搏增快、血压上升及出汗,这时应向患者解释,减轻焦虑,并协助麻醉医师采用静脉应用镇痛药或者进行镇痛泵处理。

6小结

全麻患者术后复苏期间,麻醉药物作用尚未完全清除,加上伤口疼痛和各种管道的刺激,病情变化快,是各种手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期,通过在麻醉复苏室对患者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的密切观察和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减少和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大大降低了患者手术的风险和不安全因素,是保证医疗安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的

参考文献

[1]薛富善,袁风华.围手术期护理学,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469-470.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30-435;1294-1295

[3]李学增.外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