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4-14
/ 2

浅谈青少年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

胡玉柱

胡玉柱(陕西省府谷县前石畔九年制学校陕西府谷7194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4-076-0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直接的学习动力,兴趣是健康美好的情感。夸美纽斯也曾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体育运动兴趣不是天赋,是在后天接触、参与、实践、认识体育运动过程中获得的。而人们接触、参与、实践、认识体育运动,主要发生在少年期,成就于青年期,有的延续至壮年以后,所以体育运动兴趣的培养应在青少年阶段、学校体育中抓紧进行。这里仅从体育教师的角度,谈谈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一、明确锻炼身体的目的,启发学生自觉锻炼的积极性

儿童在幼儿园接触游戏活动。到了小学和中学开设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外活动,部分学生参加业余训练,开始接受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身体锻炼。但不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不明确,仅停留在"玩""活动舒服""随堂上课"等表面认识上,忽视了身体锻炼的社会意义。这就需要加强锻炼身体的目的教育,启发自觉。毛泽东说:"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促进对于体育之自觉不可"。当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明确后,就会自觉树立目标,身体力行通过活动体验与锻炼身体效益的不断反馈,由于体育情感与练习的有力支持,坚持参加身体锻炼的行为越发自觉和积极。认识--情趣--行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占据中间环节的情感与兴趣,自然随之同步而高升。

二、在完成体育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材新颖,教法多样,讲解示范,辅导练习,要遵循科学性、逻辑性、趣味性的原则。如果教材刻板,教法单调,呆板地重复练习,容易引起学生超限抑制,对体育教学感到枯燥乏味和厌倦。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的,正确合理地选编教学内容。在保证教材科学性的基础上,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同时也要注意教材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新旧教材的联系。参照绝大多数学生的可接受性,安排课的密度和运动量。

要提高课的组织水平,每一部分活动都要做出合理的安排,有张有弛。要变换教学形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要贯彻教学常规,要求学生注意听讲,认真观察,积极练习。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及时制止。

以上教学方法,都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技能,操练身体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当学生看到自己坚持练习的实效,受到教师表扬、同学羡慕、社会肯定时,渗透在其中的体育运动兴趣更会由然而生。

三、了解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

普通学校开设的学科很多,青少年喜欢不喜欢体育课?对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运动,究竟喜欢哪些项目?运动技术差的学生是不是厌恶运动?摸清青少年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态度,便于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

(一)体育学科在青少年心目中的位置。我国青少年学生中,少部分人最喜欢体育,绝大多数人居中,最不喜欢的人很少。

国家曾对万民在校青少年作学科兴趣的调研,在"你最喜欢的一门课"和"你最喜欢的一门课"的标题下,青少年12门学科的兴趣比较结果是:最喜欢体育课的人次比例,属于各学科中间位置。最不喜欢体育课人次比例,在各学科中是最少。

(二)各项运动在青少年心目中的爱好情况,有人调查了青少年学生8000多人,让他们对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四个项目及其中各个分项运动兴趣选择。结果表明,对运动项目的爱好男女生都是球类,其次男生是武术、田径,相对来说选择体操的较少;女生是田径、体操,相对选武术的较少。

了解少数厌恶体育的状况。从参加运动的实际表现看,上体育课绝大多数学生是积极的,少数人持消极、应付的态度。

对影响青少年学生体育运动兴趣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有针对性的培养他们的体育运动兴趣。体育教师面对成长发育的青少年,必须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对少部分爱好体育运动的学生,告诫他们切切不可忽视文化科学知识和品德修养;对大部分基本喜欢体育或谈不上喜欢和厌恶的随堂上课者,体育教师应本着"抓两头带中间"的精神,带好这中间的大多数。学校体育运动开展的好坏,也与这部分人向上或向下流动有关。体育教师应该知道,青少年的运动兴趣是一种意识倾向。它既受社会环境影响,又是对客观环境的对待,故有很大主观随意性。社会上当前开展什么运动项目,他就可能喜欢什么项目。学生传统运动项目是什么,他就可能喜欢这个项目。对厌恶体育,技能低下的学生要具体分析,个别对待,以求解决。有的学生因为家庭、社会的影响,不知不觉地形成了体育的错误价值观,认为"体育不重要"、"可有可无"等。对这样的态度问题,教师应帮助学生提高认识,让他们了解体育锻炼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了解身体健康,体质坚强对一个人升学、就业、参军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明确体育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重要地位。体育教师教法不当、鼓励少、训斥多,师生关系紧张,也可影响学生的运动兴趣。教师应该懂得,运动能力差的学生,同样期待教师公正的对待,热情的鼓励。不恰当的训斥,解决不了运动能力差的问题,反使学生感到委屈和不平。所以体育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态度要严加检点,对自己的教法要注意选择。

四、掌握体育运动兴趣发展的一般模式

体育运动兴趣发展,一般说来经过直接运动兴趣、间接运动兴趣、志向运动兴趣三个有机结合的阶段。体育运动兴趣的一方面始于直接运动兴趣,经由间接运动兴趣,成于志向运动兴趣。另一方面三者有机结合,错综镶嵌,密为一体。体育教师了解体育运动兴趣的一般模式,才便于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年龄发展与运动水平,培养他们的身体运动兴趣。

总之,学校体育发展到现代作用越来越大,起作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的基本途径。因此,体育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把常规教学和兴趣培养结合起来。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