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探讨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价值

雷左邓志超,李恒宇,高源,李松津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心型肺癌诊断过程中CT诊断的价值以及核磁共振(MRI)补充诊断的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60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均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A组患者仅给予CT诊断,B组患者给予MRI诊断,C组患者采用A、B两组的方式来进行诊断,比较三组患者的诊断准确性。结果:A、B两组与C组的诊断结果相比,其诊断准确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中心型肺癌患者而言,单纯的CT诊断或MRI诊断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但其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误诊、漏诊的情况,但两种诊断方式连用则可以有效降低误诊、漏诊率。

关键词:中心型肺癌;CT诊断;MRI诊断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valueofCTinthediagnosisofcentrallungcancerandtoevaluatethevalueof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inthediagnosisoflungcancer.Methods:theresearchobjectisselectedinourhospitalfromSeptember2013toSeptember2014atotalof60patients,theclinicaldata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ndaccordingtothetimeofadmissionwillbepidedintoA,B,Cthreegroups,20casesineachgroup,AgroupweregivenonlyCTdiagnosis,BgroupweretreatedwithMRIdiagnosis.CgroupofpatientswithA,Btwogroupapproachtodiagnosis,thediagnosticaccuracyofpatientsbetweenthethreegroups.Results:comparedwiththediagnosisofCgroup,thediagnosticaccuracyofAandB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forpatientswithcentrallungcancer,thediagnosisofCTorMRIdiagnosishaveahighclinicalvalue,butitstillwillappeardifferentdegreeofmisdiagnosisandmisseddiagnosis,butfortwokindsofdiagnosticmethodscaneffectivelyreducethemisdiagnosisrate.

Keyword:centrallungcancer;CTdiagnosis;MRIdiagnosis

中心型肺癌作为肺癌中的一种,其发病率逐年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如不对其进行及时诊断与治疗,不仅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痛苦以及经济负担[1]。目前,在对此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CT诊断是最为常用的诊断方式,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MRI诊断在中心型肺癌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也开始得以应用[2]。为了对这两种诊断方式的效果进行深入了解,本研究将对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所收治的60患者,所有患者均相关诊断得以确诊,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均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A组中有8例女性,12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33—87岁,平均(54.6±2.5)岁;B组中有9例女性,11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37—86岁,平均(55.3±3.1)岁;C组中有6例女性,14例男性,患者的年龄为30—85岁,平均(56.3±2.7)岁。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A组患者仅给予CT诊断,即患者入院后CT检查,选用东芝公司所生产的螺旋CT及其配套设施来进行诊断,在对其进行扫描时,将电压调整到120KV,电流控制在220mA,扫描的矩阵为512×512,其扫描范围为35cm,其在肺门区的扫描深度为2—5cm。在对患者行增强扫描时,选用非离子行造影剂,其剂量为1.5ml/kg,将其流速控制在3.0ml/s,待造影剂注射完1分钟对其病灶部位进行扫描。B组患者给予MRI诊断,采用GE公司生产的CE1.5T全身成像系统来对患者进行检查,SE序列T1WI1400/16ms、T2WI3600/87ms,其层间距为2mm,层厚7mm,对患者行冠状位、矢状位以及横向扫描。C组患者行CT扫描后,未确诊的患者行MRI补充诊断,其诊断过程中的具体方法见A、B两组。

1.3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15.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来进行表示,其对比用卡方来检验其对比结果,a=0.05为检验指标,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组的未确诊的中,有2例为隐形肺炎,其余4例患者的病灶较小,因此,未被诊断出来,其余4例患者被误诊为其它疾病或其他类型的肺癌。B组的未确诊的中,有1例为隐形肺炎,其余患者因操作问题或诊断前未校对仪器而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C组患者中漏诊的1例患者为隐形肺癌,且病灶较小。A、B两组与C组的诊断结果相比,其诊断准确性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这就使使得肺癌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中心型肺癌作为一种常见的肺癌类型,由于其病灶组织的位置较为特殊,其在发病早期的确诊率相对较低,且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有研究资料指出,中心型肺癌患者的病灶部位主要起源于叶支气管以及主支气管,此类患者的早期病灶组织通常位于粘膜内,因此,患者在发病早期通常存在支气管粘膜充血、粗糙以及粘膜增厚等情况[3]。如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就会在支气管内形成菜花样或息肉样肿块,并在支气管中快速蔓延,使其管壁受到破坏。一旦癌组织在患者支气管避上大量生长,就会导致支气管道变窄,使患者的支气管逐渐闭塞,并导致患者的远端肺组织受到累及,最终出现支气管扩张、肺不张、远端阻塞性肺炎、肺气肿等症状。患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且未得到及时治疗,就会导致其出现窒息死亡的情况。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对肺癌等疾病进行临床诊断时,CT扫描得到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一定效果[4]。从最初的单排CT扫描仪到现在的多排螺旋CT扫描仪,各类肺癌的检出率也得到了明显提高,虽然CT扫描可以观察到病灶部位的间接征像以及直接征像,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大量误诊或漏诊的情况。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如果CT诊断结果显示,患者的支气管腔明显变窄或支气管中有肿块,这说明患者已经到了癌症中晚期,这对患者的治疗以及预后均会造成重大影响。

MRI作为目前较为先进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它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区别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并形成不同强度的MR信号,并采用灰阶成像的方式来讲扫描信号转化为较为清晰的组织解剖图[5]-[6]。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扫描过程中,MRI检查需要从冠状面、矢状面以及横断面来进行扫描,以此来得到三维立体图,方便了医生来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检查。此外,在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MRI所得到的图像清晰度明显高于CT诊断所得图像,且在诊断过程中不需要注射造影剂,但MRI诊断的技术要求以及费用均相对较高。

通过对本研究以及相关研究进行分析发现,在对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CT诊断对于中晚期患者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对其发病前期患者,其误诊以及漏诊率较高。MRI诊断可以清晰显示患者的病灶部位及其周围组织,但其结果容易受到仪器本身或操作者的影响,且检查的价格昂贵,操作繁琐,普通医院根本无法广泛应用。基于此,在对疑是中心型肺癌患者进行影像学诊断时,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最好先对其行CT检察,对于不能确诊的患者采用MRI来进行补充诊断。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确诊率,而且还可以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为患者的治疗提供较为确切的影像学资料。

参考文献:

[1]王珂,吴红霞,罗民新等.CT诊断中心型肺癌的准确性及MRI补充诊断的意义[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3):61-63.

[2]张逢辉,姜金杰,王德娟等.内壁光整的空洞型肺癌的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8(1):34-36.

[3]陈晖,王敏君,肖恩华等.增强CT协同磁共振扫描在周围型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3,11(5):35-38.

[4]王宝堂,刘芝艳,张建明等.肺癌空洞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14,(6):33-35,39.

[5]赵平.CT与MRI诊断老年肺结节及肺癌分期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11):1910-1911.

[6]许乃滔,王志策,蓝华等.早期肺癌60例综合影像学诊断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9):1545-1546,1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