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1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刘惠英

刘惠英甘肃省泾川县第四中学744000

摘要:创新意识是创造的前提和基础,是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倾向。课堂教学是启迪学生思维、开发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结合自己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就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谈几点做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培养创新意识

一、营造课堂气氛,激发创新意识

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处于最佳状态,学习热情才会高涨,课堂参与积极性高,也才能产生创新意识。

1.创设愉悦、和谐的课堂环境,使学生敢于创新。教师在教学中,设法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使他们在和谐、平等、民主的交往、交流中愉快地学习数学,肯想、敢想、敢说、敢做数学问题。尤其要对学生独特的创新想法要呵护、启发、引导、鼓励,不轻易否定,切实保护学生“想”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创新机会。在教学中,尽量多留给学生一些自主学习和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学,尽情发挥,在小组中交流,畅所欲言。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法则时,先让学生复习乘法口诀,然后给出了:3×(-5)如何算?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你一言我一语,产生了好多种算法;在展示环节,我让学生展示了各种算法,并说出了这样算的理由,使学生在讲解和解释中自己悟出了问题所在,在我的引导下,学生领会了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开拓了思路,提升了创新能力。

二、鼓励大胆思考,激发创新灵感

在课堂上,放手大胆地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能发现的问题,决不暗示;自己能学会的知识,决不讲解;自己能掌握的方法,决不演示。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学会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

三、促进积极思维,唤起创新欲望

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我们要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条件,给他们满足的机会,进而产生学习成功感,引发积极探索的兴趣和动机。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让学生参与24点的反牌游戏,在游戏竞赛中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唤起了创新欲望,听不到呵斥和叹息的声音,看不到苦恼、僵持的状态。学生充分体验了成功的喜悦,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让学生接触贴近其生活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所学内容与自己身边的问题息息相关。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掌握观察、操作、猜测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发现意识。如:在组织一次班会时,请预算需要多少费用。先告诉经费多少,再让学生调查活动所需物品的价格。调查后绘制成表格,并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在不超支的基础上既能把教室装扮得最漂亮又能让同学们吃得最开心?并申明:探究出合理答案的同学可以奖励一颗智慧星。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有效地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延伸到课外生活中。

五、利用数学中的典故趣事激发创新兴趣

学生一般喜欢听趣人趣事,教学中结合学习内容讲述数学发展的历史和历史上数学家的故事,像数学理论所经历的沧桑,数学家成长事迹,数学家在科技进步中贡献,数学中某些结论的来历,既可以了解数学历史,丰富知识,又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习其中的创新精神。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树立创新性的教育观念,采取各种途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唤起创新意识,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其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