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

徐霞

莒南县人民医院山东临沂276600

摘要:目的:分析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与CA125检验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回顾性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肺癌患者69例临床资料,另外选择同期收治肺部良性的病变者54例设对照组,检测分析两组血清中CA153、与CA125相关指标结果。结果: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异常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P<0.05);且CA153+CA125的正确指数与灵敏度明显高于CA153、CA125单独应用指数,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联合检验在肺癌诊断中具较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癌诊断;价值;CA153;CA125

肺癌是临床常见一种恶性肿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早期诊断与治疗直接影响着患者生存率,而肿瘤标志物具有取材方便、创伤小以及重复性较好等优势被广泛用于临床肺癌诊断[1]。为探究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针对本院收治123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择本院2014年5月-2016年2月收治肺癌患者69例临床资料,设为观察组,另外选择同期收治肺部良性病变患者54例设为对照组,对照组男女比例40:14,年龄23-78岁,平均(51.24±10.64)岁,肺疾病类型:支气管炎25例,肺结核12例,肺炎17例;观察组男女比例50:19,年龄22-79岁,平均(51.83±10.74)岁,癌症类型:腺癌30例,鳞癌20例,小细胞癌19例。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采集患者空腹状态下静脉血3-4ml,送检,使用购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商贸有限公司的Access2仪器与配套的试剂,运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水平。

1.3判断标准

计算并观察两组CA153、CA125检测水平异常率,比较分析两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应用的灵敏度、正确诊断指数、符合率、阴性预测值以及阳性预测值;CA125的正常值上限为35U/ml,CA153的正常值上限为25U/ml,异常:检测水平高于正常上限[2]。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均数标准差“”表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百分比(%)表计数资料,使用检验,P<0.05表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测水平异常率

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测水平异常率分别为53.62%(37/69)、84.05%(58、69),对照组为12.96%(7/54)、16.66%(9/54),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测水平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意义(P<0.05)。

2.2两种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应用检测结果

CA153+CA125的正确诊断指数与灵敏度比CA153、CA125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肿瘤存在反映出的化学类物质即为肿瘤标志物,对肿瘤标志物进行检测可以了解肿瘤的细胞分化与功能,以及肿瘤的组织发生,有利于肿瘤的诊断、预后判断、治疗知道以及分类[3]。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测水平异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具统计意义。表明肺癌患者CA153、CA125水平浓度高于肺部良性病变患者。分析原因可能为:CA125可直接储存和合成于细胞内,一般情况下,当受到基地膜与细胞间连接的阻挡作用后,无法通过血液进入,故此正常人血清中的CA125具较低浓度。肿瘤的相关抗原由肺癌组织自主分泌与合成,当浸润性恶性肿瘤或组织病变破坏组织结构后,易造成基地膜及细胞间连接受到损害,而CA125就会向血液中释放,提高血肿CA125水平[4]。CA125是妇科肿瘤的首选标志物,在卵巢癌的判断、治疗以及预后判断中充分发挥作用,具超强代谢,能够有效反应肿瘤近期变化。CA153分泌主体为腺体,含一种多形上皮黏蛋白,存在于多种腺癌中,主要集中于乳腺癌,CA153的检验能够有效预防与治疗乳腺癌。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CA153与CA125联合检验的正确诊断指数与灵敏度明显高于CA153、CA125的单独检验,表明CA153与CA125联合检验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分析原因可为:CA153、CA125是一种糖类抗原,而通常情况下,细胞糖蛋白或表面糖脂直接影响着细胞的生长、分化以及信息的传递,CA153与CA125联合检验,有利于充分了解患者肿瘤组织的发生与细胞分化功能,更好针对性的推出治疗方案[5]。受样本例数因素限制,关于不同病理类型肺癌肿瘤标志物血清水平检测情况的数据统计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分析。

综上所述,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有利于临床针对肿瘤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法,提高患者生存率,且CA153、CA125联合检验具较高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雁,王志群.肿瘤标志物对肺癌患者的诊断及预后预测的价值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5,30(9):1281-1283.

[2]安仕刚.多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5,36(13):1844-1848.

[3]姜晓明,陈爽,杜晓艳等.5种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3,34(2):81-84.

[4]冯阳春,徐怡,黄艳春.聚类和判别分析法在肺癌六种肿瘤标志物诊断中的应用[J].肿瘤防治研究,2015,42(3):266-269.

[5]张宝凯,张静,马希祥.临床肺癌诊断中肿瘤标志物CA153、CA125检验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22):3279-3280,3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