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用于胆囊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腹腔镜用于胆囊手术麻醉临床分析

应晓丹

应晓丹(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麻醉科河南商丘476100)

【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275-01

【摘要】文中主要研究腹腔镜在胆囊手术麻醉选用的麻醉方式,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术中使用硬膜外麻醉比单纯全身麻醉效果明显,保障诱导期与拔管期呼吸循环的稳定,有效降低术后烦躁反应发生率,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中被广泛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手术硬膜外麻醉

针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的时间短,而麻醉深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患者术后苏醒的速度。因而,围麻期对麻醉药物的合理应用非常关键。现就我们对100例腹腔镜用于胆囊切除术的临床麻醉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中男22例,女78例,年龄范围为45~83岁,平均为56岁,得病时间3到15年,其中病史5年以上30例。按照胆囊炎的分类又有慢性胆囊炎、急性水肿性胆囊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胆囊三角与周围粘连、胆囊息肉变、坏疽性胆囊炎及萎缩性胆囊炎,分别为65例、10例、9例、5例、2例和1例。治疗则根据病史、体表特征、化验结果、B超、x线片、心电图、造影以及CT图诊断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的分类方法对术前患者进行评估,其中ASAI一Ⅱ级96例,ASAⅢ级有4例。按照要求麻醉前应禁食8h和禁水2h,且不留置胃管。麻醉前30min,通常使用0.5mg阿托品或0.3mg的东莨菪碱、0.1mg苯巴比妥纳。依据病情侧程度分为A组选择全麻50例,B组选择硬膜外麻醉50例,B组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50例,并用三孔法或四孔法进行LC。

1.2麻醉方法

在麻醉前30min一般肌注0.19mg的苯巴比妥钠和0.5mg阿托品。将以上二组患者入室后均先使用心电图监护仪,并开放静脉通道。选择全麻诱导时:在面罩吸气下静注3~5mg的咪哒唑仑、0.1mg芬太尼,0.1mg/kg的罗库溴铵,然后再给予异丙酚1.5~2.0mg/kg缓慢静注,直到患者不出现睫毛反射,然后在气管内插管,而后接麻醉机进行呼吸控制,比例I:E=1:1.5,氧流量为12L/min,VT范围8~10ml/kg及RR12~15次/min。二组都吸入浓度1%~4%异氟醚来维持麻醉,在术中依据心率及患者血压对异氟醚吸入浓度进行调节;根据能否恢复自主呼吸来决定是否追加罗库溴铵。B组在诱导前选择T9~10间隙进行硬膜外腔穿刺麻醉,上行置管为3cm,将浓度1%盐酸利多卡因3ml经硬膜外导管注入体内,确定为硬膜外神经阻滞和评估麻醉平面。气管插管后通过硬膜外导管增加5~10ml的局麻药。

1.3监测指标

在麻醉于手术过程中,持续对二组患者的麻醉前、诱导后、气腹期间、插管后、拔管后的HR、BP、ECG、CO2及气道压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检测并记录二组患者术后的唤醒时间及其术后躁动的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对二组所检测到的数据均匀z±s表示,而计量资料比较使用t检验,率的比较则使用y2检验,a=0.05作为检验水准。

2结果

2.1麻醉诱导及术中表现情况

B组气管插管时、CO2气腹和拔管后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明显高于A组,此时P<0.05,就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两组不同时间点BP、HR的比较

组监测指标基础诱导后插管后CO2气腹拔管后

A组SBP120.8±1.097.6±7.5135.6±9.5138.5±6.4133.8±10.2

HR74.6±6.271.6±6.993±5.594.2±5.595±6.6

B组SBP122±11.294.5±8.7126.8±6.9123.8±6126.8±7

HR75.2±7.467.7±6.580.4±678.8±6.476.3±6

2.2术后苏醒分析

研究分析发现两组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但从表2中A组苏醒期间患者发生烦躁反应远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苏醒情况的比较

组别患者数苏醒时间(t/min)拔管时间(t/min)烦躁反应(%)

A组5010.8±1.615.4±2.234.5

B组509.6±1.614.2±2,815.6

3讨论

腹腔镜手术既有浓度恰当的麻醉剂,确保血流动力学及呼吸平稳,合理进行肌松并控制膈肌抽动,严格按照不延迟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并能进行早期活动及尽早出院的原则。因而,在麻醉中力求对腹肌充分松弛,确保患者安静不烦躁,保证患者安全。在麻醉过程中要认真、细心监测管理和异常处理,为手术顺利开展提供条件。术前应根据ASA分级对患者接受麻醉和手术的耐受力实施估计和评定。根据不同的病情,制定相应的麻醉方案与应急措施,保障患者麻醉手术期间的安全。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可知可用LC的麻醉方式主要有气管内全麻与硬膜外麻醉两种。本组50例使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为ASAI一Ⅱ级,合理的控制麻醉平面,并给予适量辅助药,均获得较满意的镇痛、肌松及麻醉效果。因此在CO2气腹期间,气腹压应控制在合理水平,而心肺肝等功能不全或高龄患者不超过10mm/Hg,大大降低CO2,然后提高对循环监测,保持循环的稳定。

硬膜外麻醉使用浓度为2%利多卡因和浓度0.375%布比卡因作为局麻药,不稀释其浓度,能是麻醉肌松达到最佳状态并且效果更明显。辅助药物与全麻诱导及维持麻醉药要选择见效快、副作用小的药物,不仅能维持合理的麻醉深度和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对术后苏醒又不影响,能够使患者手术结束后尽快的恢复正常生活。选择LC时,由于CO2气腹对呼吸及循环有某种影响,加上辅助药物、全麻用药及肌松药等的合理使用,因此增强术中呼吸循环监测是十分重要。术中应对心电图、血压以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实施监测,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

综上所述,腹腔镜在胆囊手术中使用硬膜外麻醉比单纯全身麻醉效果明显,不仅给予了完善的镇痛和肌松作用,而且保障诱导期与拔管期呼吸循环的稳定,有效降低术后烦躁反应发生率,可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

参考文献

[1]陈训如.PeterMack.腹腔镜外科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73-76.

[2]魏辉明.气腹对脏器循环与神经内分泌的影响[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1998,19(5):259-262.

[3]王芙蓉,侯立朝,毕好生,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对呼吸及循环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5):36365.

[4]陈伯銮?临床麻醉药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