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苯接触对血细胞与微核形成率的影响研究v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7-17
/ 2

慢性苯接触对血细胞与微核形成率的影响研究v

王俊雄全德甫黄志石

王俊雄全德甫黄志石

【摘要】目的研究长期慢性苯接触对作业工人的血液与遗传毒性的影响。方法测定家具厂车间空气中苯浓度,检查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和淋巴细胞微核率(MN)。结果家具厂车间8个苯作业点,点苯超标率达87.5%。整个车间苯平均浓度10.3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0.7倍。苯接触组工人具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反映出血倾向的几项指标,如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等反映出血倾向的指标,苯接触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接触组82例发现12人出现WBC下降(14.63%),9人Hb下降(10.98%),4人PLT下降(4.88%),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分别为3.00‰(246/82,000)和0.67‰(40/60,000),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慢性接触苯作业可损害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并引起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升高。对于接触高浓度苯的作业工人开展健康监护时,除需要检查血液学指标外,应增加检测遗传物质损伤的有关指标,以便全面分析和评价苯对接触工人的职业危害。

【关键词】苯、血液、淋巴细胞微核率

【中图分类号】R5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7-0267-02深圳市宝安区观澜街道在工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引进了大量使用有机溶剂的企业,特别是以苯、甲苯、二甲苯(以下简称”三苯“)为主的有机溶剂。三苯中毒已成为辖区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一。苯对接触工人健康的影响受到广泛关注,有文献报道,长期从事苯作业的工人,特别是接触高浓度苯作业的工人,常出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症状或体征,严重者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1]。本文选择某家具厂接触苯作业的工人作为观察对象,观察工人接触苯对血液与遗传毒作用。

1材料与方法

1.1检查对象:选择某家具厂接触苯作业的工人82人,其中男68人,女14人,年龄2040岁,平均28.6岁;从事苯作业工龄15.9年,平均2.5年。对照组以某公司不接触苯作业的管理人员60人作为对照组,其中男46人,女14人,年龄2139岁,平均27.8岁。

1.2测定方法:

1.2.1依据GBZl59-2004《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与GBZ/Tl60.42-2007《工作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芳香烃类化合物》,对家具厂车间8个作业点进行了采样,上午及下午对作业点各测定一次,一次2小时,计算长时间接触浓度,采用长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TWA)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价。

1.2.2用血液自动分析仪测定血液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

1.2.3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采用细胞常规培养法,每例受检者分别取0.3mL肝素抗凝静脉血加到5mL混合培养液中,置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72时间,制片时加低渗液后立即预固定,使细胞膨胀而胞质保持完整。以Giemsa染色,油镜下计数有完整胞浆的淋巴细胞,。微核判断标准:微核应位于完整的淋巴细胞浆内,且与主核分离(有细丝相连的也算在内);微核着色应与主核一致或略淡;呈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或不定形;围绕主核或与主核相切,直径在主核的1/3以下。每个样本检查1000个淋巴细胞,记录含微核的淋巴细胞数目,根据含微核的淋巴细胞总数与被检查的淋巴细胞总数,计算出苯接触组和对照组的微核率。外周血WBC、Hb和PLT,按WBC正常值不少于4.0×109/L,Hb不少于110g/L,PLT不少于100×109/L为标准。

2结果

2.1家具厂车间空气苯浓度测定:通过对家具厂车间8个作业点采样分析,结果发现7个作业点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6mg/m3),点超标率达87.5%。整个车间苯浓度范围4.514.6mg/m3,平均浓度10.3mg/m3,超过国家卫生标准0.7倍。

2.2苯接触工人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接触组与对照组进行健康检查,结果显示苯接触组具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反映出血倾向的几项指标,如鼻衄、牙龈出血、皮肤出血点等反映出血倾向的指标,苯接触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苯接触组与对照组症状和体征比较

2.3苯接触组外周血WBC、Hb和PLT检查结果:接触组82例发现12人出现WBC下降(14.63%),9人Hb下降(10.98%),4人PLT下降(4.88%),与对照组比较,各项指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2。

表2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外周血液指标检查结果

2.4苯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检查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两组分别为3.00‰(246/82,000)和0.67‰(40/60,000),经统计学检验差异非常显著(P<0.01)。

3讨论

苯是一种具有芳香味、易挥发的工业毒物。苯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大,毒性作用比较广泛,涉及多个器官、系统,其中以神经系统和血液系统损害更加明显。长期接触苯作业的工人大多数具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征。有文献报道,长期从事苯作业的工人,特别是接触高浓度苯作业的工人,常表现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等方面的症状或体征,严重者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甚至白血病[2]。国外有研究表明,接触低浓度苯对血液系统无影响,而接触高浓度苯可致白细胞下降[3-5]。接触高浓度苯(>6mg/m3)人群神经衰弱症状、WBC减少检出率明显高于低浓度组(<6mg/m3)和对照组[4]。苯还可引起接触者血细胞改变,首先出现白细胞数量减少,随后出现红细胞、血小板减少,最后可导致全血细胞数量减少[5]。从本次检查结果可以看出,苯接触组神经衰弱症状和外周血液学指标改变与对照组比较都有显著性差异。

微核是染色体断片在细胞核内形成的一种类似于细胞核的小体,其生物学本质是遗传物质DNA遭到损伤破坏的结果。研究表明,许多致癌、致突变物质可导致DNA损伤,微核形成[5-9]。有人测定苯作业工人外周血MN增高早于WBC改变[9],提示长期接触苯作业时,体内遗传物质首先受损。本文结果显示,苯作业环境中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苯接触组工人外周血MN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较高浓度的苯接触可引起染色体损伤,具有一定的遗传毒作用。

因此,虽然苯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大,但大部分工人对苯的毒性并不了解。为保护苯作业工人身体健康,特建议:①要加强对苯作业场所的个人防护,如佩戴防毒口罩或面具;②改革生产工艺,采取有效的通风排毒措施,降低车间苯浓度;③通过定期对车间空气中苯浓度进行监控,控制苯在国家规定的接触限值内;④加强对职工进行岗前和在岗期间的职业卫生安全培训,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和防护意识;⑤定期对接触苯作业的职工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早发现观察对象及中毒患者,以便及时调离苯接触工作岗位,及时治疗。⑥对于接触高浓度苯的作业工人开展健康监护时,除需要检查血液学指标外,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考虑增加检测遗传物质损伤的有关指标,以便全面分析和评价苯对接触工人的职业危害。

参考文献

[1]高梅,章娅琳,闻凤霞.苯、苯酚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的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95,21(5):286-287

[2]张奔.对低浓度苯接触工人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30(3):164-165

[3]苗丽壮,傅华.11年来国内相关期刊报道苯白血病病例分析.环境与职业医学,2002,19(1):61-62

[4]薛汉麟.慢性苯中毒100例骨髓检查报告[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2,2(1):65

[5]王立,韩志英,孙忠欢.甲醛接触工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1997,9(2):123-125

[6]Zeger,S.L.,Thomas,D.,Dominici,F,etal.Exposuremeasurementerrorintime-seriesstudiesofairpollution:ConcePLTsandconse-quences.EnvironHealthPerspectives,2000,108:419-426

[7]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工人暴露限值[5],苗丽壮,傅华.利用相似接触组研究低浓度苯暴露对鞋厂工人血液指标的影响.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22(3):191-193

[8]赵建雄,阮海花,林素娟.无苯胶与混苯胶对鞋厂粘胶工人健康的影响.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3,21(2):120

[9]谢秀珍.低浓度混合苯对细胞遗传学影响的探讨[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1993,6(2):83

作者单位:518110深圳市宝安区观澜卫生监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