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管理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多种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管理效果评价

张勇

张勇

四川成都天府新区白沙卫生院四川成都610213

【摘要】目的:比较三种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管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实施三种模式的中心,评价三种模式所获取的服务情况。结果:三种模式相互之间可以起到补充效果,都具有自身的优势,而如果在同等的情况下,第二种模式所获得效果会更好,例如在患者的满意度与病情的控制情况方面,这一模式都要优于其他两种模式。结论:模式二应该是卫生院在未来的发展中重点发展的服务模式。

【关键词】家庭医生;服务模式;效果评价

全科医生也叫做家庭医生是一种为患者提供全科服务的模式,也是卫生服务系统中底层,直接的面对广大的基层群众。这一模式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已经在国外开始兴起。在我国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已经开始起步,建立了相关则责任制度,对居民的健康进行科学管理,并且通过利用居民档案使居民在社区与医院就诊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补充相关的信息,使医院在诊治的过程中,更好的来接居民的实际情况。家庭医生不仅进行上门问诊,而且还会进行相关的转诊工作,并为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指导。为了有效地确定不同家庭医生责任服务模式的实际效果,本次进行以下实验。

1.资料与方法

1.1服务方法

1.1.1模式一

第一种方式是通过卫生所的全科医生加入到家庭医生队伍之中,通过中心服务人员与团队公共卫生医疗人员等工作人员公共组织家庭医生协作,共同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1.2模式二

一名医生负责一个居委,不同的居委实行到达个人的模式,全面负责自身的医疗工作与防护工作,将几个居委的医生组成一个团队,由相应的护士与志愿者协助医生完成相关的服务工作。

1.1.3模式三

不同的社区卫生服战的全科医生组成相关的队伍,3名医生负责5个居委,有团队公共卫生人员与护士等工作人员组成小队,共同完成基本的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2研究方法

分别在三种方法实行的地区选择10个居委组成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按照随机收养的方法进行相关的选择工作,评价三种方式在2017年1月-2017年12月所获得的服务效果。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通过SSPS19.0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工作,通过卡方进行检测,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从相关结论中分析,除了高血压与糖尿病规范管理率三种模式基本相同,模式2中的基本医疗服务满意率与居民家庭医生知晓率等方面的数据都要好于另外两种模式,其与另外两种模式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家庭医生制度是将全科医生作为主要的载体,将家庭作为活动单位,为家庭大恒远提供安全有效地综合医疗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模式。我国正在实施全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针对我国居民就医问题提出更加有效地措施,结合国际的实际经验,在我国建立家庭医生模式已经是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讲,在开展这一模式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多重管理方法,其中有主要以门诊医生为依托,还有将卫生所作为主要依托。所以对不同的模式的所带来的效果进行分析,形成更加有效地家庭医生制度对这一模式的有效实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

本次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选择了3种模式进行相关的研究,每种模式的卫生技术人员都在15人左右,证明相同的人数情况下三种模式投入的人力成本相差并不是非常大。从服务的均衡性来讲,门诊医生为主要方式的第一种和以卫生院为主要基础的模式三造家庭医生签约率与高血压等疾病的管理率或者是家庭医生健康管理评估情况等方面都相差不多,其中一些可能比较高,但是其中一些却比较低,管理区域的分布非常不均衡。而通过全可以生进入到居委会户籍制度的模式二中,局与卫生服务均衡性相对较好,不同的居委会之间的签约率与管理率都会明显的高上很多,而且在不同社区之间的数据比较接近,证明这一模式下的社区卫生服务在公平性上会更高[2]。

从服务的效果角度来讲,三种模式在管理相同数量的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的过程中,模式二所取得的效果比较好。因为这一模式的家庭医生会与患者的距离更近,其对自身所管理的居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在这一模式下居民对医生会更加信任,会有效地提高基础社区医疗的满意率等方面都会更高,这一模式下居民的低于归属感会更强,可以有效地提高服务的真独行,将防治相结合,有效地过改善社区服务质量大但是效果不好的情况[3]。

社区家庭医生责任制是将居民作为中心,体现对居民的关心,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将为人们群众健康服务的提高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在国内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下,全科医生需要深化居委户籍制度,保证卫生服务的均衡性,与服务的效果,将其作为今后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发展的主要方向[4]。模式二的全科医生长期的与居委相结合,工作时间大多数分配自公共卫生工作,医疗首诊的时间相对较少,虽然居民具有更好的配合度,以卫生知识的知晓率,在服务方面也比较好。但是家庭医生接胡搜相关培训的时间会比较少,所以需要通过更加有效地措施加强相关的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崔明明,刘紫凝,伍春燕,冯惠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下医护团队组合对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的效果评价[J].哈尔滨医药,2017,37(05):463-464.

[2]常飞飞,陈先辉,王强.美国“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之家”模式发展现状及对我国家庭医生服务的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8):3463-3467.

[3]李玉华.商业保险助推分级诊疗的实践与思考——基于对广东省江门市大病保险家庭医生服务模式的观察[J].中国医疗保险,2017,11(07):61-66.

[4]王俊星,王丽,降依然,郭晓玲,何伟明,蔺惠芳,张坤,王颖.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区-居家”延续照护模式在家庭医生式服务中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4):44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