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2-12
/ 2

职高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

黄国春

黄国春(上高县职业技术学校江西宜春336400)

摘要: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须不断探索。本文作据本人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就目前职高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了分析与思考,提出了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职高生心理健康思考与对策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工作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直接关系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学校应以完整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和研究势在必行。

高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生理上日趋成熟,而社会阅历浅,心理上比较稚嫩,不善于处理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中所发生的各种心理冲突,在突然的打击或挫折面前容易心理失常。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明显地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生活状况及学业上的成功,影响着他们心理能量发挥的程度。因此,学校要全面把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心理健康能力,帮助他们避免心理问题的出现,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在多年的德育工作实践中,我通过大量的高中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发现不少高中生特别是职业高中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种类、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嫉妒、焦虑、抑郁、急躁、恐慌、自卑和各种不良嗜好。许多优秀生之所以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与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分不开。如富于进取、求知欲强,具有一丝不苟的学风、坚忍不拔的意志;他们能得到同学的信任、佩服以及老师的表扬、家长的欢喜;他们的人际关系和谐,情绪稳定……种种因素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起着积极巨大的推动作用,增强了他们学习活动的有效性。相反,职业高中的学生由于中考的失利往往在心理发展中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障碍。2008年至2010年我们对学校1670名新生的调查表明,有心理问题的占65%,有明显问题的占26.7%,其中学习差所导致的心理障碍占41%。这些学习差的学生一直被老师视为“后进生”,经常为失败所困惑,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丧失了自尊心、自信心,久而及之,“厌学”、“自卑”、“嫉妒”、“逆反”等心理油然而生,学习成绩每况愈下,常遭老师的白眼、家长的指责、同学的冷落、社会的歧视。他们敏感而脆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自身价值被人忽视,随之带来巨大的消极作用。带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一旦步入社会,同样会以消极情绪对待生活,从而影响其一生的发展。在德育工作实践中我还发现:职高学生的心理障碍大多存在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之中,感情脆弱、意志薄弱、毅力不足、经不起挫折、面对困难缺乏勇气、甘愿沉沦等严重制约着他们的全面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常常被老师、家长、社会所忽视,成为教育的空白点。

为了还学生一个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科学地、创造性地、高效地学习,培养心理健全、知识丰富、道德情感健康的新时代职业高中生,在近几年的德育工作中,我们注重在学生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学校设立“校长信箱”、“政教信箱”

有“难言之隐”的学生可通过信箱以书面形式与老师交流思想,并针对不同性格、不同情况的学生选用适当的形式进行个别教育,进行心理咨询。高二一位同学来信说,她平时跟女同学合不来,说他们小心眼,过于斤斤计较,因此,平时喜欢跟男生玩,说男生心胸开阔、气量大、容易相处。但最近老师、同学都认为她在谈恋爱,看不起她,使她在班上抬不起头。看到信后,我马上找到这位同学,了解情况,分析原因,解除心结,指导她如何正确处理同学关系,解除老师及同学的误会,使她摆脱了郁结在心中多时的阴影,重新投入到愉快的学习中去。

二、与学生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谈心是心灵沟通的渠道和桥梁,是治疗心理疾病的一剂良药,是进行心理引导的有效方法,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当然,谈心要有实效,老师须放下“架子”,甘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取得心灵沟通和彼此信任,这样学生才敢将自己的烦闷向教师倾诉。一天晚自习后,我正在校园内散步,突然听到竹林里传来抽泣声,走近一看,原来是一位女生在哭。通过了解,这位女同学因为自己长得胖,再加上学习成绩跟不上,于是班上同学就恶作剧地给她取了一个外号“猪婆”。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我首先指出班上同学的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同时开导这位同学,鼓励她今后在学习上努力。第二天,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的班主任,通过班主任找到有关同学,制止了这种事件的再次发生。期末考试后,我又找到这位同学,她已变得开朗起来,成绩也有所进步。

三、召开主题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要让学生各抒己见、交流心得、畅所欲言、阐述观点,达到互相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面对职高生心理脆弱、经不起困难挫折的现实,我把挫折教育引入课堂,提出了诸多个“怎么办”的深层次论题,如:“未来找不职业怎么办?”“不慎失足怎么办?”“成绩落后怎么办?”“遇到烦恼怎么办?”“社会看不起职高生怎么办?”“考不上大学怎么办?”学生讨论的过程就是启迪心灵、疏通障碍、激励强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心理互医的过程。

当然,召开主题班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做到明察秋毫,及时发现学生中普遍性的心理障碍,精心设计好班会的主题,引导讨论要深入透彻,解决问题要一针见血,消除疾病要一步到位,使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明辨道理,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犹如一剂良药,苦涩但能治病救人。召开主题班会,创造性地进行特殊心理医疗,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开设专题讲座,加强心理引导

个别心理指导是针对个别特殊性质的心理,召开主题班会则适于具有共性心理且道理较浅显的问题,“政教信箱”则主要针对有“难言之隐”的学生。专题讲座则是针对学生中出现的一些共性心理特征,且学生的认知尚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问题。专题讲座的内容多种多样,但应注意针对性。如针对职高学生中对毕业后认为前途渺茫的问题,我们曾进行了“职高生与前途”的专题讲座,许多学生都做了笔记,课后还自发地进行了讨论,效果非常理想。

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原省教育厅厅长漆权同志主编的《创新与创新教育》中指出:“没有好奇,就不会去注意;没有好奇,也就没有兴趣。”因此,我校根据职业高中的教学特点,围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实施创新教学,文化课从最基础的知识入手,学字、词,学基本公式、原理;专业课从技能操作着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学校的三年,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动手能力加强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也逐年显著提高,每届学生获毕业证和技术等级合格证的达98%以上,就业率达100%,学校连续十年参加宜春专业技能操作大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多次在参加江西省专业技能操作大赛中获得了多个项目的团体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总之,我们教育的下一代,是跨世纪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整个世界进入一个超速运转的时代,这就要求未来人才在具备良好的智力、科技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当然,在职高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也只是进行了一些肤浅的尝试,欲得真谛,还须作更大的努力。

参考文献

1、漆权主编《创新与创新教育》。

2、杨兵职业高中学生心理分析.中国职教,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