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07
/ 2

探讨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

范飞明

身份证号码:45012119840816XXXX

摘要:在现代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中,其施工技术也更加先进,工艺方法也更加多样,有效提升了工程的建设效率和质量。近年来,一些全新的建筑结构、高层建筑兴起,对施工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开始得到广泛应用。当前该技术的应用,还存在技术不成熟等问题,人们也更加重视对该技术的改良和发展,以适应现代建筑建设和发展需求,保证其建设质量。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结构;现状和作用;模板施工技术;具体应用;质量控制

在社会不断发展中,混凝土建筑结构也在不断发展,而且该部分内容是建筑工程整体最重要的部分,其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该结构模式可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节约施工成本、缩短施工周期,确保工程顺利完成。但实际施工中,混凝土建筑结构应用模板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要保证混凝土质量,就要控制好模板施工技术,从技术手段和质量控制方面着手保证其施工品质。

1.混凝土建筑结构应用模板施工技术现状和作用

1.1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在传统的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是由人工操作进行施工完成单向模板支撑的,不仅难以保证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质量,且其施工效率也比较低,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也日益完善,不再仅仅依靠人工操作、单向模板支撑,而是采用操作更加简单的模板,由于多层模板具有良好稳定性、易操作性,因此其施工效率更高,且可以良好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但由于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受力结构、承载力分布都比较复杂,因此在其设计和施工中,计算承载力的难度较大,且难以实际掌握,因此在实际施工中,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力学基础和建筑经验等。

1.2模板施工技术应用作用

在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部分,该技术的应用可以保障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能。也就是模板施工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质量、施工进度等,因此要对其应用更加重视。当前我国建筑行业中一项重要问题,就是对模板施工技术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在保证混凝土建筑结构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其施工效率,且可更好地控制施工成本,保障施工单位的利益。在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作为其中必不可少的施工技术,模板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良好保障其效益。

2.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2.1模板工作原理

现代建筑所采用的框架结构、墙体,是采用混凝土铸造的,一般会采用清水型混凝土,来使施工达到良好纹理、施工效果,这种混凝土的含水量大、流动性强、粘着性差,因此在初凝阶段容易脱落而危害到工程质量。而利用模板施工技术,会在其结构体的周边覆盖一层模板实现加固成效,在凝结过程中,避免了混凝土变形或者脱落,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加固和保形成效。

2.2构建混凝土模板

在完成建筑结构框架捆扎后,就要开始构建模板。选择模板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通常会选择适宜优质光滑、强度加固的双面酚醛树覆膜胶合板,将其作为施工主要材料,以降低模板的光洁面、黏着性、牢固性。且其质量较轻,后续施工操作也更加便利。然后根据钢筋笼的轧制尺寸,在其周边围绕模板,使用龙骨和钢管对其固定,确保浇筑混凝土中,不会出现泄漏、溃散等问题。该部分的作用在于可以对模板进行加固,被称为框架结构,一般其施工会采用HR型门架结合碗扣式钢管排架体系。然后检查模板结构,查看模板之间是否存在较大空隙、框架结构强度是否合理等,以确保混凝土浇筑的稳定性和严实性。最后清洁模板体系,清除干净表面的污垢防止影响到浇筑质量。

2.3模板制作与安装

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模板制作比较复杂,其制作流程主要是锯板、切板和钻孔,对使用的制作机器也有很高要求,锯板机要具有双锯片,切板机则要可随意调节其切割角度,并且钻孔机要保证运转高速。制作模板之前,要将其放置于水平位置,严格按照流程制作处理,完全成型之后还要进行防水处理,比如涂抹防水油漆等,且要检查其制作质量,存在缺陷要及时补救。

在安装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时,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避免移动幅度过大而损害到施工材料等,安装人员要具备良好的模板保护意识,确保定位栓孔在同一水平面,在加固螺栓之后,再进行堵头处理,其内侧面要进行斜支撑,以保障其安装质量。实际施工中也可采用多道支护的施工技术,有机结合起支、拉,使支撑角度更加灵活,可以解决模板间存在过大缝隙的问题,保证安装工作平稳安全进行。

2.4模板的养护与拆除

首先是模板养护,在混凝土浇筑大体完成后,在其初凝阶段,要做好对模板的养护工作。该阶段,混凝土的体积会缩小,导致模板与混凝土体间出现空隙,引发混凝土在凝固后表面不均问题,需要合理调整其位置来将空隙消除掉。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振捣作业时,会冲击到模板和框架结构,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固,加固中不可移动模板避免影响到混凝土表面平整性。并且要做好排气工作,避免在凝固过程中混凝土释放气体而膨胀起来。

其次是模板拆除工作,在混凝土凝结后需拆除模板,但要合理选择时间。一般,其初凝时间是一天,在混凝土含水量较高的情况下则凝固时间较长,需要相应将拆除时间推迟。具体在拆除前,要做好验收工作,根据同条件养护的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来确定是否可进行拆除工作。比如其侧模不承重,则在其混凝土强度达到25%的情况下,即可拆除模板,拆除过程中要避免构件变形。具体在拆除过程中,要使用专业的拆模器具,并从框架结构开始拆起,先拆除外部结构,按照先上后下原则拆除,尽量避免出现磕碰的情况保护好墙体。还要注意拆除安全性,避免模板从高处掉落而危害到施工人员人身安全。

3.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管理队伍素质较高,可以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等。要提高其素质水平,一方面要加大对管理人员培训力度,采取开设培训班的方式来传授先进管理理念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管理人才,为管理队伍补充新鲜血液,促进其素质水平的提升。

3.2积极发展模板施工技术

我国建立起了模板体系简化分析模型,充分考虑了模板支架对薄弱层的施工,使模板施工更具科学性。在薄弱层中利用模板支架技术,会引发施工荷载重量分布不均的问题,而使得模板承载载荷加大。在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中,要严格监控模板支撑施工质量,确保其模板支撑结构造型良好。为了避免建筑结构中出现模板支撑薄弱层,最初的木质模板也在不断发展,当前主要采用小型组合钢模,一些企业会采用大型钢模,其强度也更高。

3.3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

如今,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在工程建设管理中也发挥着很大作用,其应用优势更强。因此,企业要积极进行管理体系信息化建设,以使模板施工质量管理水平得以提升,而发展信息化管理模式,改善传统管理手段。企业在信息化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购进一些必要的设备,并积极培训相关专业人才,使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可以充分发挥。通过引进信息化专业管理人员,来实践其管理手段,可以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筑行业也要加快制定科学、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标准,确保其实施的有序性、高效性,提升模板施工质量。

结束语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中,其建筑结构形式有了一系列革新,发展为多层模板支架技术,使施工质量和效率有了很大提升。只有在其施工中,对各道施工工序合理把控,做好施工管理等工作,才能保证建筑整体质量,使施工单位经济效益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高岩海.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9,(8):191.

[2]王文斌.探讨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应用[J].环球市场,2019,(5):261.

[3]杨渝晶.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中国科技投资,2018,(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