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痰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 1

浅谈痰液标本的采集方法

邹晓玲

邹晓玲

(四川省都江堰市医疗中心呼吸内科611830)

【关键词】痰培养误差吸痰采集阳性率

【中图分类号】R1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1-0254-02

痰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护士的一项基本功,痰标本采集的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检验标本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据统计,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分析前误差是指标本采集、保存及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分析误差。不规范的采集、储存和运送标本,是导致标本检验结果失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干扰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可造成错诊和误诊,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又浪费了卫生资源。为了减少分析前误差,必须保证送检的标本符合分析要求。为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确保痰标本的正确采集,避免和减少不合格标本的数量。

1采集痰液的基本要求是:①痰液必须新鲜。②痰液必须是肺部咳出。

2采集方法

2.1自然咳痰法尽可能在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标本。以晨痰为佳,采集标本前应用清水、冷开水漱口或用牙刷(不用牙膏)清洁口腔和牙齿,有假牙者应取下假牙(为减少口腔正常菌群污染标本),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非后鼻部分泌物、非唾液),痰液直接吐入无菌痰杯中,标本量应≥1ml。对于痰量少或无痰或咳痰困难者可用雾化吸入加温至45°C的10%NaCl水溶液(痰液粘稠难咳,阻塞气道的,需要用α-糜蛋白酶盐水溶液),使痰液易于排出后咳痰。

2.2吸痰器吸痰对难于自然咳痰患者也可用无菌吸痰管抽取气管深部分泌物。吸痰器吸痰,质量保证有困难。如果一个责任性不强的护士从咽喉处途径吸痰器吸出来的“痰液”也许比自然咳取的质量更糟糕,更有甚者,吸取的根部不是插管内的样本,而是顺着口腔吸取的是咽喉处的分泌物,此处唾液、鼻涕、咽部分泌物什么都有,根本不适合作培养的,作拒收处理。

2.3支气管镜采集法和气管穿刺法:仅用于昏迷患者,由临床医师进行。

2.4纤维支气管镜抽吸:通常用于在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时顺便抽取

2.5支气管肺泡灌洗法、防污染毛刷采集法、环甲膜穿刺经气管吸引法、经胸壁针穿刺吸引法和,均由临床医生按相应操作规程采集,但必须注意采集标本时尽可能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的污染。而经气管吸引术采痰、纤支镜保护性毛刷及肺泡灌洗和肺活检均为有创检查,一般患者难以接受,限制了其在临床中的广泛使用。

2.6采集痰液的方法非常多,根据不同患儿的不同特点分别采用:喉部轻压刺激法、雾化刺激法等等。其中喉部轻压刺激法最简单,无危险性,安全有效:

2.6.1取痰法(喉部轻压刺激法)用弯压舌板向后压舌,将拭子伸入咽部,经压舌刺激咳痰时,可喷出肺部或气管分泌物粘在拭子上送检。

2.6.2幼儿还可用手指轻叩胸骨柄上方,以诱发咳痰。幼儿采痰的具体方法:需要两位医护人员配合,其中一位医护人员端坐,将患儿俯卧放置于医护人员双腿之上,用左手手指轻轻按压咽喉部"天突"穴上柔软处,刺激咳嗽,再用右手呈空拳状,轻轻拍打患儿背部,促进排痰,并能有效防止患儿将痰液吞咽入胃内.另一人用无菌痰杯在下边靠近患儿口部接取吐出的痰液,盖上盖子即可送检。

2.6.3对于少痰的可预先用盐水(痰液粘稠难咳,阻塞气道的,需要用α-糜蛋白酶盐水溶液)雾化吸入(雾化刺激法),润湿气道后再按上述方法进行;

2.6.4。痰标本采集后送检时间不能超过2小时。痰在室温下放置数小时则定植于口咽部的非致病菌过度生长,而肺炎球和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明显减少。

3.1重视痰培养标本采集早期留痰、指导留痰、涂片筛选、及时送检,采集到高质量的痰标本,提高培养阳性率指导临床用药。通过对痰培养标本采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加强了环节管理。为临床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