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3

超声造影技术临床应用进展

张桂梅

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超声科

摘要:超声造影技术属于新型技术,其具有准确性、灵活性等优势,最早应用于肝脏检查,为了凸显其临床价值,发挥其现实意义,本文综述了超声造影技术在各种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旨在指导临床实践,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超声造影技术;临床应用进展;肝脏;肾脏;甲状腺

引言:随着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超声影像学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最为典型的便是超声造影技术(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其增强了传统超声影像信号,呈现了组织血流灌注状况[1]。在CEUS发展中最为关键的便是超声对比剂,特别是新型超声对比剂,如:声诺维,进一步提升了CEUS的应用效果。目前,临床上CEUS的应用具有广泛性与普遍性,国内外学者报道了其在肝脏、甲状腺、肾脏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本文对其进行了综述,具体内容如下。

1肝脏疾病中CEUS的应用

在肝脏疾病检查中利用影像学手段价值显著,常规超声检查,可准确判断肝内占位性病变,但与增强CT与MRI相比,鉴别诊断效果相对较差。与上述方法相比,CEUS的应用时间较短,但在先进对比剂、仪器设备等支持下,其应用效果愈加凸显。对于肝脏而言,其拥有双重血供特点,造影时经动态分期,如:动脉期、门脉期与延迟期等,通过清晰分期,保证了CEUS应用效果。近些年,CEUS经不断探索与实践,其应用日渐成熟,经对照研究发现,CEUS组的确诊率、敏感率、特异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CEUS借助超声对比剂,明确了肝脏组织的相关情况[2],如:微循环灌注,病变微循环等,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了丰富与全面信息。

国内学者[3]以90例疑似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超声与CEUS检查,其结果为,常规组的诊断符合率为60.56%明显低于CEUS组的94.3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表明,疑似肝癌患者经CEUS检查,保证了确诊率,值得推广。有关学者利用CEUS检查120例肝脏肿瘤患者,病灶共145个,经对比明确了不同病变患者的增强特点,具体为:103个病灶门脉期、动脉期为快速增强,延迟期中80个快速退出、23个缓慢退出;另外22个病灶中14个动脉期均匀增强、6个不均匀增强、2个缓慢退出;20个良性病灶中17个均缓慢不均匀增强,13个轻度增强,并且均为缓慢退出。此结果表明,肝脏肿瘤患者经CEUS检查,有利于鉴别疾病性质。

肝脏局灶性病变组织血流灌注情况直接体现着病变性质,在检查中应用CEUS,通过观察对比剂全过程,可动态、持续了解病灶血流灌注,掌握不同病变造影特点[4]。以肝脏肿瘤为例,通常,分化差的病灶,增强减退偏快,相反,分化好的病灶,增强减退偏慢。根据临床实践可知,肝癌具有高转移率,而转移癌受原发病灶影响,其动脉期增强特点各异。此外,CESU应用于肝脏疾病治疗优势显著,有关学者以肝癌患者为例,治疗前给予CEUS检查,了解了病灶情况,从而保证了射频消融手术准确性与有效性,术后再利用CEUS检查,评价治疗效果[5]。

2甲状腺疾病中CEUS的应用

甲状腺疾病具有常见性与多发性,经实践可知,临床上应用CEUS,可明确病变组织、正常组织间的血流灌注差异,特别是联合其他检查方法[6],如:彩色多普勒超声、弹性成像、穿刺活检等,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信息。

国内学者[7]以110例疑似甲状腺乳头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CEUS检查,观察了其增强模式,准确判断了良性与而行,与手术病理对比显示,甲状腺实性结节>1cm,对比剂晚进、不均匀增强、早期消退。有关学者[8]以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了其临床资料,均给予了CEUS与常规超声检查,其结果为:增强后结节为(18.5±2.3)mm大于增强前的(12.3±2.1)mm,差异显著,与常规超声的80.3%相比,CEUS的确诊率92.4%明显偏高,差异显著。此结果表明,甲状腺疾病诊断中应积极推广CEUS。国内学者[9]以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时间-强度曲线可知,CEUS联合常规超声检查符合率为97.85%。

3胰腺疾病中CEUS的应用

胰腺疾病具有起病隐匿、症状无特异性等特点,同时胰腺组织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位置偏深、器官繁杂,常规检查难以发现不足2cm的病变,增加了诊断难度,影响了患者身心健康。而将CEUS应用于胰腺疾病诊断,价值显著,保证了早期、定性诊断效果,为临床工作者诊断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国外学者以疑似胰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联合使用了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EUS检查,实践中了解了胰腺基本情况,如:大小、轮廓、周围组织,并排除了周围血管栓塞,再注射SonoVue,其结果为,未见灌注增强信号,胰腺坏死病灶检出12个,与CT一致。相关学者[10]经回顾分析发现,胰腺疾病患者经不同检查,增强CT与CEUS相似。国内学者以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病理证实,常规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57.8%、特异率为46.8%、灵敏率为65.3%,CEUS的分别为86.5%、84.3%与83.4%,同时其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4%与89.4%。此结果表明,与常规超声相比,CEUS用于胰腺疾病诊断的价值更加凸出。

4肾脏疾病中CEUS的应用

现阶段,临床上肾脏疾病首选检查方法为常规超声、增强CT,但部分病灶因体积小、边界模糊、位置偏深或肾内、回声类似、血流偏少,从而增加了诊断难度,上述检查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但肾脏疾病患者应用CEUS检查,效果确切[11]。

国内学者[12]以40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常规超声检查后,未能明确病灶情况,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通过CEUS检查,明确了患者病灶有关情况,如:边界、回声、血供等,经对比可知,与常规超声相比,疑难患者经CEUS检查,检出率偏高,差异显著。相关学者[13]经对照研究发现,以小肾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为CEUS组的确诊率、特异率与灵敏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因此,临床上应大力普及CEUS检查。相关学者经研究指出,超声造影应用于肾脏疾病诊断,优势显著,如:无创性、无辐射、无过敏等,其安全可靠,诊断准确,值得推广。

5乳腺疾病中CEUS的应用

乳腺疾病作为临床常见疾病,其具有高发病率、高复发率等特点,据统计,此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严重影响着患者身心健康,降低了其生存质量,经准确诊断,可提高手术方案针对性与有效性,利于改善患者预后。但患者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特别是乳腺小肿瘤,如果仅给予常规超声检查,则极易误诊与漏诊,而应用CEUS检查,明确了肿瘤微血管灌注状况,从而精准判定了良恶性肿瘤[14]。

国外学者以94例疑似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CEUS检查,使用了SonoVue超声对比剂,观察了增强方式,根据时间-强度曲线对患者进行了分型,其结果为:恶性者多周边增强、不均匀增强,良性者多均匀增强、无增强,良恶性患者间减退时间、达峰时间、峰值强度等对比,差异显著;同时,CEUS的确诊率、灵敏率与特异率均超过90.00%。此结果表明,乳腺肿瘤患者经CEUS检查,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国内学者[15]以35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经手术病理证实,其结果为CEUS的准确率为89.64%,特异率为87.54%,灵敏率为86.56%。

6膀胱疾病中CEUS的应用

经学者研究指出,膀胱肿瘤检查的首选方法为膀胱镜检查、病理分级,虽然CEUS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临床上应合理选用。国内学者[16]以34例膀胱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经病理证实,共43个病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发现:肿瘤内血流信号和肿瘤恶性程度有关,此结果表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保证了血流显示率,并辅助了肿瘤分期分级。国外学者[17]以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CEUS检查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经前瞻性研究可知,两种检查方法的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二者的时间-强度曲线对比,差异显著(P<0.05),CEUS的增强灌注曲线,可有效分辨低分化、高分化膀胱癌,同时,其获得的增强模式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虽然CEUS诊断法具有可靠性与无创性,但日后研究仍需增加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经对中心对照研究,以此证实该检查方法的临床价值。

7前列腺疾病中CEUS的应用

国内学者[18]以65例患者与40例健康人为研究对象,给予了CEUS检查,其结果为研究组与健康组的超声造影灌注方式均具有一定规律,其中前列腺疾病患者的造影为不均匀增强,并且整体快速,同时,内外腺分界模糊。有关学者以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了Gleason评分与CEUS检查,其结果显示,不同评分患者的微血管密度各异,其中2~4分患者的微血管密度偏低,而5~6分患者偏高。微血管密度与前列腺癌有着一定的联系[19],如:发生、分期及生存情况等。但目前,关于前列腺疾病中的CEUS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国内外学者仍需不断努力,以此证实其价值。

8其他疾病中CEUS的应用

根据既有报道可知,临床上胃肠道、淋巴结、不孕症、胸腔食管瘘等患者经CEUS检查,展现了其安全性、无毒性等优点,同时因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满足了患者检查需求,提高其依从性与配合度[20]。

总结:综上所述,CEUS作为新型的检查技术,其优点众多,如:实时性、连续性、动态性、简便性、经济性、安全性等,将其用于肝脏、肾脏、胰腺、乳腺、膀胱、前列腺等疾病诊断,保证了确诊率,避免了误诊与漏诊,相信,在先进造影技术及超声对比剂支持下,CEUS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参考文献:

[1]吴洋,马小静.心脏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6,37(05):512-515

[2]霍晓明,张红,李逢生.超声造影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6,30(10):1019-1021

[3]张明,赵恒军,王楠娅,等.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肝癌射频消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14(08):2091-2093.

[4]何俊俊.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6,37(09):1038-1040

[5]吴珏,马永红,朱珉,等.超声造影在盆腔包块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6,37(08)

[6]曾雪燕,刘蜻蜻.超声造影技术的临床应用进展[J].山东医药,2013,53(27):101-103

[7]张波,姜玉新,戴晴,等.前瞻性观察甲状腺结节的Sinovue超声造影增强模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05):89-93.

[8]李春伶.超声造影技术临床应用进展[J].武警医学,2012,23(05):369-372

[9]闻宝杰,曹军英.三维超声造影技术在肝脏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05):456-458

[10]林玲,桂永忠,鲁晓.超声造影在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胰腺癌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0,14(06):76-79.

[11]张莹.超声造影技术在产科临床应用初探[D].重庆医科大学,2014

[12]黄宁结,杨淑萍,沈浩霖.超声造影对肾肿瘤的诊断价值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03):107-109.

[13]陈寒冰.超声造影在肾癌诊断中的应用评价[D].苏州大学,2013

[14]罗爱华,贾淑琴,余叶,等.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胃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兵团医学,2016,47(01):31-33

[15]罗爱华,贾淑琴,余叶,等.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兵团医学,2016,14(01):31-33.

[16]范瑾.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D].南开大学,2014

[17]王文,米成嵘,谢玉君,等.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膀胱肿瘤[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4,21(07):132-134.

[18]张明.实时超声造影技术在前列腺疾病中检查的意义[D].吉林:吉林大学,2014:9-13.

[19]刘隆忠,裴小青,郑玮,等.超声造影技术在肾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华腔镜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05(05):361-366

[20]卜丽娜,许岚,吴鹏西.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定量分析[N].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4(05):1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