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古韵绕心间文以载道长情智——浅谈亲近小古文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古风古韵绕心间文以载道长情智——浅谈亲近小古文的策略

吴尤蓉

郑家坞镇中心小学吴尤蓉322206

[摘要]文言文语言短小凝练,却依旧是生动形象;它文字简洁,但是寓理其中,意义深刻。小学生学习文言文,要准确抓住真实的学情,加强对古文读的指导,通过比较加强文言文的理解,达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目标。学习小古文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有助于学生对汉语言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丰厚文化底蕴,提升审美情趣与能力。通过对小古文的探索研究学习,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文言文。

[关键词]小古文;方法;趣味

在小学高段学习文言文,就好比在小学生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学生们能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在诵读与思考中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这将为他们进一步了解祖国文化打下基础,并对他们一生文化素养的积淀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面对浩瀚的文言文世界。笔者以为在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做到以下几点。

一、真,永当第一

把握真正的学习起点,真实的语文教学是贴近儿童的语文。教师必须把握好儿童真实的学习起点,知晓他们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哪里。真正地把趣味带进课堂,建构一个“润泽的教室”。孩子们能够在其中自由地进行学习,发表自己的意见,在一个民主、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共同进行学习感悟。

1.真实抓住学生的起点。要让儿童能建构自己真实的学习过程,面对具体的文本,我们首先要搞清楚儿童已经知道了什么。文本中的有些内容,儿童通过预习,完全可以读懂的内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部分教师把儿童的学习为零,以为在上课前孩子们对新的知识一无所知,自己不讲,儿童就不会。而相反的,有极个别的教师却喜欢看高孩子们的学习起点,造成课堂上的“冷场”。出现的以上两种情况都是属于对孩子的真实学习起点的把握。

2.真正把趣味带进课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中有极大的学习兴趣,甚至是在课外都进行文言文学习。那么,教和学就可以得到高效发展,真正地提高教学的效率和学习的效率。例如,学习《杨氏之子》。

师:看我的表情,看我的动作。表情表情是表达情感的,表达意思的,还要注意我的动作。

师:《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手势:数字九),甚聪慧(手竖大拇指),孔君平诣其父(双手作揖),父不在(摇手),乃呼儿出。为设果(手指桌面),果有杨梅。(师沿着桌子来回踱步,目光注视桌面,并指着桌面)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作抬头回答状)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师:我说得对不对?表情和动作能帮助你理解。像于老师这样练一遍,好不好?每个人单独练习。大家放开练,活泼一点,全体起立,我给大家起个头——《杨氏之子》,开始……

(众生朗读,并模仿老师动作)

(读毕,全场掌声)

师:你看,加进了动作有意思吗?请坐下,学语文很有意思的,不要那么拘谨。现在,你觉得你自学时候练的朗读和于老师备课时候练的朗读有什么不同吗?有不同吧!是不是老师读得比你们稍微好一点?

生:对。

师:那么有没有人想要和我比试比试的?大胆地举手,走到前面来。有谁?刚才这位男同学,来……

(生走上讲台)

师:是你背诵,我做动作呢,还是我背,你做动作?咱们一起做动作?

生:好的。

(生朗诵课文,辅以手势)

师:还有同学吗?你想来?

生:是的。

师:好的,我就喜欢毛遂自荐的。

(生上台,朗诵课文)

(全场鼓掌)

所以教学文言文,要将激发学生的兴趣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可以将复习巩固加于小品表演之中,通过复习巩固更进行深入体会文言文的内涵。把归纳寓言寓意藉于“访谈”的进程中,以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得到最大的“宣泄”。

二、读,古风古韵

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和重要方法,加强多种形式的读,是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最重要的途径,通过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感。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提出学生应。因此,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对文本语言的涵泳、体味上,强调学生对文本的熟读、记诵,以求通过诵读调动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学生身临历史情境,直人文本深处,与作者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产生灵魂与灵魂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三、比,以文解文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在《说“比”》一文中提到:“比较是学习语言的重要方法,教师若采用比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积累得更多些,更快些,归纳得更准确些,更深入些。”不仅在现代文教学中有用,在小古文的教学中,采用链接相似文本的策略,也就是找到匹配的比较文本(同一文本的相似比较点),深入进行挖掘文本的价值。一些教学重难点以比较阅读的方式呈现后,加速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迁移和运用。

四、得,以文载道

司马迁《史记》中的风雨故事,李白和杜甫诗篇当中的“惊风雨”“泣鬼神”,韩愈文章中的“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王勃文章中的“孤鹜齐飞”……

文言文代表的是民族风貌、时代思潮,是当时社会的风向标和晴雨表,也是一个名族的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象。通过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而且文言文中富有内涵的古人思想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和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语文课程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语文是要培养学生的智育,而且还担负着学生的德育。

小学阶段文言文的教学,通过抓住真实的教学起点,切勿拔高或是低估;把品读放在学习文言文的基础方法和关键地位;注意在教学中的方法指导,以学生的兴趣和终身学习为基准,把握好“以文解文”的方法标准,让文言文成为孩子们德育教学源源不断的教育素材,真正做到“以文载道,以文化人”。依据我们的生活所创设出的教学活动,成为文言文教学的开发者,找到各种各样的方法去参读,去解读。通过一篇文言文的教学,能学会一种类型的课文,对学生而言是幸运的;对老师而言是幸福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徐俊民.《重塑文言文阅读教学观》,《语文教学与研究》2006年11期。

【3】艾萍.《留驻文言文的暗香》,《教学实践与研究》2008年第3期。

【4】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J].中国语文,1978.2。

【5】朱文君.《小古文一百篇》[M].济南出版社,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