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例胸部外伤的CT诊断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200例胸部外伤的CT诊断结果分析

王浩

王浩

(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放射科重庆垫江408300)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例经CT扫描诊断的胸部外伤患者,观察并分析其CT扫描的影像学特征。结果:200例胸部外伤患者中,肺挫伤89例、肺撕裂伤及肺内血肿23例、气胸59例、血胸48例、纵膈气肿37例、皮下气肿52例、肋骨骨折98例、肩胛骨骨折73例、胸骨骨折44例、锁骨骨折32例、胸椎及其附件骨折22例。结论: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CT扫描,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评价损伤程度与范围,为胸部外伤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胸部外伤;CT;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170-01

胸部外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常合并全身多个脏器损伤的外伤,由于常累及多个脏器的损伤,因此病情复杂危重且进展迅速[1]。因此,对胸部外伤患者的创伤情况及早做出准确的诊断,对于临床的抢救与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文通过对200例经CT扫描诊断的胸部外伤患者的研究,旨在探讨CT在胸部外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经CT扫描诊断的胸部外伤患者,其中男121例,女79例,年龄25~65岁,平均(46.23±4.23)岁,行CT扫描时间为伤后1~6h,平均(3.83±1.12)h,包括挤压伤56例,坠落伤34例,车祸伤57例,锐器伤23例,钝器伤30例;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呼吸困难(79例)、血压降低(122例)、胸痛(169例)、面色苍白(77例),患侧胸部可闻及湿啰音(49例),叩诊呈鼓音(33例)或浊音(53例)。

1.2方法

采用双层螺旋CT(德国西门子公司生产)对患者进行扫描,扫描机电压为130kV,电流为200mA,患者采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胸廓入口至肋骨下缘,层厚与层距均为5mm、重建层厚与重建间隔均为3mm。扫描完成后行多面重建(MPR)与三维(3D)重建,所有层面均采用纵膈窗、肺窗、骨窗观察,并根据需要适当调整窗位、窗宽。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0.05,P<0.05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200例胸部外伤患者行双层螺旋CT扫描,明确诊断病例167例,阳性率达83.5%,其中肺挫伤89例、肺撕裂伤及肺内血肿23例、气胸59例、血胸48例、纵膈气肿37例、皮下气肿52例、肋骨骨折98例、肩胛骨骨折73例、胸骨骨折44例、锁骨骨折32例、胸椎及其附件骨折22例。

3.讨论

胸外伤在临床上常被视为重症、急症,常伴发其他合并伤,病情较急重,迅速、准确的伤后检查和诊断尤为重要[3]。大量研究表明,对于胸部外伤所导致的复合性外伤,CT检查灵敏度较高,综合观察能力强,可以显示平片不易显示和重叠不易观察到的病变,从而显著提高影像学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4]。

肺挫伤是指由于胸部外伤所致的肺组织出血、肺泡破裂、水肿,肺实质并没有发生撕裂。肺实质及肺间质内液体或血液的渗出为肺挫伤的主要病理变化,因此钝性肺挫伤者的CT扫描常表现为磨玻璃样影。在本研究中,经CT扫描诊断肺挫伤89例。发生肺挫伤后,导致气—血屏障功能障碍,进而肺组织内缺血缺氧,肺内血肿与肺撕裂伤的CT表现为一个或者多个单房或多房的类圆形囊腔,形成类圆形的高密度影[5]。在本研究中,经CT扫描诊断肺撕裂伤及肺内血肿23例。气胸是因胸部遭受外力的冲击致肺组织受压缩而出现的肺纹理消失的透亮区,X线不易察觉,而CT对于极少量的气胸敏感性也较高。在本研究中,经CT扫描诊断气胸59例。胸壁血管和肺组织损伤出血常导致血胸的发生,胸部外伤常致肋骨骨折,肋骨骨折的移位造成胸壁的二次挫伤,患者反射性咳嗽易导致肺内受损的血管内凝血块脱落,发生迟发性血胸。胸腔后壁下新月形水样密度影为血胸CT的主要表现。在本研究中,经CT扫描诊断血胸48例。胸部创伤时由于胸腔内压力的急剧增高,导致肺泡破裂,肺泡内气体进入肺间质,再经肺门进入纵膈则形成纵膈气肿。如气体扩散入胸壁或颈部则形成皮下气肿[6]。在本研究中,经CT扫描诊断纵膈气肿37例、皮下气肿52例。对于由于胸部外伤所致骨折的患者而言,谢跃龙等[7]的研究显示,CT扫描对无裂隙骨折不易显示且难以显示骨折的全貌,但对胸骨及胸椎骨骨折的敏感度高于X线平片。在本次研究中,经CT扫描诊断肋骨骨折98例、肩胛骨骨折73例、胸骨骨折44例、锁骨骨折32例、胸椎及其附件骨折22例。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200例胸部外伤患者行双层螺旋CT扫描,明确诊断病例167例,阳性率达83.5%,说明对胸部外伤患者进行CT扫描,能够较为全面的观察评价损伤程度与范围,为胸部外伤的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吴仁淑,邓卫娟.胸部外伤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73-74.

[2]刘云红.胸部外伤行X线平片与CT诊断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4,1(13):2400.

[3]黄光辉.胸部外伤抢救[J].亚太传统医药,2012,8(2):130.

[4]吕怀志,张楚和,林春等.胸部外伤CT检查的临床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3,22(6):502-504.

[5]马景银,洪雪东,陈健.90例胸部外伤的CT诊断[J].影像技术,2014,6(3):41-43.

[6]张海娟.胸部创伤的CT诊断[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8):136-137.

[7]谢跃龙,张素芳.X线平片和CT扫描对胸部外伤诊断价值的分析[J].影像与介入,2011,18(8):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