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对策黄坤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和对策黄坤立

黄坤立

昆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8

摘要:海绵城市与日本的雨水贮留渗透计划、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美国的低影响开发城市和澳大利亚的水敏感性城市设计在理念上基本一致,可以说海绵城市是具有国际语境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的中国化表达。我国经过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实践化操作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系统梳理与思考。

关键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

1海绵城市理论概述

为了使海绵城市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保持其在实践中良好的建设状况,需要对海绵城市理论的相关内容有所了解。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所谓海绵城市理论,是指将城市比喻为海绵的一种理论。其内涵在于:在应对自然灾害过程中,城市基础设施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此期间,当暴雨来临时,城市能够对雨水进行有效吸收;需要水资源时,城市能够释放出所需的水。同时,海绵城市隶属于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范畴,也可称为“水弹性城市”,可实现对城市生产实践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构建,在吸水、蓄水、净水、渗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蓄水方式实现对水资源高效利用。

(2)“海绵城市”材料科学应用,具有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可实现“会呼吸”的城市景观路面设置,也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路面温度,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同时,海绵城市理论应用中作用在于: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雨水留下来,同时更多地利用自然力量排水,从而实现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实践中运用海绵城市理论进行城市规划建设时,需要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对城市水生态环境的有效修复,保持水资源良好的效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同时丰富其规划工作内容。

(3)在海绵城市理论应用过程中,为了实现对城市的有效建设,提升海绵城市潜在应用价值,需要在其建设过程中遵循生态优先、科学合理等原则,在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作用下,实现对城市发展中渗透、净化等功能的优化,确保雨水资源利用状况良好性,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提供可靠保障。同时,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缓解城市内涝方面工作压力,改善其水环境状况,除此之外,为了使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价值在实践中能够体现出来,则需要通过对城市道路、绿地、广场等载体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城市发展中水环境质量更加可靠。像德国的“高效积水、平衡生态”、瑞士的“雨水工程、民众参与”及新加坡的“疏导有方、标准严格”等不同国家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所采取的措施,对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有着良好的参考价值,可使相应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价值逐渐提升。

2海绵城市的自身价值探索

2.1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排水问题

城市化发展进程的逐渐加快给我国城市发展带来了较大的改变,城市规划中的排水问题越来越严峻,大雨的排出问题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如果雨水无法及时有效的排出,就会给城市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海绵城市设计过程中的排水设计能够借助地表植被以及水系吸收区的建设来缓解城市的排水问题。

2.2能够更好的实现生态城市的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工作要想得到顺利有效落实就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绿化植被面积需要增加,还要尽最大努力提升城市中各类湿地的使用价值,通过减少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面积来发挥自然资源的自身作用。此外,海绵城市的主要任务就是吸收利用水资源,提升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更好的落实生态城市的建设工作。

2.3进一步缓解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海绵城市的最终目的就是缓解城市的排水、蓄水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市的水循环工作,及时缓解城市积水或干旱问题。现如今,我国的水资源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筑施工工作人员也较为重视海绵城市的发展,这样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升雨水的利用率。海绵城市的建设主要是指雨水循环,雨水渗透到地下与地下水融合在一起,通过净化水厂的净化能够让人们正常饮用,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3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建设的思路

3.1低影响开发(LID)

海绵城市本质是一种雨洪治理系统,LID低影响开发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末提出的城市开发思路,旨在通过分散的,小规模的源头减少城市暴雨带来的影响,使开发地区尽量接近于自然的水文循环。LID处理技术是以滞留为主,是一种重要的雨水收集利用的生态技术,目的使雨水外排量尽量减少,在短距离和小范围内得到消纳或集蓄利用。主要的技术包括绿色屋顶,可作为雨水贮存的预处理措施。二是雨水花园,主要是利用土壤与植物的过滤来净化雨水,降低雨水径流量。三是下凹式绿地指地势低洼的绿地,利用开放空间承接和贮存雨水,减少排水,涵养水分,一般雨水口低于路面高程而高于绿地高程,主要是“面”能够承接更多的雨水,有利于减少了河湖的水质污染及淤积量,使城市的自然生态循环重新“复活”。四是雨水渗透设施,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这种设施能明显涵养地下水,是一种有效的雨水控制技术,渗透设施可以是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五是贮留利用技术,主要是通过屋面蓄水池,收集并储存雨水,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LID要以现有的自然生态系统作为土地开发规划的综合框架,专注于控制雨水径流,从源头进行雨水控制管理,促进渗透和提供水保护效益的设施,同时还要注意教育与维护,达成合法的协议来保障长期实施与维护。

3.2明确规划设计流程

第一步是确定项目研究范围与目标;第二步是资料收集与整理,这个阶段主要收集水文、气象、自然地理、排水系统和相关规划材料;第三步是进行系统分析,主要是对LID适建区域分析和措施比选;第四步是LID规划设计方案,包括确定LID措施类型和构建LID布局关系以及确定LID设施尺寸;最后通过评估指标确定和模型模拟分析进行规划方案评估,检验其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进而确定LID规划方案。LID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进行LID设计时要紧紧结合所开发区域的地理特征,科学合理的LID规划设计。

3.3实际实施构建评估

LID技术实施的过程中由于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会遇到很多困难,所以在实施之前就要对区域的生物资源、环境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促进规划科学高效的建成,对于LID措施比选,主要从LID控制机理分类、降雨径流控制成效以及成本投入考虑。LID措施种类繁多,在实践中进行降雨操作的效率和成本不同,具体操作时对LID每一个阶段进行权重的分配并赋予一定的分值,得出了LID适建性区域评价体系。

4结语

海绵城市建设是将城市的存在与自然的衍息有机统一,最大限度地顺应自然规律,从而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城市环境。海绵城市的建设,应该进行系统性建设,重点在城市更新建设中的海绵化改造,并向城市发展理念转变。

参考文献:

[1]宋芳晓,张海荣.我国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问题和策略探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10):99-104.

[2]陈华.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若干问题的探析[J].净水技术,2016,35(01):102-106.

[3]崔广柏,张其成,湛忠宇,陈玥.海绵城市建设研究进展与若干问题探讨[J].水资源保护,2016,3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