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放射科医疗纠纷、投诉的原因及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新形势下放射科医疗纠纷、投诉的原因及预防

钞俊邹文远张自力石思李顾永丽

钞俊邹文远张自力石思李顾永丽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放射科十堰442000)

作者简介:钞俊(1972-),女,湖北房县人,大学本科,主管护师,现从事放射护理工作。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自身健康权益的保障和要求日益提高,医患之间因患者对医务人员及医疗机构服务不满意,与医疗机构发生争执所引起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医疗纠纷也从既往的临床科室延伸到医技科室,从而医疗纠纷也产生了新的内涵。2002年4月1日起国家实施《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及2002年9月1日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极大的规范了医疗行为,改进医疗服务水平。但是,由于放射科属于特殊科室,并且涉及到对人体有害的X线,致使医疗投诉、纠纷在国内外屡见不鲜。新形势下如何认识放射科医疗纠纷、投诉?,如何预防、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现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及体会、结合十堰市人民医院及放射科的发展历程,浅谈新形势下放射科医疗纠纷、投诉的原因及预防。

【关键词】放射科;管理;医疗纠纷;投诉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0-0187-01

1放射科新、旧形势下的对比

要分析、讨论一个科室医疗纠纷、投诉的原因及预防,必须先了解该科室的新、旧运转模式及其自身的特点,逐一解剖、分析,尚可认清事实的真伪,从而可有针对性的加以预防、控制。

1.1既往放射科特点及工作模式:既往国内放射科均为单一的医技科室,而且医疗设备较为单一,仅涉及到普通X线透视及摄片且患者行放射学检查的患者数量少。同时人们对放射科的认识也比较淡薄,法律维权意识更加淡薄。因此,放射科医护人员数量少、压力不大、工作强度不高,各方面的觉悟性也就相对较差。其工作特点决定了以“一过性”为主,工种相对较简单,单纯的为患者摄片及出具报告。

1.2新形势下放射科特点及工作模式: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放射科在医院的功能和作用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并以其专业种类多、学科跨度大、工作范围广、技术更新快和投入产出多为特点。国内首次开设放射本科专业是在1983年,起初本科为4年,后鉴于放射专业所接触病种繁多且复杂,改为5年制本科。国内外重点大学及国内部分重视放射专业的二类大学(如:川北医学院、泰山医学院,等)放射专业学生所学课程涉及所有临床及医技知识。在医疗设备方面:首台用于医学临床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机(X-CT)是在1972年。短短三十余年,X-CT已经经历了五代更新,1992年又出现了双排螺旋CT,此后多排螺旋CT方兴未艾,16排、32排、64排螺旋CT接踵而至,近年256排乃至320排螺旋CT,以及双X线源CT相继问世。国内众多大医院争相引进更高端的CT设备,而这些高档设备价格昂贵,高者达几千万美元,高尖端及巨大费用更新医疗设备的背后隐藏着高额的利润和病人剧增、迫切的需求。我们医院在短短几年内连续更新医疗设备,800mA大型设备及GE公司产多层螺旋CT等高尖端医疗设备的引进,有既往传统的X线检查飞跃到高尖端医疗设备检查已经深入人心,大量的病友及健康体检患者均选择了高档仪器对疾病进行诊治、预防。放射科的工作量猛增,由既往的每天数十人猛增至几百人。这无疑增大了放射科医师的工作量及工作强度,而此同时,为提高报告质量、杜绝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放射科实施了签审制度、二线班制度等,这无疑使高强度工作条件下缺乏医师的情况更是捉襟见肘。为改善医疗环境,大型PACS的引进,更是使医疗诊治工作如鱼得水。与既往放射科特点与工作模式相比,新形势下放射科多种医疗设备的引进、开展项目增多、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与临床诊治工作的密切配合、病人剧增、PACS的应用及工作强度的增大给放射科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医疗风险也随之提高。

2新形势下放射科医疗纠纷或投诉的原因剖析

2.1医德素质差、责任心不强:放射科个别工作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医德素质欠佳,爱岗敬业精神不够,缺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态度生硬、冷漠,对患者没有同情心;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时,对其不能够作出耐心的解释或用词不当,特别是当需要患者配合时不能认真地讲清楚,常常表现为“话难听、脸难看”。部分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态度不严肃,上班时间嬉戏打闹。随意讨论和分析患者的病情和诊治手段的优劣。

2.2业务素质差、工作失职:业务素质决定了医疗水平。少数工作人员对各种常规操作检查、造影检查和诊断信息认识不够,不能结合临床资料用客观科学的态度来综合分析影像表现,仅凭经验和主观想象来进行诊断,忽略了影像检查的局限性,疾病表现的特殊性。某些医务人员工作中不遵守诊疗操作规程,玩忽职守,疏忽大意;影像资料归档时张冠李戴。诊断组阅片时疏忽大意,对疑难病例未能提交读片会集体会诊就轻率地写出诊断意见,导致漏诊、误诊。由于影像资料损坏、丢失,以及不注意对患者及家属做必要的辐射防护,易造成患者及家属的不满。

2.3相互沟通不够、风险意识不强:在医疗活动中,临床科室和放射科应相互沟通。应尽量减少检查资料和信息不准确而造成患者或家属再次增加检查项目,并交费时引起的不满。避免因医务人员不足、工作安排不合理或相互沟通不够,而导致患者东跑西颠,以及划价不准确,特别是有时要患者及家属从中间传话,就会使患者感觉有“被踢皮球”的感觉,容易产生误解,引起不满,进而可能发展为医疗纠纷。部分工作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对检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和风险意识不足,如造影检查中的造影剂过敏反应等。

2.4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要求逐年增高: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医院规章制度不理解,对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不可预测性以及个体差异认识不足,完全忽略了影像检查的局限性。个人患者苛求一种或一项检查就要给出一个明确的诊断结果,不知道个体疾病的复杂性及人类知识能力的有限性,一旦因诊断不清或要求进一步检查就产生不满。认为医师故意让其多花钱,对医师无理取闹。此外,部分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的过度炒作,社会公众同情弱者的心态,也是导致医疗纠纷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

3新形势下放射科医疗纠纷或投诉的预防

3.1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工作作风是医疗单位预防医疗纠纷的根本所在。加强医德遗风教育包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加强医务人员的自身修养,不断改善服务态度。要改进工作方法,讲究言谈艺术,做到既关心体贴患者,又坚持医疗原则。不随意议论他人医疗行为,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泄露患者隐私。

3.2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弘扬敬业精神:提高业务素质,减少漏诊、误诊、误治是放射科防范医疗纠纷的重中之重,医技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是决定诊疗质量的关键因素。平时应加强“三基训练”,重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科主任一定要做好年轻人员的帮带工作,并加强业务考核工作。弘扬敬业精神就是在诊疗工作中讲职业良心和社会责任。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不附加任何条件,高质量完成诊疗工作。

3.3健全规章制度、提高法律意识:健全的规章制度,严格的各项操作规范和提高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健全规章制度就是要严格执行各岗位各环节质量管理标准化和制度化。科主任应加强质量管理意识,坚持集体阅片制度,建立科内各种医疗质量登记制度,加强对胶片及其它医疗文书的管理,在举证倒置的今天尤为重要。增强工作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每月定期开展医疗安全法规学习,增强员工的法律知识。

3.4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交流:放射科为一个小家,医院是一个大家,院内各科室犹如兄弟,兄弟如手足,手心手背都是肉。一个科室的医疗风险往往涉及到很多科室,其原因可能为学科之间的差别所致,比如:临床某科室某位员工对此项检查不满意,而对于放射科来说此项检查对于排除此类病又不是首选检查,故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往往科室间可能相互推卸责任;为杜绝此类事件发生,科室间应加强联系、沟通,就相关业务、新技术等相互交流,使双方及患者均达到满意程度。

总之,预防放射科医疗纠纷关节从自身做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业务水平,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及诊疗规程办事,不徇私枉法出具不真实报告,同时还应多与临床相关科室沟通、联系,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导致医疗纠纷。在院内放射科为个体,全院科室唯有相互协作、共同勉励、相互沟通学习,方可大大减少放射科医疗纠纷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