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1

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班耿

班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四医院贵州贵阳550009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入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照顾,干预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生活质量及住院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分别为(54.2±7.7)、(72.6±10.2),住院满意度总分分别为(64.8±1.8)、(87.8±4.8),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普外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住院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普外科;生活质量;满意度【中图分类号】TL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194-01

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及专科的发展,在护理领域不断涌现一些新的护理模式[1]。人性化护理是顺应医学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护理模式和理念,具体是通过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照顾,使其身心状况都达到最佳[2]。这一护理模式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且均已收到良好效果。本研究通过将人性化护理应用于普外科,旨在探究该护理措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选取入我院普外科接受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37.8±9.9)岁;病种:颈部疾病16例,乳腺疾病35例,周围血管疾病11例,胃肠疾病34例,肛管直肠疾病2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做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为同质资料,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照顾,具体措施如下[3]:①优化人力资源:医务人员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进一步优化,在管理理念中贯穿“以人为本”的思想。领导者结合医务工作者的学历、业务水平进行综合测评和衡量,从而开发每一位护理人员的知识潜能,发挥其才干,合理分配整合人力资源,使资料得以最大的利用和发挥[4]。②开展人性化培训:领导者定期开展人性化护理培训,创造良好的人性化护理氛围。并力争将人性化护理服务理念贯穿用于临床实践中,使得普外科护理管理的质量不断得以提升。③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专业、科学、周到的护理照顾是每一个护理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护士应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从患者的实际出发,帮助患者,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倾听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解决他们的问题,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疏导其负性情绪。干预时间为期2个月。

1.3评价指标采用生活质量及住院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指标。生活质量量表及住院满意度量表由本课题组自行设计,均包括25个条目,5个维度,每个条目采用4级计分,得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作为统计学软件,生活质量及生活满意度均系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见表1)表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n=120)

注:*P<0.05**P<0.013讨论人性化护理最早是由美国Watson教授首次提出的,具体是指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科学及专业化的护理,从而使患者的身心同时得到照护,人格、尊严获得充分地尊重和诠释[5]。普外科收治的病种较多,是医院的重点科室,在普外科的患者不仅要饱受身体的痛苦还会伴发一些严重的心理问题,多数患者需要通过接受康复锻炼和心理指导来优化治疗结局。所以,护理照顾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治疗效果,关系着手术后疾病的康复情况。

人性化护理从患者实际出发,让患者感受到医务人员的关怀与照顾,消除陌生恐惧感,增加归属感,缓解各种不良情绪。本研究从优化人力资料、开展人性化护理培训、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3个方面开展人性化护理。经过两个月的干预,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住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普外科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住院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曹琼芳.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手术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4):952-953.[2]李旭.加强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普外科患者医护质量的效果探讨[J].药物与人,2014,5(27):208-209.[3]徐磊.人性化护理在普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24):175.[4]梁萍.人性化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中外医疗,2013,32(18):165—166.[5]童梅.普外科术后疼痛护理干预[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30):3925—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