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高中体育教学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黄海山

黄海山(合浦县公馆中学广西合浦536100)

摘要: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宗旨在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从体育学习过程中领会健康第一的思想。体育课程改革已经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逐步深入,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基础各异的学生的教学活动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就高中体育的分层教学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体育;分层教学;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4-0072-01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是在学生能够准确把握和认知所获得专业领域知识的同时加以正确引导,并以此为基础所开展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相比于其他传统教学模式,分层教学模式目的性强、针对性强,有较强的创新性,最关键的是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水平开展不同的教学工作,充分体现了其“层次性”。

一、分层教学的概念辨析

分层教学在教学之前首先要掌握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运用一定的标准将不同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据此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保证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能最大程度上获得成绩的提升。

采用分层教学模式,有利于关注每一个同学的个性发展,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一种模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学们可以在这种学习环境当中激发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的是,分层教学以学生自我为中心,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快乐中不断取得进步。

二、高中体育实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及作用

1.高中体育实行分层教学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新时期对高中生提倡素质教育,分层教育模式以其“以人为本”的优势和原则很好地适应了教育的发展,当前的中学教育以所有学生为教育对象,关注每一个同学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同时,体育与健康教材明确规定,中学体育教育不能忽视不同学生之间的体质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可以保证不同体质的同学都能够接收到正确的体育教育并积极进行体育锻炼。我国的教育沿袭“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教育模式,强调了对学生在自身学习状况的基础上有针对地进行教育和培养,保证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2.高中体育实行分层教学的作用

分层教学能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笔者曾在某一学校担任体育教师,学校中有四个班级,其中两个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经过一学期的学习过后,通过期末考试测的体育成绩,采用分层教学的两个班的体育成绩平均要比另外两个班级高出20.3%,而且在运动会中,采用分层教学的班级成绩也要比另外两个班级的成绩优异。

分层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根据不同地区的调查研究发现,采用分层调查的地区,超过66%的学生对体育学习有着强烈的兴趣,并能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体育活动。由此可见,分层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有针对性接受体育学习,容易在快乐学习中感受成功,增强优越感,也不同层次提高了自身的自信心。

分层教育获得了广大学生的认同。笔者曾在所在地几所学校做过全面的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分层教学模式效果十分显著,79%同学认为分层教学法能有效提升自己的体育成绩,超过85.6%的同学赞同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能普及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分层教育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水平上的发展要求,同时也能够考虑到成绩相对不足的学生,消除他们对体育学习的自卑感,有效提升学习成绩。

三、高中体育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模式的有效途径

1.从教学实际情况出发,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采用分层教学模式,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了解不同学生的基本状况,这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尽管这一工作复杂而繁琐,但却是整个教学模式的基础和保障,关系到分层教学是否能够在具体的体育教学中获得成功。这就要求教师要一丝不苟,尽职尽责,做到准确、全面的了解,为了了解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可以采取发放问卷调查让同学们对自身兴趣爱好自行填写,定期展开学生评估和能力测试,在实际教学中不断了解学生的发展情况。

2.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实行分层教学

了解了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之后,就要对不同学生进行分类了,这一阶段的工作中,教师不能采取强制分组措施,要让同学自行选择,教师在课前布置好当堂课的学习任务,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选择分组和学习层次,而且还可以根据在学习中发现的问题而调整到其他分组,以因材施教的形式确保每个同学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学习情况的学习层次。

3.明确教学目标,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计划

根据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要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明确教学目标要求学生在当堂课结束之后达到学生预期的学习目标,根据高中生学习期限的不同,可以分为学习目标、课堂目标等,但大致都是围绕分层教学模式展开的,目标的制定要遵循规律进行,按照针对性原则、递进性原则、创新性原则进行教学计划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都要基于学生的学习水平的基础上,且要符合由低到高的原则。

此外还应该加强认知性认识,无论采用什么教学模式和方法,都是以学生接受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根本目的的,具体教学中要加强教育的认知性,鼓励水平稍高的小组帮助和带动水平稍低的小组,同时加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低层次目标和高层次目标相对应,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路连举.浅析高校体育分层次教学[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6)

[2]杨春林,贺梅霞.用“大体育观”指导大中专体育教学改革[J].科技信息,2009(09)

[3]杨跃飞,李伟高校实施体育课分层教学可行性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2)

[4]马祥海.分层教学法在田径普修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一以背越式跳高教学为例[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