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生态修复再造秀美山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3

坚持生态修复再造秀美山川

赵伟民曾庆辉

◎赵伟民曾庆辉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甘肃兰州730046)

摘要:历史告诫我们:如果不善于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即使我们曾经拥有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即使我们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曾取得胜利,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将不再是生活的乐趣和发展的希望,而只能是生存的苦难。西部发展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未来启示我们:有一个在正确发展思路指导下绘制的宏伟蓝图,有一套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的运行机制,把生态修复与西部大开发密切联系起来,同样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来实施,我们一定能够加快西部发展,再造秀美山川。

关键词:生态修复;秀美山川;新的发展观;新的资源观

中图分类号:D9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008-02

“我们不要过分地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人类在征服自然走向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的每一次进步几乎都伴随着对地球环境的巨大冲击,以土地沙漠化、盐碱化为代表的生态危机则是这一现象的突出反映。这样的悲剧在中国的西部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

张骞出使西域时(公元前139年),塔里木盆地还一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绿洲世界。据史料介绍,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沙漠绿洲上一共有三十六个繁华的城邦国家,史称“西域三十六国”。丝绸之路开通后,国际贸易和东西方艺术文化交流与日俱增,给这些绿洲王国的经济生活带来空前的繁荣。塔里木盆地的居民得以广泛吸收东西方各国、各民族优秀文化,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西域文明。然而,人类与自然的搏斗却是那样残酷无情,具有千年文明史的绿洲王国相继被沙漠无情地吞噬,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后来不得不改由海路进行。

物换星移,流沙终于掩埋了塔里木盆地大部分土地,形成仅次于北非撒哈拉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盆地永远失去了它昔日的辉煌,人迹罕至,与世隔绝,成为世界上最神秘的地区之一。

中国的西部,那众多的沙漠和戈壁,也肯定掩埋过很多令人伤感的绿色故事。

倘若你沿着尼雅河向沙漠深处走去,在百公里处,便会发现一处城市的骨骸,这就是尼雅城的废墟。尼雅城已死去多年,在黄沙深处,埋葬着它的房子,它的街道,它的成排的树木的精魂。那是美丽得惊人的城市,它的建筑是中西合壁的,有土耳其斯坦式的客厅,有东北的火炕,有中原建筑中的飞檐斗拱,梁柱上嵌有二龙戏珠的雕刻,有精美的木制桌椅——虽然都是残骸,却能看出它的狮形椅腿和怪兽扶手。

这个城市曾经澎湃过中西文化的河流。它是见多识广的。

这里的河谷地带,曾经丛生着大片大片的胡杨林,尤其在塔里木河、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阿克苏河的交汇处,竟然有长达150公里、南北宽70公里的胡杨林。在这片茫茫林海中,栖居着许多飞禽走兽,有老虎、马鹿、野猪、羚羊等。100年前,从喀什到阿克苏的道路,就经过这片密林。

这里曾是古丝绸之路,汉武帝时的张骞就来过尼雅城,他和他的马队就是在这样的密林中孤寂穿行的,那时的空气是湿润的,路面上落满黄绿相间的树叶,双脚踏上发出“噗噗”的声响。虽然那是沙漠之行,但正是由于有这样的绿色驿站,给予沙海旅人憩息的最好场所,才有了张骞通西域的美谈,也才有了唐僧西天取经的可能性。

但是现在,美丽的城郭消失了。逶迤百里的胡杨林枯萎了,河流干涸了。

中国对森林的砍伐是早在腓尼斯人定居以前就开始的。那时人们随着原始社会的黎明开始进入中国北部的黄河流域,而当时的黄河流域几乎全部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自从人们进入森林,就再也没有停止挥向林木的斧头。不仅如此,人们还放火烧林,在灰飞烟灭中,千万亩森林毁灭了,一个农业文明呱呱坠地了。火能孕育文明,同样也衍生出焚毁大自然的罪恶。

仅仅几个世纪,黄河流域的森林就砍伐殆尽。由于山脉和河流盆地的森林受到滥伐,加重了土壤的侵蚀,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河床不断上升,变成高出陆地许多的“悬河”。这条孕育华夏五千年文明的河流由于洪水频繁而同时成为举世闻名的害河。

人类最早从森林里走出来,是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曾无情地向森林索取,也是为了生存和发展。可是,当人类尚未从胜利的梦乡清醒过来,森林被毁形成的风沙旱涝各种灾害,就向人类进行了疯狂的报复。人类清醒了———不仅是为了进步,首先是为了生存,人类必须再造森林。让人类生活在林间,让树林生活在人间。

历史告诫我们:如果不善于和大自然和谐相处,即使我们曾经拥有大自然的丰厚馈赠,即使我们在同大自然的搏斗中曾取得胜利,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将不再是生活的乐趣和发展的希望,而只能是生存的苦难。

西部发展史,是一部浓缩的生态环境兴衰史,也是整个西部地区随着生态环境的兴衰而兴衰的历史。

西部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曾经水草丰盛,林木繁茂,经济文化繁荣。但是,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西部地区森林植被遭到长期的连续的破坏,许多富饶的地方成为不毛之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丽牧场被茫茫沙漠所代替,群众失去了生产、生存的基本条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成为制约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曾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的西部社会逐渐落后了,以至一些地方让人望而生畏。西部的历史变迁说明:西部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如果得不到有效遏制和显著改善,经济建设重点逐步向西部转移的战略部署就难以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

应该看到,西部的生态环境仍十分严峻。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0多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约占80%。全国15到25度的坡耕地面积1.9亿亩,25度以上的9100万亩,其中西部地区占70%以上。全国土地沙化以平均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大都在西部地区,影响着4亿多人口的生产和生活。内蒙古哲里木盟每年播种1200万亩农作物,其中有400万亩由于大风刮走表土、粪肥、种子,需要重播第二遍、第三遍。乌达至吉兰泰的铁路,1977年因流沙阻塞造成脱轨或被迫停车797次。风沙危害严重的广大农村,人缺粮,畜缺草,地缺肥,灶缺柴。

西部生态环境的恶化,不仅仅是给西部带来苦果,东部也同时受害。“风沙紧逼北京”,曾引起全国乃至世界的关注。而由于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地区毁林毁草开荒,林草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每年因上游水土流失进入长江、黄河的泥沙量达20多亿吨,导致江河湖库不断淤积抬高,不仅使南方地区水患加剧,湖库险情频繁,而且使北方地区旱情加重,黄河断流一年甚于一年,水资源短缺日益突出,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危害。现在,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再造森林,重建西部地区的良好生态环境,把生态修复上升为一项国家重要战略,这将是伟大的创举,是造福西部地区也是造福整个中华民族的千秋伟业。

现实告诉我们:等待没有出路,奋起抗争才有希望,生态性灾难必须用改善生态的行动来解决。“三北”防护林建设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深刻启示。

改变西部落后面貌是我们梦寐以求的理想。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领导核心始终关注着西部的发展。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落实这一战略部署,朱镕基总理亲自到陕西、云南、四川、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进行考察,针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退田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建设方针,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

在西部发展史上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不能不想到保护和改善了我国“三北”地区生态环境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三北”地区大部分属于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这一工程的建设,为西部大开发创造了一定的生态条件,也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北”工程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拉开建设序幕的。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建设范围包括了13个省、市、自治区的551个县(旗、市、区),土地总面积406.9平方公里,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42.4%。经过30年的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不仅是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工程,也是全球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规模之大、速度之快、效益之高均超过美国的“罗斯福大草原林业工程”、前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北非五国的“绿色坝工程”,在国际上被誉为“中国的绿色长城”、“世界生态工程之最”。近年来,先后有50多个国家的官员、专家、学者和新闻记者来我国考察这一宏伟工程,并给予很高的评价。198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三北防护林建设区“全球五百佳”奖章,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曾亲笔为“三北”防护林工程题词———“绿色长城”,李鹏同志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长达4480公里,成为阻止风沙南侵的绿色长城。”

未来启示我们:有一个在正确发展思路指导下绘制的宏伟蓝图,有一套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的运行机制,把生态修复与西部大开发密切联系起来,同样作为国家重要战略来实施,我们一定能够加快西部发展,再造秀美山川!

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深得人心,正在变为亿万人民的伟大实践。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为今后我国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动力。中央有关部门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态环境建设所必须遵循的规律,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经验,制定了一整套生态修复的新制度、新办法,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措施。

1998年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将再造秀美山川列入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规划》对我国生态环境建设作出了三步走战略部署,即2010年初见成效,2030年大见成效,2050年全面实现山川秀美。这就意味着:到21世纪中叶,我们不仅要实现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战略目标,也要基本实现中华大地山川秀美的战略目标,再造山川秀美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法律体系建设也迈出重大步伐,国家先后颁布了《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土保持法》以及《防沙治沙法》,其中《防沙治沙法》是世界首部防沙治沙专门法律。国务院还颁布了《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森林病虫害条例》、《植物检疫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12部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建立完善,从根本上为中华民族实现山川秀美,实现可持续发展确立了制度保障。更让人鼓舞的是,生态修复正在确立一系列新的观念,正逐渐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成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生态修复正如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

新的发展观。要把山川秀美和经济繁荣作为发展的两大目标,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既不能以损害生态环境为代价发展经济,也不能不问条件一律退林造林。生态修复既要为实现山川秀美作贡献,也要为经济繁荣打基础。

新的资源观。要把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利用,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综合效益。

新的全局观。要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服从生态修复的大局,作到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双到位。通过市场“看不见的手”引导农民还市场需要的经济林、用材林,充分利用林地,发展林下产业,获取经济效益。通过政府“看得见的手”,鼓励农民退田还林,绿化国土,在向社会提供生态效益的同时,获得足额的经济补偿。

新的群众观。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充分发挥群众在生态修复上的主导作用,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鼓励社会各界在为国家创造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特别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把群众的利益时刻放在心上,用利益原则来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新的还林观。坚持效率第一的原则,在退田与还林的衔接方式上灵活多样,可以先退田后还林,也可以先还林后退田;在还林的结构上要体现生态原则,宜林则林,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在还林的目标上,要以最低的代价还上公益林,要以追求尽可能高的效益为目标还商品林;在还林主体上,要鼓励多种所有制共同参与,还林户既可以是退田户自身,也可以是其他投资主体。

当然,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投入不足,又面对人口、经济增长对资源的巨大压力,再造西部秀美山川任重道远。如何有效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成为再造秀美山川的突出难题。因此,我们要缩短在常规状态下恢复和建设生态环境所需要的时间,也就是说,用50年的时间完成过去100年才能完成的林业建设任务。再过50年,经过全国人民的热情关注和积极参与,经过广大人民群众的艰苦奋斗,一个山青水秀的西部将不是梦想。但是,这是一个长期的艰苦奋斗的过程。老子曰:人法地、天法道、道法自然。展望未来,让我们秉承绿色,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保护生态环境做一份贡献!

作者简介:赵伟民,男,曾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党组成员,甘肃省环保局局长;现任甘肃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甘肃省人大常委会环境资源保护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