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自信教育策略刍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高中数学自信教育策略刍议

王杰

王杰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441214

摘要:一个人做事的成败,受到足够的自信心的影响。两位高中生,即使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自信心强的人,就会离成功比较接近。可见,“自信”的心理因素除了与学生先天的遗传因素以及自己的气质形态有关外,后天有针对性的培养是很重要的。本文主要论述了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自信教育。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信教育方法

高考的成功与否,与学生足够的自信心有着密切的关系,即使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两位高中生,哪个自信心强,他就会离成功比较接近。可见,“自信”的心理因素除了与学生先天的遗传因素以及自己的气质形态有关外,后天有针对性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自信教育”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自信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地获取知识,成功的自信教育能够影响学生终生。尤其对于高中生来说,学生通过自信发现自我、向往成功,才会寻找成功的方法,才能在压力重重的高中生活中为实现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努力。笔者就是基于这一点,在相关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将自信教育策略真正渗透到了日常数学教育教学中。现将已初见成效的几条自信教育策略略谈如下:

一、高中学生对数学缺乏兴趣的原因

1.初、高中数学存在难度系数上的差异。初中数学教材基于形象思维,以观察与思考和图表为主,还配上了具体的图,是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过渡。而高中教材以叙述为主,大多为思考、练习等形式,显得单调枯燥。初中数学只做原理和性质的定性上的分析,较多的为叙述语言,而高中数学如函数等较为抽象化、定量化,较多的为推导过程,这些形式、内容上的梯度跨越,给高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带来了心理上的恐惧。

2.教师忽视了阶段的衔接工作。有的教师对于初高中数学教材结构差异、知识梯度、教法异同等问题重视不够,没有做好初高中教学的衔接工作,没有帮助学生消除“高中数学难”的畏难情绪。学生的初中数学基础差异大,在高中数学中接受程度不同,由于青春期的影响,男生接受数学知识的能力强于女生,部分学生适应不了高中学习生活的快节奏等。教师忽视了相关的具体因素,仅仅用统一的作业、练习题、考试题和标准来要求学生,不切实际地提高难度,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经常受挫,无法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学生的自身情绪。高一学生,初三紧张的学习结束了,在思想上想松口气,认为高三冲刺也不迟。思想上的松懈主要存在于中、差生中。加上青春期的影响,学生在思维上会发生很大的变动,尤其是女生。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自信教育的方法

1.抓住时机表扬学生,激发学生信心。实践中发现,表扬对学生的激励作用非常大。笔者会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机会采用不同方式表扬学生,刺激他们自信的生成。在课堂上对于不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笔者给出问题后,会激励他们首先要敢于开口将自己思路说出来。回答错误,不会硬性地否定,告诉学生错在哪,给机会更正;回答正确,语气亲切、态度和蔼地进行恰当的鼓励性、表扬性评价,来激励学生自信和求知欲的形成。

2.将数学抽象内容形象化,激发数学学习兴趣。高中的数学课程相对抽象、有难度,对于抽象的函数等问题的讲解,难用语言表达的时候就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帮助学生接受。如在讲函数时,学生难理解其中的关系,笔者就让学生关注家里每个小时的用电量,电器不同时使用也不唯一,是时间的函数、流量的函数。让学生课下做好记录,课上作为例子共同分析,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觉得数学越学越有用、越学越有味,学得更加投入,由知之到好之进而乐之。

3.多与学生沟通,尊重学生个体,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通过与学生交流可以了解他们的思维,通过沟通可以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更深入地备学生、备教法。笔者深知师生沟通的必要性,每单元过后,笔者都让学生给老师提建议、指错误,鼓励学生随时用电子邮件等形式与教师沟通,提高学生一对一的指导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与学生交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朋友,从而对数学课感兴趣。

4.注重高中生数学学法的指导。自信心的树立和学习欲望的持久度,离不开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笔者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了启发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师生互动的积极性,共同搞好教与学的工作。对于较难的数学习题,笔者会将习题肢解简化为学生易接受的形式,达到班上2/3的学生经过思考后能解决的程度,从易到难,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对于数学定理、公式和重要的数学概念,更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准确地阐述这些内容,并在在分析讲解各类习题时向学生传授数学思维方法。

自信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天赋,是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的潜能,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培养和训练,可以挖掘出并重放光芒。教师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角度分析认识这个问题并找出应对策略,降低数学台阶的坡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与学生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新课程理念与创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