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联合硫酸镁治疗肾绞痛25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黄体酮联合硫酸镁治疗肾绞痛25例疗效观察

彭建华熊瑛

彭建华熊瑛(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兴桥中心卫生院343016)

【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联合硫酸镁治疗肾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5例肾绞痛患者作为试验组应用黄体酮20mg肌肉注射、2次/d,硫酸镁20mL加入10%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滴完。结论黄体酮联合硫酸镁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关键词】硫酸镁黄体酮肾绞痛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2-0195-01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急性发作时所致腰背或胁腹部绞痛,让患者十分痛苦,是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肾绞痛常用阿托品或654-2加哌替啶、吗啡类等药物肌肉注射止痛,但效果有时不够理想,且副作用明显,孕妇及老年患者应用受到限制。本文对有泌尿系结石所致肾绞痛患者应用黄体酮联合硫酸镁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2011年3月以来,我院对25例尿路结石肾绞痛患者,采用黄体酮、硫酸镁联合治疗,疗效显著。现予报道: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25例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17~70岁,其中,20~40岁占16例。均为单侧输尿管结石,横径均<10mm;其中,≥7mm8例,4~6mm14例,≤3mm3例。位于输尿管上段12例.中段2例.下段11例。病程3d~2年,其中<5个月17例;≥5个月8例。

2.诊断依据:25例患者(1)、均有突发性腰部或腹部剧烈绞痛,同侧肾区叩击痛阳性(+),部分患者疼痛伴有向小腹、大腿内侧、会阴部放射痛,绞痛后出现血尿,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2)、尿常规检查不同程度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3)、既往有泌尿系统结石病史或经B超、腹部平片等影像学证实有泌尿系结石。若当时无条件做相应检查,次日尿常规及影像学检查均符合(2)、(3)条,若不符合则剔除。

3.治疗方法,首先给予黄体酮20mg肌肉注射,2次/d,再以25%硫酸镁20mL加入10%葡萄糖液500mI静脉滴注,3d为1疗程,多数患者在静脉滴注硫酸镁5~10min;疼痛开始减轻,继续用药,临床症状均获得明显缓解。

二、讨论

肾绞痛主要是由结石、血块等造成输尿管、膀胱、肾脏等部位梗阻,导致泌尿系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发痉挛性疼痛。典型表现为一侧腰部或中下腹部疼痛,其疼痛剧烈难忍,呈阵发性发作,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可有镜下血尿,查体时肋脊角有压痛。该病多表现紧急,患者很痛苦,基层医院不能及时做相应辅助检查,这就要求医生在短时间内凭借临床经验,根据患者症状及详细体格检查,做出初步判断,立即给予相应处理,以缓解患者痛苦。在基层医院,由于有时缺乏验室等检查依据支持,如把强效镇静剂作为疼痛疾病一线药物应用,就有可能掩盖症状造成误诊。再者即便明确诊断,但如果患者为孕妇或老人,使用阿托品或654-2加哌替啶、吗啡类等药物,受到限制,但黄体酮和硫酸镁可作为用药适用指针。黄体酮的作用机理是能使泌尿系统平滑肌普遍松弛扩张,输尿管口径因此而扩大;并能使输尿管产生有力的节律性蠕动,促进结石下移。同时,硫酸镁作用机制是硫酸镁可从多方面松弛输尿管平滑肌:调节钙离子移动,抑制细胞的钙摄人,抑制平滑肌细胞摄入钙,使平滑肌舒张;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和对平滑肌的直接作用,使平滑肌松弛;乙酰胆碱在终末板处的去极化作用减弱;使运动神经末梢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肌纤维膜的兴奋性降低使神经肌肉接头处传导发生阻滞,平滑肌松弛。值得一提的是硫酸镁给药浓度及速度应适当控制,以免过快过大量造成血压下降、呼吸抑制,膝腱反射迟钝是镁离子足量的重要标志,如有镁中毒,及时应用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解毒。

我院传统方法是使用平滑肌松弛剂,如肌肉注射阿托品或654-2加入葡萄糖液中静脉点滴,阿托品及654-2类药为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可使平滑肌明显松弛,解除血管痉挛,同时有镇痛作用,扩瞳和抑制腺体分泌作用较弱,会引起口干等不适,且临床疗效不太理想,疼痛缓解率低,因此,我们希望找到一种既安全有效又副作用较少的药物治疗方法来缓解肾绞痛,而实践证明黄体酮联合硫酸镁治疗肾绞痛效果可靠,副作用少,尤其适用于孕妇和老年人。综上所述,黄体酮加硫酸镁联合应用可作为肾绞痛患者首选治疗方法之一,且不受毒麻药品管理限制,值得广大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陈孝平.外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60-864

[2]奚雪梅山莨菪碱合用黄体酮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18(3):51-52

[3]孙玉国,刘玉兰硫酸镁的临床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1(05)

[4]谢宏炯,何仁发,李克力静脉注射硫酸镁佐治肾绞痛疗效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2):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