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实践

/ 1

社区护士健康教育实践

李玲

李玲(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山东淄博255001)

【中图分类号】R47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0261-02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教育活动,促使人们逐渐改正不良健康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不断提升生活质量。

以往人们认为:“无病就是健康”。但现在,WHO对健康定义为:“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它强调要更全面地考虑到人们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符合现代整体医学模式,这一健康观无疑把健康教育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

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然而由于许多不良行为方式或生活习惯受到社会习俗、生活状况、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卫生服务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并不会轻易随个人的愿望而改变,所以改变其不良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这其中,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健康教育过程是完成该项任务必不可缺的重要一环。

在传统观念里,健康教育的具体实施者是医生,护士只会机械地打针,护士并不对健康教育承担具体责任。然而,随着社区医疗的发展,社区护理日益重要,承担各种保健服务已经成为社区护士的一项重要职责。社区健康教育是以社区为基本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挖掘个人、家庭、社区以及社会的保健潜力,从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减少残障。由于护士与社区居民接触的机会多,在日常的健康教育中,必然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护士在社区健康教育中应该如何开展工作呢?

一、护士应该走进社区,通过召开座谈会或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社区居民对自身健康问题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健康的需求和愿望,在此基础上做出初步评估。二、通过分析上述资料,确定社区居民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相关因素。三、制定健康教育目标。四、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确定健康教育内容。从社区居民最关心的问题或社区人群急需掌握的知识入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实施健康教育。五、效果的评价。对照计划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式与方法,力求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鉴于社区护士在实施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我院在实践中把护士推到健康教育的前沿。各科室护士长在科室主任的协调下,组织科室护士积极进行社区现况调查,如:对社区居民进行卫生知识水平调查、不良生活行为习惯调查、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以及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现况调查等,通过分析,确定社区居民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及相关因素,把社区居民需要且教育需求最为迫切的问题确认为优先进行健康教育的内容,通过定期开展社区健康教育课等方式进行有针对性教育。同时,我院为更好推进社区健康教育,护理部推出“健康教育护理大讲堂”活动,本着最适合社区居民需要的、最通俗易通的原则,评选出九名健康演讲师。这九名健康演讲师作为首批走进社区进行健康教育的实施者,走进社区,利用居委会的会议室、干部活动室、阅览室、健康教育室等公共场所,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单、现场解答群众疑问等方式,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而且针对不同的学习者选择不同的教育内容,并配备相应的学习内容以加深印象,提高教育效果;此外,还定期组织进行社区义诊,接受社区居民的健康咨询;并接受预约,主动上门服务,普及健康知识,指导家属对病人进行功能锻炼。

通过开展以上多种健康教育进社区的模式,护士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并以此为载体,不仅锻炼了护士的口才,提高与人沟通的能力,而且增进了与社区居民联系,拉近了与社区居民的感情。在健康教育中,护士通过面谈与询问、观察、调查问卷摸底等方式对居民的健康意识、卫生知识和保健技能、健康行为等进行了较全面把握,发现居民比较关心自己已患疾病的治疗和康复等相关知识,对此方面的健康教育也比较容易接受,对与此有关的不良生活方式也愿意改变。而身体健康居民对健康教育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同时,还发现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很多需求往往是互相关联,而我们所做的健康教育范围窄,形式不够多样,满足不了居民日益增长的保健需求,而且对文化知识水平比较低的老年人来说教育内容过于专业化。这就要求社区健康教育实施者,特别是社区护士,要经常走进社区,尽可能选择影响力广、人们易于接受、操作简便,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健康问题首先进行干预;教育对象要以家庭为单位,社会广泛参与;教育内容上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教育形式应灵活多样,如:定期体检、免费测血压、健康讲座、个别咨询、放录像带、黑板报、印刷小册子、技能培训、小组讨论、组织运动会等,形式应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定期做好评价,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做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