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试论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

颜贻铭

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经济发展局水利处福建350400

摘要:水在经济社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可持续发展利用的重要基础资源,维持着全球生态系统、人类生活和经济生产能力的完整与平衡,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使人类的长治久安得以保证,使人民减少疾病和自然灾害、免于饥饿。本文就水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话题进行讨论,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水资源;管理;可持续利用

水资源管理就是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技术和教育等手段,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使其发挥最大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同时要增强社会的节水意识,把节水的政策贯彻到社会的各行业,让节水的观念落实到全社会的每个人。其核心是提高用水效率,促使水资源的利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一、建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的政策法规

水资源具有脆弱性和有限性,所以需要共同保护,对其还要有明确的分配法规,即对人类的基本需求优先保证、保证其他所有经济性用水和保护环境。应在考虑集体和个人用水利益的条件下分配和保护水资源,建立水资源保护合理条款、水法,在法律上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保障。水资源管理有很多措施,如运用经济手段、法规和其他鼓励措施对各部门加以促进,使其更有效地可持续性用水,使生态系统得以保护。必须严格对污染水源者进行惩罚,令其赔偿所造成的损失。商业用途用水者可以捐助综合有效用水的管理,也可以通过各种志愿协议的方法,积极促进受益者对有关行动进行主动参与。同时还需要处理各部门之间如能源、交通、卫生设施、工业和环保、供水、农业及分散用水的其他部门,杜绝水资源过度污染和开采,减轻和预防由于水资源管理不善导致的旱灾和洪涝所带来的影响。

二、协调好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长期以来,我国在水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上缺乏生态观念。在水行政管理体制上存在着部门单目标管理与水资源的多功用相矛盾的局面。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的“次优化”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生态用水”新概念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对水资源的配置与管理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值得肯定的是,我国以“三河”调水和引黄济津成功为标志,已在河流水量统一调度,实现流域(乃至跨流域)水资源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筹解决各种用水需要,使有限水资源得到优化配置方面迈开了可喜的一步,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但是,随着大开发的推进,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日益加剧,“生态用水”问题将日趋严峻。因此,从现在起到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我们必须要通过加强流域水资源管理,调整产业结构和种植结构,节约用水和必要的工程设施,严格控制上游用水,让河水沿着河道不断流向下游,维护和逐步恢复生态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

资源的配置方式要考虑资源自身的特点。一般性的生产要素资源,往往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的。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属于自然资源中的生态资源,与生态系统与荣共荣,与损俱损。水资源又是战略性的经济资源,与人民生活、经济生产息息相关。水资源不仅要与其他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更要首先从量与质上满足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保障社会稳定,同时对农业、公益环境等行业用水还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和减少市场竞争对其产生的破坏作用。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同时,要更注重对水资源的节约和保护。水资源这种不可替代的特征加上区域的经济发展对流域水资源的依赖关系,往往是造成国与国、区域与区域对公共河流水资源的争夺非常激烈的主要原因。因此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变得尤其重要。

当前,各个地方的水资源分布状况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的问题,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水资源缺乏地区的用水,还在某些方面助长了水资源丰富地区的水资源污染及浪费心理。因此,必须针对各个地区发展程度的需求,建立一种流动的水资源调配机制,使国家的发展对于水资源使用的要求,随时处于一种比较及时完备的状态。首先,要建立健全大的水资源调配工程,以及蓄水排水工程等,实现大的环境下的水资源合理配置。其次,还必须针对不同地区的发展需求,对地区用水实现宏观的调节,使地区各个部分的用水都处于一种比较合理的状态。再者,还必须对重点用水区实施合理的控制,避免水资源调配以及供给丰富之后,重点用水区对于水资源的污染及浪费。此外,还必须对工、农业,以及其他产业的用水状况做出合适的调节,使每一项发展都能够得到及时的供给。

四、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突出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和保护,强化法律责任和监督检查等。以此来促进和保障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

1.提高水行政管理能力

如何解决水短缺和保障水资源的高效持续利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提高到一个更高层面上去认识。首先,在治水指导思想上,把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次,在治水目标上,要把提升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水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三是在治水手段上,加强水资源管理与执法,坚持水安全、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治理,以此来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2.加大宣传力度

为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水忧患意识,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将贯彻水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先导,要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通过水法规宣传,使全民水忧患意识和用水户的依法用水观念得到增强,使各种水法规在领导和群众及企业用水户中得到贯彻。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和地方保护,同时还可减少个别用水户因意识淡薄而造成的违法行为,减少因利益驱动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为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奠定思想基础。

3.大力推广水技术

综合水管理要求对水利用技术要用新的观点进行审视,除那些使供水加强的技术如长距离管道工程或筑坝、脱盐外,还需要对低成本使用技术实施进一步调查,这对用水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眼下已经有了些许成功的水管理经验,包括分离不同质量的水、重复循环、废水处理、节水技术和重复利用等,需要找到一些方法和途径,将这些创新技术推广到废水系统和城市的供水以及农业中去从而使成本降低和资源节约。

4.加强水资源保护

水资源保护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在用水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各种生活用水的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也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

5.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

在加强水法规宣传的同时,要充分运用法律的武器,充分行使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职权,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时为避免一些行政干预,也可采取提高管辖层次的方式来解决,必要时进行媒体曝光。

结语

总之,我们要不断完善水资源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广泛深入开展基本水情宣传教育,强化社会舆论监督,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水忧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这样才能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王煜倩.汾河中上游水资源管理现状及保障体系建立探讨[J].太原科技2010(01)

[2]刘莉,张伟利.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创新管理机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