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宫颈刮片病理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浅析宫颈刮片病理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

孙永娟

孙永娟(广西鹿寨县人民医院病理科545600)

【中图分类号】R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2-0129-02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刮片病理分析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500例宫颈刮片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研究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宫颈刮片的病理检查能准确检测出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应用价值。结论宫颈癌为女性的高发性疾病,宫颈刮片病理分析能为宫颈癌患者作出及早的诊断依据,从而更好的提高了广大女性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宫颈刮片也就是PapSmear,是指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的细胞样品,放在玻璃片上,然后在显微镜下研究是否异常。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具有方便实用、操作简单等特点,是目前广泛检查子宫颈癌最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宫颈脱落细胞学的分级也是宫颈癌的主要预后指标之一[1]。我院通过分析500例宫颈刮片的病理分析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做如下报道:

1资料

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3月份—2009年10月份约有500例患者,进行了宫颈刮片病理分析,年龄约在25岁—68岁。

2方法

2.1宫颈刮片的方法:让患者取结石体位,充分暴露宫颈外口后,将刮片在子宫颈外口处旋转一周即360度,轻轻刮取该处的粘膜及分泌物。然后将取下的分泌物均匀地涂在有编号的玻片上,立即固定于95%的乙醇内15分钟,取出后用巴氏染色法染色。宫颈刮片前24小时内患者避免性生活,检查前24~48小时内不要冲洗阴道或使用置入阴道的栓剂,也不要进行阴道内诊检查。对于有炎症的患者检查前应先进行治疗,然后再刮片,以免片中充满大量白细胞和炎性细胞,影响诊断。检查最好安排在非月经期进行。

2.2细胞诊断学标准:分为5级,I级:为正常的阴道细胞图片。Ⅱ级:炎症。细胞核普遍增大,淡染或有双核,有时染色质稍多,胞浆可有变形,有时可见核周围及浆内空泡。Ⅲ级:可疑癌。胞浆改变少,主要改变在胞核,核增大,核形可以不规则或有双核,染色加深,此种改变称为“核异质”,或称“间变细胞”,核与胞浆比例改变不大。Ⅳ级:高度可疑癌。细胞具有恶性改变,核大,深染,核形不规则,核染色质颗粒粗,分布不匀,胞浆少。但在涂片中癌细胞量较少。V级:癌症。具有典型癌细胞的特征且量多。

3结果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极早期宫颈浸润癌,外观可正常,宫颈刮片病理分析能极早的诊断出宫颈癌;易发宫颈癌的好发年龄多在35岁—45岁。

4讨论

宫颈癌多因早婚,或多次结婚,早育,孕产频繁,子宫慢性炎症,通过性交传播的病毒等均可诱发。大量资料显宫颈癌的发病日趋年轻化,这可能与雌激素水平有关[2]。宫颈癌早期常无症状,阴道流血是早期表现,为接触性出血,可见于性交后或妇科检查后出血,早去流血不多,晚期一旦较大血管被侵蚀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阴道排液增多,为白色或血色,稀薄如水或米泔样,有腥臭味,晚期癌组织坏死继发感染时,有大量脓性或米汤样恶臭白带。子宫颈癌按组织学划分主要有鳞癌、腺癌两类,鳞癌占90%-95%,后者占5%-10%,按组织发展的程度,子宫颈癌可分为3个阶段,宫颈不典型增生、宫颈原位癌和宫颈浸润癌。

宫颈刮片是用特制刮板,将宫颈脱落细胞刮下后,涂在玻璃片上,经过一种特殊的巴氏染色,然后置显微镜下观察。根据巴氏染色的特点将细胞分为巴氏I、Ⅱ、Ⅲ、Ⅳ、Ⅴ级。巴氏I级:正常涂片中没有不正常细胞。巴氏Ⅱ级:炎症涂片中细胞有异形改变。巴氏Ⅲ级:涂片中的可疑癌细胞有核变质改变,但不能肯定,需要进一步随诊检查确诊。巴氏Ⅳ级:涂片中有高度怀疑是恶性的细胞。巴氏Ⅴ级:涂片中有癌细胞,可肯定是癌症。大多数妇女的刮片结果是巴氏I级或Ⅱ级,说明宫颈炎症是多见的。有阳性可疑刮片需做进一步诊断:计算机辅助细胞诊断系统(CCT系统),有报道[3],CCT法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5.37%。可疑阳性患者宫颈活检,取3,6,9,12四点或从肉眼可见的糜烂和可疑处,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宫颈癌的发病情况为35岁—45岁与35岁以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可疑及阳性刮片的宫颈活检结果

年龄段总例数炎性改变原位癌浸润癌

35岁以下625235

35岁—45岁3201181522

45岁以上11872811

细胞病理学适用于穿刺标本的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根据形态学观察的实际情况,对于某种疾病或病变做出肯定性(Ⅰ类)、不同程度意向性(Ⅱ类)细胞学诊断,或是提供形态描述性(Ⅲ类)细胞学诊断,或是告知无法做出(Ⅳ类)细胞学诊断间接分级性诊断是用于查找恶性肿瘤细胞的诊断,Ⅰ级未见恶性细胞,Ⅱ级查见核异质细胞,Ⅱa轻度核异质细胞,Ⅱb重度核异质细胞,Ⅲ级:查见可疑恶性细胞,Ⅳ级:查见高度可疑恶性细胞,Ⅴ级查见恶性细胞。

综上所述宫颈癌是妇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往往不被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最终导致宫颈癌的形成。宫颈刮片病理分析能为宫颈癌患者作出及早的诊断依据,从而更好的提高了广大女性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言奎,罗宾.子宫颈癌多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3):155-156.

[2]袁慧敏.卵巢功能与阴道上皮细胞的临床病理分析[J].中华临床新医学.2004.4(4):304.

[3]王丽君,刘亚珍,计算机辅助细胞检测与传统光镜宫颈涂片比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5):287—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