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体入手”的方法及举例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从整体入手”的方法及举例分析

甘丁记

关键词:“从整体入手”;方法;语文阅读

作者简介:甘丁记,任教于安徽省安庆市巨网初中。

阅读教学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阅读实践施加有意影响,使他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掌握阅读方法,形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初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训练要“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这不仅指阅读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同时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都要尽量从整体入手,引导学生去感知课文内容,使他们形成对文章的整体感受,这是学生阅读理解的基础;在具体到部分时,也要考虑到它与文章的整体联系,从整体的角度总结,以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使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

阅读教学的全过程,概括起来实际上有这样一个顺序:部分——整体——部分——整体,这是一个逐渐深化演进的认识过程。大体上说,前两步的“部分——整体”,属于文章浅层的语言联系认识阶段,后两步的“部分——整体”属于文章深层的感情联系阶段,认识始于部分,所以文章要一段一段地读,由部分通往整体不仅是最初的,而且也是最基本的认识过程。平时阅读文章,如果只是要求对内容有所了解,那做到这点就可以了。但阅读教学把课文作为一个理解的实例,凭借课文实例进行训练,则要求深化认识,以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的实际教学,对于第一部分的“部分——整体”,中最基本的知识,如段意、文章所概说的大体内容等,都布置在学生的预习中。毋容置疑,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预习了课文,但不知课文讲了什么,有的干脆把文章理解得支离破碎,或是断章取义。这样就给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出了问题:如何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按什么程序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怎样的训练使学生尽快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课堂阅读教学首先要了解学生在预习中对课文概括认识的程度,指导学生形成对课文整体性的认识。从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说,有助于提高其综合概括能力,培养其有联系、有全局的认识事物的能力。第二个“部分——整体”的过程是一个转化过程,学生在已经建立起来的知识联系的基础上,重新认识课文的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联系,加以深化认识,寻求文章深层的内在联系,从本质上认识整体。

“从整体入手”是阅读教学切入的一种简洁的提法。从程序上说,它并不意味着要省去教学中的最初过程,也不是等待最初的过程完成之后再去实行。“从整体入手”,不仅指它是研究后面部分的基础,而且也启示前面部分迅速到达整体。阅读教学从一开始就指向整体,首先建立起知觉认识整体,不盲目停留在部分。只有如此,才能用整体的目光去审视部分,逐层深化。其实质就是从整体联系的角度去入手为后面解决部分问题及总结课文打下基础。它既是教师所遵循的教学方法,也是教师教给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为它是符合认识规律的。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教师完成了认识的先导后,回过头来引导学生达到对整体的认识。

那么,如何把握入手的“整体”呢?一般而言,是让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和内容、字词句段篇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具体地说,让学生了解课文讲了何人、何物、何事,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自己的初步感受怎样等,即做到脑中有全文。只要做到这一点,学生在学习每一段时,就会以对课文的整体认识为前提来思考,对部分的认识也就不是孤立的,而是居高临下融合于整体的。

正因为“从整体入手”是如此重要,我们探讨一些方法就显得非常有必要。笔者最近带了人教版的教材,在入手方法上作了一点探讨:

一、解题促读法

题目是阅读理解文章的钥匙。因此,我们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在课文题目上动动脑筋,引导学生以某种方式,遵循某一思路阅读课文。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时,题目是一个短语,包括了两个地点:百草园、三昧书屋,用“从……到……”两个词连起来表示空间转换的,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写自己在这两个地方的生活情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看课文思考,作者在这两个片段中各写了哪几件事,对这些事分别是什么态度,这大体上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达到了“从整体入手”的目的。

二、温故启新法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多年的经验令人确信,如果一个理论结论跟另一个理论结论有了关系、联系和连接,则在知识的转化上似乎产生了一个飞跃:两个结论都会得到更深的理解,学生能从这些结论中发现他过去未发现的东西,一个结论的明确性似乎使另一个结论变得更明确。”我们在教学时,可以先将与此紧密相关的知识提出来,开启对新知识的学习,寻求新知识的结论,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在知识的转化上形成更深的认识。如在教学《五柳先生传》时,先请同学们回顾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绘的“春蚕收长丝,秋收糜王税”的没有剥削、压迫、战乱的理想境界,点明这里实际上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再请学生对照这种理解,体会陶渊明在本文中塑造的五柳先生的形象,找出反映其性格、生活、志趣等的语句,使学生明确陶渊明虽有理想,但消极避世。再引导学生联系背景想想原因:陶渊明是因为当时人们不择手段追逐名利,社会上充满虚伪和狡诈而归隐的。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渊明自身的形象,学生也因此加深了对陶渊明的认识。

三、追根溯源法

“为什么?……”孩子在生活中总会产生无穷无尽的疑问,往往使大人们处于理厥词穷的境地,爱刨根究底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教师也要投其所好,因势利导,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养成虚心好学的品质。如在《桃花源记》的教学中,首先从“世外桃源”这条成语引入,人们用“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生活安乐、环境优美的地方,那么它出自哪里呢?就出自《桃花源记》。那么我们读读课文,看看桃花源在哪里,是怎么发现的,里面有哪些景物,人们生活怎样?通过这样一读,就完成了对课文的总体认识。

四、讨论解难法

作品中有些重要问题,我们可以不由教师在上课时直接讲出来,而是借讨论解答学生预习中提出疑难问题的方式来介绍,针对性较强,学生渴望问题得到解决,参与的热情自然就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容易发挥出来。在这时,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效果就很好。如在《伤仲永》一课介绍时,围绕一个“伤”字,想想“伤”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伤”呢?先前怎样,现在怎样,现在不如先前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能明确仲永虽有着非凡的才能,但因他父亲贪利而不使学,使其才能减退,使人们感到忧伤,同时引导学生,让人们感到忧伤的还有他父亲的那种错误做法,使学生初步明确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五、比较认知法

对于教学中内容和形式类似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阅读体验去比较,这样能很快形成认识。如在教学《大自然的文字》时,可以回顾一下第二册学习的《大自然的语言》,这里的语言应是自然界所显现的各种物候的变化,那么大自然的“文字”是指什么呢?它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认识了这些事物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大自然。通过比较,学生就能够了解通过大自然中的各种现象,体会其深层含义,掌握更为丰富的大自然的知识,即“语言”,不过这种语言要通过我们的分析和知识的积累才能掌握。学生借助大自然的语言,获得了对大自然文字更确切的了解,实际上就形成了对全文的总体印象。

六、激情悬念法

丰富美好情感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调动学生的联想,勾起学生对美好情感的回忆,以期引起对课文所表达情感的共鸣,再引导学生把握课文材料以及它与情感表达的关系,最后把它和课文紧密联系起来,设置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如《背影》是歌颂父子情深的至文,子女对父爱都能体会到,开始请学生想一想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再看看《背影》,想想这是父亲什么时候的背影,作者是怎样描写这次背影的,这体现了父亲对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这些问题的提出,就可以使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为体会朱自清的高超写作技巧打好了基础。

七、结构认识法

有些文章的结构特点非常明显,或总分总,或并列式。我们在教学时,只要理清各部分大意,明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整体。如《春》的教学时,可以先理理课文的结构:盼春、绘春、赞春,构成了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其中中间部分又分为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抒发了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达到了对课文的初步整体认识。

八、主线贯穿法

许多文章虽然较长,但自始至终有一条主要线索贯穿其中,教学时,只要能抓住这条线索,分清主线和次线的关系,就抓住了课文的中心内容。如《陈涉世家》教学时,我们可以从“鸿鹄之志”入手,让学生先理清课文写了哪些事例,陈胜为起义准备的置书鱼腹、篝火狐鸣、激蔚怒众以及后来建立政权等事件,这些都是陈胜鸿鹄之志的体现,抓住了这些,学生就对课文有了初步整体的认识。

九、课题扩展法

文章的课题,往往都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许多以文章主体内容来命题的课文,都可以在课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时空、因果、变化等角度来加以扩展,就能把握文章的主体内容。如《纪念白求恩》,可以就课题提问:纪念白求恩什么,为什么纪念他?使学生初步对白求恩大夫的对人民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有初步的了解,也体会到学习白求恩对完善人格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这样学起来就能有的放矢了。

作者单位:安徽省安庆市巨网初中

邮政编码:246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