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刘氏小儿推拿在改善脑瘫患儿体质提高康复疗效中的思考

/ 3

运用刘氏小儿推拿在改善脑瘫患儿体质提高康复疗效中的思考

刘影彭咏梅胡国良胡德春王晓玲李燕平(通讯

长沙市按摩医院长沙410011

【摘要】在小儿脑瘫的康复中,中医传统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医体质与病证密切相关,针对脑瘫儿童常出汗过多、体质虚弱、睡眠差,多因感冒和哭闹影响康复训练计划,进而影响患儿康复疗效、延误患儿康复进展。刘氏小儿推拿疗法具有安全、无副作用,能调整阴阳、脾胃脏腑功能,增强气血,根据患儿个体差异,调理患儿体质。在小儿脑瘫的康复中,把传统的刘氏小儿推拿疗法应用于临床,不仅能改善体质从而更好地配合、适应大运动量的运动功能训练,保证康复训练的持续进行;外治作用还有直达病所的特点,具有提高康复疗效的作用。在脑瘫患儿的临床康复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刘氏小儿推拿;中医体质;脑性瘫痪;康复疗效

脑性瘫痪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脑性瘫痪的运动障碍常伴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和继发性肌肉、骨骼问题[1]。临床上将脑瘫患儿分为肝肾不足与心脾两亏的症型,脾肾二虚可致精血化生不足,影响心肝功能。

体质是个体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决定、受环境制约影响而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等方面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小儿脑瘫在中医方面属于五迟五软的范畴,常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不当引起。在康复医学中,体质评估旨在分析患者机体的生理、病理及心理状况,以期改善患者的机能状态,更利于机体相关功能障碍的康复。

一、中医对脑瘫患儿体质特点的认识

中医理论来讲,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是引起小儿脑瘫的重要的病因病机。因为父母精血不足,造成膽儿先天性不足,肝肾不足,导致骨不坚,小儿出生,胜气怯,护养不当,使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乏源,则四肢软弱无力而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小儿脑疯的主病之脏是和脾,抓住了主病之脏就抓住了主要予盾。脑瘫患儿大部分体质虚弱,先天不足,“脾常不足”的现象更加明显[2]。

二、中医体质评估在儿童脑瘫中的运用

中医学主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体质与病证密切相关,辨证论治要注重体质背景。有关研究表明,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机体对某些疾病的易罹性和病变过程中的倾向性,与疾病性质、症候、传变趋势、预后和转归密切相关[3]。在临床儿童康复中,体质对小儿脑瘫的研究较多,如李诺等在脑瘫患儿的常规治疗模式基础上给予中医体质分型治疗,将纳入研究范围的患儿分为不同的体质,给予推拿等多项中医康复治疗,结果发现调节体质能够显著提高患儿免疫功能,脑瘫患儿在社会适应、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个人社交等方面有明显改善[4]。黄启军等纳入200例脑瘫儿童体质虚弱、易惊者,运用华佗磁疗贴压耳穴治疗,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估,发现耳穴治疗对改善脑瘫儿童体质,提高康复疗效总有效率达90%[5]。

三、刘氏小儿推拿在脑性瘫痪中的运用

刘氏小儿推拿以操作简单、安全、副作用小,而且小儿依从性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吴大州[6]等运用湘西刘氏小儿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脑瘫,患儿疗效显著,刘氏小儿推拿可降低肌张力,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快,增强患儿体质。易宣超[7]等研究结果表明刘氏小儿推拿加以物理疗法等相关基础治疗,对提高患儿的智力水平、运动水平更显著。高慧婷[8]等相关研究表明,刘氏小儿推拿可有效改善患儿四肢痉挛状况,为痉挛型小儿脑瘫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案。

四、刘氏小儿推拿治疗脑性瘫痪的理论基础和作用机制

1.刘氏小儿推拿的手法特点

刘氏小儿推拿区别于其他推拿手法主要表现在手法、取穴、操作程序方面手法方面,刘氏小儿推拿在“古八法”的基袖上,创立了“刘氏小儿推拿十法”,即推法、揉法、拿法、按法、摩法、运法,搓法、摇法、招法、控法并形成以推、揉为主,拿、按为次,兼以摩、运、搓、摇、招、捏的手法运用特点。二是刘氏小儿推拿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袖上,创立了具有刘氏风格的“推胸法”、“推腹法”、“推背法”、运土入水、运水入土、水底捞月、大推天河水、打马过天河等复式手法。在取穴上注重以中医基础为指导,以辨证为依据的刘氏小儿推拿手法以“推五经”为特色。五经即脾、肝、心、肺、肾经,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确定五经相助与相制的治则,并以此作为推治时取穴的依据,从而达到良好的推拿治疗效果“推五经”的运用要领首先就是按五脏病候归类,再根据五行制定补瑪方案旋推为补,直推为泻。推动1圈为推1次,频率在200次左右/分钟。

操作程序方面,一是强调开门关门,即刘氏小儿推拿操作有特定的起穴和止穴开天门有打开推拿治疗疾病大门、疏通经络之意,即为起穴;拿按肩井有关闭推拿治疗疾病大门、防止真气外法之意,即为止穴;一开一关体现了刘氏小儿推拿操作的完整性。二是注重操作程序的规范和完整性,考虑小儿推拿操作实际,形成从头面部—上肢部—下肢部—胸腹部—頭肩腰背部的操作程序,总的来讲,刘氏小儿推拿在治疗上强调首选五经推治;其次强调五经配伍推治,主治五脏之病症;三是强调调整患儿体内阴阳平衡;四是强调推拿手次,手次多少与年龄、病情轻重有关,体现治疗剂量。

刘氏小儿推拿改善脑瘫患儿体质,提高疗效的理论依据和作用机理

2.1内调作用——内调阴阳,脾胃脏腑功能,增强气血,强健肌骨,提高体质,更好地配合、适应大运动量的运动功能训练,保证了康复训练的持续进行。

脑瘫在中医学中属“五迟”、“五软”、“五硬”、“痴呆”、“痿证”等范畴。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或受寒,阳气不运,肌肤失去温煦所致。治疗原则在于疏通经络、补益肝肾、调和阴阳、醒脑益智。刘氏小儿推拿手法在取穴上注重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辨证为依据,其中最有特点的是“推五经”,五经(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配五脏,五脏配五行。其是根据五行相生相克关系而制定的,并以此作为推治时取穴的依据,从而达到良好的推拿治疗效果。“推五经”按五脏病候归类,再根据五行生克关系制定补泻方案。小儿脑瘫的病因归结起来有两个方面,即先天禀赋不足及后天失养。由于父母精血不足,导致胎儿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进而导致筋骨不坚、弛软。小儿初生,脏气怯弱,护养失宜,致脾胃虚损,气血生化无源,则肌肉四肢软弱无力。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因此,小儿脑瘫的主病之脏是肾和脾,抓住了主病之脏就抓住了主要矛盾,据此能确定推五经的主次关系。故小儿脑瘫主推肾经和脾经。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属阴土,脾气常虚,脾阳常不足,故脾宜补不宜清,应予旋推脾经。脾与肝关系密切,脾虚恐肝木乘脾,故补脾的同时必清肝,直推肝经。胎儿先天禀赋不足,应主补肾经,“虚则补其母”,次补肺经,稍清肝,略补脾。刘氏推拿认为,小儿推拿系以手代针药,手法虽施之患儿体表,但意在调整其体内阴阳及脏腑功能,增强气血,强健肌骨,使患儿体质得以提高。同时体质的改善而能更好地配合、适应大运动量的运动功能训练,从而相得益彰、缩短治疗时间,保证了康复训练的持续进行[9]。

2.2外治作用——外治直达病所点,具有提高康复疗效的作用

手法虽施于体表,能直接剌激肌肉和神经组织,恢复肌组织弹性、改善骨和关节的活动性和穩定性,条低肌组织张力,恢复肌力平衡[8],有效地调节运动系统中肌肉、关节的功能,有学者研究证实,推拿治疗能改善脑瘫患儿的脑干功能活动,使两侧功能趋于对称,还可以改善患儿大脑皮层及体感通路的功能,达到治疗作用[10]。推拿手法可以加强骨路肌蛋白合成[11],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肌纤维间结缔组织增生的程度,促进肌肉形态结构的恢复[12],并可有效防止肌肉萎缩;而适当的被动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延展性,促进被牵拉肌肉的放松,使肌肉的枯滞性降低,引起周围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大,增加对肌肉组织氧的供应因此,刘氏推拿兼顾了内调脏腑功能的原则及外治直达病所的特点,具有疏通经络、理筋整复、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增加关节洽动度、降低四肢肌张力的功效。

五、小结

刘氏小儿推拿是治疗小儿疾病的常见绿色疗法,是以中医辨证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推拿、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的方式来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近年研究表明刘氏小儿推拿有一定的外治作用,能直达病所,具有疏通经络、滑利关节、松解粘连、增加关节洽动度、降低四肢肌张力的康复功效。在脑瘫患儿的临床康复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晓捷,唐久来,马丙祥,等.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标准及临床分型[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9):1520.

[2]薛坚,李玉秀.扶正祛邪理论在小儿脑瘫饮食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2006,(24):2208-2209.

[3]王琦.中医体质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97-374.

[4]李诺,刘振寰.应用中医体质分型治疗脑性瘫痪的临床研究.中医儿科杂志,2014,10(4):49-53.

[5]黄启军,杨杰,张燕君,等.华佗磁疗贴压耳穴对200例脑瘫儿童

体质调理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儿科杂志,2013,9(1):62-64.

[6]吴大州,侯德淼,周柔枝,曾水红,张晚叶,宿绍敏.湘西“刘氏小儿推拿”结合针灸治疗脑瘫患儿疗效观察——以运动协调障碍为主[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1):35-36.

[7]易宣超,唐乐平,吴清明,张惠佳,郭春光,杜革术,邵湘宁.刘氏小儿推拿对伴轻度智力障碍脑性瘫痪患儿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64-67.

[8]高慧婷,徐守宇.刘氏小儿推拿法联合现代康复法在痉挛型小儿脑瘫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7,28(4):461-463..

[9]贾广良,胡晓丽.王雪峰教授提出的“脊背六法”及其在脑瘫康复中应用[J].医学综述,2008,(1):146-149.

[10]朱静,邵湘宁,张立勇,王英.刘氏小儿推拿为主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30例疗效观察[J].湖南中医杂志,2014,(4):86-88.

[11]王自斌.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瘫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8):73-74.

[12]马学军,安美平.水针、电针治疗小儿脑瘫132例体会[J].山东医药,2005,(34):74.

基金项目:湖南省中医药科研计划项目(2016107)

第一作者:刘影,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推拿临床研究。

通讯作者:李燕平,男,主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神经系统疾病的针灸推拿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