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与商业银行服务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3

浅析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与商业银行服务创新

王勇

王勇/华夏银行合肥分行长江西路支行

【摘要】本文分析了如何分散单个银行在发放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稳定其收益的基础之上,运用资产组合分散风险理论建立资产池,通过设计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时,银行通过自身创新服务,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融资方式,从而在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资金难题同时实现银企双赢。

【关键词】中小企业;信贷配给;信贷资产证券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生力军和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我国金融机构存在着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歧视。有资料表明,自1997年以来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8%,而同期我国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重虽有逐年递增的趋势,却始终连1.5%都达不到。这种信贷歧视使得我国中小企业的资金缺口问题更加突出,资金缺口进一步加大,严重制约着我国中小企业今后的发展,影响中小企业的融资。

理论界在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已经取得一些成功的观点和成果。但银行间接融资方式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中小企业如何提供优质的担保。这些方式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具有局限性。作为从事商业银行的工作人员,笔者试图在多年的基层银行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中小企业和商业银行双方找原因,提策略,初步探索商业银行怎样主动改革创新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寻找一个方法。目前针对中小企业风险成本特征导致的信贷资产风险特征与银行融资的研究尚不多见,但是明确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特征与银行融资能够很好地揭示出银行惜贷的根源,从而针对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成本特征设计出有效的银行融资激励机制。

二、中小企业融资策略及信贷配给

(一)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融资效率越来越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选择适当的融资策略,把握融资规模,控制融资风险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商业银行提供的适合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策略有:

(1)综合授信;

(2)信用担保贷款;

(3)项目开发贷款;

(4)无形资产担保贷款;

(5)票据贴现贷款等等。

企业选择何种方式融资即企业的融资路径选择取决于企业融资结构,企业融资结构的安排应当取决于企业的融资需求,而企业的融资需求又取决于资金投入的收益和资金的筹措成本。

银行间接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具有比较优势,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具有优势又有紧迫性。银行业的经营理念的转变,中小企业将有更多的融资机会。同时银行与中小企业的联系日益紧密,使银行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信息成本降低,银行也更愿意向中小企业融资。因此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信贷融资仍然是比较主要的融资形式。

(二)信贷配给理论

中小企业在获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债务融资方面处于比较劣势,面临着有效的资金需求无法得到满足的问题。发达国家银行创造的信贷风险控制技术——信贷配给,为分析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产生的根源提供了一个基本的切人口。信贷配给理论实际上是一个基于信贷市场均衡的宏观理论模型。根据Baltensperger的定义,均衡信贷配给是指借方的借贷需求在满足贷款合约中所有的价格和非价格条件的情况下也得不到满足的情形。产生信贷配给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银行认为提供更多贷款无利可图。信贷配给是银行进行信贷风险管理的结果。信贷配给理论为我们揭示了信贷配给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以及与信息不对称的关系,在以下的分析中我们将从分散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稳定银行收益的角度来寻找解决中小企业信贷配给的渠道。

三、分散中小企业融资风险的理论探讨

根据资产组合投资理论,持有资产的风险由两部分组成即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合理的资产组合可有效的分散非系统性风险。在信贷市场上,信贷资金的系统性风险是指由于某种全局性的因素而对所有信用资金的收益都产生作用的风险。这些风险不可能通过改变信贷资金结构来加以分散,因此又称不可分散风险。非系统风险是因为个别的借款人特殊状况而造成的风险,只与借款人自身经营管理有关,而与整个市场没有关系。如果是单个银行向少数的几家中小企业融资,其面临的信贷资金非系统性风险基本上是不可分散的。如果将多家银行的不同行业或同一行业的不同家中小企业的合乎一定标准的融资集中在一起形成一个资产组合,进行资产组合操作将能有效的分散风险。

具体来说,根据中小企业信贷的特征首先要测算出这一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程度,按照不同行业或不同风险等级的标准,以一定比例差额的价格向银行支付所购人的债权(当然这一差额定价不等于单个银行的定价,是基于整个行业风险程度或整个中小企业融资群体的状况的定价),同时在这一购买行为中对单个银行所出售的债权的风险做出明确的规定,对由于不合理因素而造成的违约制定相应追偿标准,以防止银行在融资行为中的道德风险。资产组合的这一购买活动其实质是资产池支付银行信贷本金和持有期的收益后买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债权的行为(假定信贷资金在出售前的持有期内不发生现金流,即持有期内没有本利偿还)。资产池购入的资产必须满足这样的条件:(1)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所形成的资产其原始的价格(如贷款利率)必须是合理的,不能出现价格虚高或虚低。资产池也会在购入时降低价格,这样的循环类似于逆向选择行为。银行还可能虚高资产原始价格,这样一来出售的资产可以进入更高价格的资产组合,但这样会人为的提高借款人的违约风险,使资产池的风险增加。(2)能在未来产生可预测的现金流;(3)持续一定时期的低违约率、低损失率的历史记录;(4)本息偿还分摊于整个资产的存续期;(5)银行已对此资产持有一段时间,有良好的信用记录;(6)资产的抵押有较高的变现价值,或对于债务人的效用很高。

对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程度测定和对不同类型资产的购入的定价是较复杂的金融工程和资产定价过程,这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对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程度测定是对不同类型资产的购入的定价的前提,对不同类型资产的购买人的定价是对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程度测定目标。买在这一过程中,对不同类型资产的购入的定价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准确的定价和合理的违约追偿标准对银行的行为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对不同类型资产的购入的定价应遵循的原则有:(1)资产的定价是基于一定的资产组合或组合目标的活动,具体的讲就是为实现一定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度关系的活动,其功能是分散单个银行的风险或提高其融资利润;(2)低风险资产的购入价格高于其原始价格,高风险资产的购入价格低于其原始价格,但同时降低银行发放高风险融资所承受的风险。(3)对不同类型资产施行差额定价,防止因单一价格而产生的逆向选择现象。逆向选择是市场失灵的一种,原指在二手市场上由于信息不对称致使二手商品的价格以低质量品为定价标准,导致质量较高的二手商品退出市场,低质量的商品充斥市场。在资产定价中若使用单一价格,则银行会具有发放低风险融资的偏好,中小企业风险较高的项目就很难得到融资,从而使风险较高的项目退出信贷市场。

对不同类型资产差额定价原则的内在激励机制的分析:(1)不同类型资产差额定价原则对低风险项目信贷存在正向的激励作用,因为中小企业的低风险信贷如流动资金贷款,由于其资金需求的频率高,信贷管理成本高而收益低,银行的利益激励不足,对低风险资产以高于原始价格的定价购买,提高了银行收益,从而对低风险项目信贷存在正向的激励作用;(2)不同类型资产差额定价原则防止了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维护高风险信贷市场的稳定。资产差额定价使低风险信贷的到期收益提高,同时银行面临的违约风险较小,所以低风险信贷对银行很有吸引力。但是由于资产组合分担高风险信贷的合理风险部分,在约定的违约风险下,银行发放高风险信贷可获得高于一般低风险信贷的收益,则银行会更为积极和慎重的发放高风险信贷。约定的违约风险是指在一定的利率下资产池可以接受的已明确反映出来的融资项目的风险,不存在由银行失职或故意隐瞒而潜在的风险。(3)不同类型资产差额定价原则的目标是实现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低风险融资和高风险融资的均衡,即银行在发放信贷的类型取决于借款主体的可获得性和经营的风险偏好。在均衡状态下,银行没有多发放某种信贷而少发放某种信贷的利益驱动,信贷的规模和结构取决于一定利率水平下企业的融资需求,这时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配给将降到最低,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状态。

以上的分析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提供了新的理论方法,为减少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配给现象提供了新的思路。下面我们将借助资产证券化操作来实现这一思路。

四、中小企业信贷的资产证券化操作

(一)商业银行金融服务的创新——信贷资产证券化操作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能够在未来一段时期产生可预测现金流的资产,或能够在未来一段时期产生的可预测现金流集中起来,通过一定的结构安排,对包含其中的风险与收益要素进行分离与重组,并进而转化成可以在金融市场上出售和流通的证券,以实现低成本融资目的或规避风险的过程(孙奉军,2004)。

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证券的证券化操作创新之处可以阐述如下:(1)在一般的资产支持证券的证券化操作中,发行人SPV向发起人买人拟证券化资产,签订买卖合同,实现真实出售或转让时,SPV并不以资产池的预期收益率所计算的差额定价向发起人支付其持有期的收益,即SPV支付价格是拟证券化资产的本金和持有期内按原利率计算的利息(假设持有期内未发生现金流偿付),而在中小企业信贷资产支持的证券的证券化操作中,SPV却设计成以资产池的预期收益率所计算的差额定价向发起人支付其持有期的收益,这是由中小企业信贷的特殊性决定的。如前所述,中小企业的低风险信贷利润低,银行不愿发放此类信贷,为了鼓励银行发放此类信贷和实现资产组合的目的,必须向银行支付更高的价格。同时银行也愿意接受高风险信贷的稍低的利率,这是因为银行将高风险项目的合理风险转移给了资产池,而这一风险单个银行是难以承受的。同时资产池的净利润也要技原始资产的风险度作适当的分配,以维护信贷市场的结构均衡。(2)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证券的证券化操作的信用升级方面,我们将引入国家财政的信用增级作为外部信用升级的方法。中小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社会就业的主要载体、技术创新的积极推动者,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其融资难却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世界各国政府都重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如财政贴息贷款、组建政策性金融机构向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提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从实践的情况看,前两个政策工具都有很大的局限性:财政贴息贷款,政策效果不明显,可操作性不强;政策性贷款对民间金融有“挤出效应”。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不具有激励银行发放信贷的动力,不能保证银行预期收益的稳定性,而且政府行为明显。国家财政可以外部信用升级的方式介入证券化过程,具体来说财政可以第一损失担保的形式来提高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等级。第一损失保护只保护抵押资产价值的第一损失部分,而非全部资产。第一损失保护的数量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历史损失;二是SPV希望的信用级别。运用财政资金时必须注意必须遵循一定的方式,保证财政资金营运的“公共性”、“完整性”、“效率性”。体来说财政为SPV提供第一损失担保必须按严格的程序审批进行,建立完整的预算结算体系;第一损失担保必须配套发起人信用提高方式。发起人对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升级有多种方式,购买从属权利是一种较为通行的方式,购买从属权利是指发起人购买SPV发行的从属证券,从属证券的权利落后于SPV向一般投资者发行的证券,即第三方投资者的投资偿付权利优先于从属证券持有人。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证券的证券化操作中,从属证券的偿付可设计成以证券化的资产不发生因银行失职或故意隐瞒而造成的违约为条件。第一损失担保应设计成发起人购买从属权利之后,以防止SPV和发起人串谋的道德风险,保证财政资金运用的效率。

(二)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证券操作对银行的作用:(1)随着我国金融业全面深入开放,面临国际银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无疑使得生产经营、融资活动打破国家的界限,银行的经营活动日益复杂化,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风险也日益加大。中小企业信贷的证券化操作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稳健经营,改善管理成本,有效控制成本,发展潜在利润。(2)中小企业信贷的证券化操作有利于银行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提高资本充足率,满足监管要求。(3)中小企业信贷的证券化操作发行的证券作为一种债券融资,其融资成本在理论上等于社会平均收益加上一个风险溢价,其融资成本较低。(4)优良的资产证券化操作有利于增加银行的收益。银行除了出售信贷资产获得持有期收益外,由资产池产生的收入在还本付息、支付各项费用之后,若有剩余,按协议在银行与SPV之间进行分配。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中小企业越来越重要,而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融资问题突出。建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资产证券化操作,提高单个银行发放低风险信贷的收益,分散其发放高风险信贷的风险,利用资产组合和市场来分散风险,将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促进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发展,发挥银行间接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主体作用,实现银行企业的双赢。

【参考文献】

[1]杨开明,《企业融资——理论、实务与风险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2l威廉R.拉舍,《财务管理实务》(陈国欣等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夏汉明,《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J]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4]齐延萍,《中小企业融资如何摆脱困境》[J]经济论坛2003年第10期

[5]梁水源,于翠莲,《中小企业缘何融资难》[J]统计与决策2003年第11期

[6]车娇,《中小企业融资制约因素的分析及对策》[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7]吴彬洪,吴江,《中国融资问题及对策》[J]企业经济,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