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思维素质

李炜

山东省临沭县临沭街道中心小学276700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性和规律性的一种概括反映过程,大纲中明确指出,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如何加强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呢?现就此谈谈笔者的认识。

一、注意在操作中,培养学生思维素质的准确性

具体形象思维是低年级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好动是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低年级学生在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加强直观引导,让学生在实际观念、操作、多种感官参与下进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两数相差多少”的应用题时,让学生做如下操作:

1.先让学生摆5个苹果,再在苹果下面相对地摆3个雪梨。

老师提问苹果与梨相比结果怎样?梨与苹果比结果又如何?让学生边摆边说;

2.如果梨和苹果同样多,梨应再摆几个?梨一共是多少?摆一摆。

3.现在如果苹果比梨多3个,那么苹果又应该是几个?摆一摆,操作后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看桌上摆的苹果和梨想谁多谁少?

(2)谁可以分成两个部分?那两个部分?

(3)如果要求苹果比梨多几个,可以怎样想?

这样让学生边动手操作,以操作诱发思维,用思维指导操作,再用语言叙述思维。这种手到脑到的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

二、注意纵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素质的深刻性

思维的深刻性即思维的深度,指善于深入问题本质和核心,追究现象间的因果关系,不为表面现象所迷惑,在学习中表现为重视内在联系和规律。

如,教学25×112时就可以运用有关乘法运算定律解答:

解法一:25×112=25×(4×28)=25×4×28=100×28=2800(先把乘法分解后,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

解法二:25×112=25×(100+10+2)=2500+250+50

=2800(运用乘法分配律)

在教学中还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在学习上满足于一知半解,对概念不求甚解,做练习时照葫芦画瓢,不去领会解题方法的实质,这反映了学生在思维上的惰性。要克服学生这种惰性,首先要克服学生思维的表面性和绝对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引导学生的思维。

三、注意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培养学生思维素质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即思维的广度,它是思维具有灵活性的基础,也是发展教学综合能力的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由封闭状态逐步转化到开放状态。教学中应当提倡多角度、多层次的思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

如在讲解分数乘除法的应用题时,提出如下两个已知条件:甲种树50棵,乙种树40棵,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条件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

1.甲种树的棵数是乙的多少倍?

2.乙种树的棵数是甲的几分之几?

3.甲种树的棵数比乙种的多几分之几?

4.乙种树的棵数比甲种的少几分之几?

通过这些问题的变换教学,一方面使学生透彻地理解乘除法应用题的三种类型题目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开阔学生的思路,发展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四、注意横向思维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素质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具体指思维活动能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能随机应变。可是有的教师在讲授例题时过多地强调解题的程式化,容易造成学生只能套用模式解题,而不能开拓学生思路。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联想的机会,启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同一问题。

例如:“东风村计划修一条长480米的公路,前6天修了20%,照这样计算,修完这条公路还需几天?”一般的学生得出如下两种思路和解法:

解法一:要求还需几天,先要知道还剩多少米未修和每天修多少,于是列式为:(480-480×20%)&pide;(480×20%&pide;6)

解法二:要求还需几天,可以先算修完这条路共需的天数,以及已修的天数,于是列示为:480&pide;(480×20%&pide;6)-6

为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启发引导学生从另一角度去考虑,若把这条公路的长看作一个整体,又可以得到如下解法。

解法三:1&pide;(20%&pide;6)-6

解法四:考虑还未修完的部分是已修完的几倍列式为:6×〔(1-20%)&pide;20%〕

解法五:根据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思路来解,列式为:6&pide;20%-6

这样教学可以加快学生的思维节奏,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实践证明,在教学中,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