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观察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观察与护理

余高问黄美春陈淑烟

余高问黄美春陈淑烟(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福建莆田351100)

【摘要】目的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AMB)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分析11例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患者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不良反应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对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后出现的不良反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不可少的环节。

【关键词】脑膜炎隐球菌性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不良反应护理

隐球菌性脑膜炎系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脑膜和脑实质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或慢性真菌感染性疾病,其病情重、预后差、病死率高,是一种治疗难度大的疾病[1]。近年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更高且预后不良[2]。两性霉素B(amphotericinB,AMB)是目前治疗隐球菌感染的首选药物,由于AMB静脉用药不仅副作用多,而且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到达感染部位,因此鞘内注射ABM是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重要方法。本文报道应用AMB鞘内注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共收治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23例,其中12例应用两性霉素B进行鞘内注射治疗,男5例,女7例,年龄15~70岁,病程27天—3个月。均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其中1例出现意识障碍,1例出现发热,2例出现尿潴留,1例出现双下肢截瘫,4例出现头痛,1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双下肢疼痛。

1.2用药方法用5%葡萄糖溶解两性霉素B,剂量从每次0.1mg逐渐加量至0.5—1mg,与地塞米松2mg、自体脑脊液4—5ml混匀,缓慢回收脑脊液然后再缓慢注射,每次1—2ml,如此反复操作,持续时间30min以上,每周1—2次。

1.3护理对策

1.3.1头痛鞘内注射前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解除病人的顾虑及紧张、恐惧的心理,鞘内注射后去枕平卧6-8小时,保持病室安静,必要时遵医嘱予脱水、镇静药物应用。

1.3.2发热鞘内注射前后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时发现异常给予对症处理,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降温过程中密切监测体温与脉搏的变化,及时更换衣物,防止着凉。

1.3.3恶心、呕吐出现胃肠道反应,应根据不同程度和特点给予暂禁食或少量多次流质饮食,减轻恶心症状,当出现呕吐时应将患者侧卧或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入气道而发生窒息,呕吐后予温开水漱口,安慰病人。如症状无缓解可遵医嘱肌注胃复安药物,症状缓解后鼓励患者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含钾丰富的饮食,保证营养的供给,从而增强抵抗力。

1.3.4下肢麻木、疼痛选用小号穿刺针,避免药物外渗及穿刺损伤。当针头刺入皮下组织后缓慢进针,防止因用力过猛刺伤马尾神经或血管,推注药物速度应缓慢,边回抽边推注,使脑脊液逐渐与药物混合稀释后缓慢注入。观察麻木、疼痛的部位、性质,鼓励病人用指导性想像、听轻音乐来分散注意力以达到精神放松,减轻疼痛,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2.5mg静脉注射,同时安慰体贴患者,消除恐惧心理。

1.3.5短暂性双下肢截瘫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取舒适卧位,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协助被动运动和按摩,防止烫伤和冻伤。

1.3.6尿潴留鞘内注射前训练床上排尿的习惯,发生尿潴留时给予膀胱区按摩,热敷或针灸,穴位封闭,促进膀胱肌收缩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

1.3.7意识障碍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防止窒息、误吸,严密监测意识、瞳孔、生命征的变化,预防脑疝的发生,遵医嘱应用脱水剂。

2结果

1例患者予两性霉素B进行鞘内注射后4小时出现意识障碍,1例患者予两性霉素B进行鞘内注射后3小时出现双下肢截瘫,1例患者予两性霉素B进行鞘内注射后3小时出现发热,4例患者予两性霉素B进行鞘内注射后1—2小时出现头疼,1例患者予两性霉素B进行鞘内注射后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2例患者予两性霉素B进行鞘内注射后1—2小时出现双下肢疼痛,2例患者予两性霉素B进行鞘内注射后出现尿潴留。经配合医生给予处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1例意识障碍发生脑疝放弃治疗,其余的不良反应均得到有效的控制。

3讨论

隐球菌脑膜炎是由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呈慢性或亚急性非化脓性脑膜炎,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亦可发生于其他原因所致免疫力低下患者[2]。隐球菌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引起脑膜广泛性炎症改变和脑实质损害。高颅压合并脑疝是其致死的主要原因。有效控制急性期快速升高的颅压是抢救成功的关键。鞘内注射ABM是治疗隐球菌脑膜炎的重要方法,可迅速减少脑脊液中隐球菌数目,解除高颅压。

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后均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随AMB剂量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程度加重,不仅限制其在临床治疗中的剂量、速度,并能延长疗程。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AMB的神经毒性作用所致的化学性脑膜炎或蛛网膜炎有关。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时发现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对策,能缩短不良反应的时间,使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健康损害降到最低程度,杜绝并发症的发生,让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及时的病情观察和良好的护理对策能减轻病人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减轻病人痛苦,保证治疗顺利的进行。

参考文献

[1]成钢卫,李水彬,罗丽敏.两性霉素治疗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6,(1)38-384.

[2]文诗广,殷剑,秦绍森等.鞘内注射两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007,14(3):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