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学中开设《康复护理学》的实践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高职高专教学中开设《康复护理学》的实践与思考

黄学英尚庆娟

黄学英尚庆娟(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烟台264100)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7-0210-03

【摘要】为使护理专业高职高专学生能牢固掌握康复护理的基本理论和康复护理技术,在专业课程中开设《康复护理学》,提高受训学生的康复护理理论与实践水平,为临床应用打下基础。总结这几年《康复护理学》教学实践,并提出进一步思考。

【关键词】康复护理高职高专教学

1高职高专学生开设《康复护理学》的意义

1.1高职高专护理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高专教育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突出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是培养面向基层及社区卫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其教学原则应是:以培养能力为基础,注重理论与职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必须相互结合和渗透,要避免孤立、形式化地设置实验教学环节,以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医学人才[1]。

护理学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现代护理知识和技能的高等技术应用型护理专门人才[2]。3年的高职高专,除去1年实习时间,在校只有2年学习时间,如何在2年时间内培养学生成为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教材及课程设置是重点。学校开设课程应以职业岗位需要的能力或能力要素为核心,确定主干课程体系。

1.2开设康复护理学课程的意义

康复护理学以达到全面康复为目的,与其他康复专业人员共同协作,对残疾者、老年病、慢性病而伴有功能障碍者进行适合康复医学要求的专门护理和各种专门的功能训练,从而达到最大限度的康复并使之重返社会[3]。护理模式已从过去的功能制护理模式发展成运用护理程序主动为病人解决健康问题的系统化整体护理模式,护士亦要担负起促进患者康复的责任。近年研究已指出,康复护理的早期介入,可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4],目前临床护士大多缺乏康复方面的知识和技术,对一些疾病的急性期或慢性病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没有及早介入,导致一些病人产生并发症和后遗症,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失去就业能力等[5]。在国内的综合性医院没有专职的康复护士,临床护士担负着督促、帮助、指导患者康复的重要职能,在校期间学习康复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十分必要。

康复护理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护理学日渐受到重视。现代康复医学自19世纪40年代从美国开始发展,迄今有60多年的历史[6],我国康复医学有组织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康复医学已被WHO列为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并列的四大医学体系之一,目前康复医学工作已在各级医院开展,康复护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2高职高专院校开设《康复护理学》应注意的几点

2.1增强康复护理观念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宗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伤残者的生活质量[7]。但是,目前大多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只把康复护理课程列为选修课或讲座,对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尚认识不足,应加大康复医学的宣传力度,使之与内、外、妇、儿等临床护理一样得到充分重视。有研究指出,护理专业的康复护理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已是势在必行[5]。

2.2明确高职高专《康复护理学》教学目标

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护理人才为目标,《康复护理学》教学活动应突出护理、强化实践,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术,便于以后的护理工作中,能针对临床疾病对患者进行专业指导,与康复医师和康复治疗师密切合作。

2.3突出实践能力

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介绍各种主要的康复护理基本概念、常用康复护理技术及常见疾病的康复护理措施,突出实践动手能力。在具体疾病的康复护理教学中,多采用病案教学、案例讨论,培养学生利用康复理论与技能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锻炼实践能力。如常用的康复设备、物理疗法、义肢使用等教学内容,让学生看有实习内容的教学片,视听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效果。如康复评定内容多而繁琐,而评定掌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际工作效果,讲授康复评定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康复医院参加病例讨论,既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教学模式多元化

在教学方法的整体结构上强调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根据不同教学内容,探索采用PBL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不同的教学方法。研究显示[8],通过传统教学方法与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比较,发现引导式、启发式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比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综合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学应是智慧教学,而非知识的堆积,教师应该把握重点,启发引导,激发学生兴趣,主动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万能”的教学方法是不存在的。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使其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这门学科的学习中,是教育的成功。

3高职高专《康复护理学》教学建议

3.1加强教材与师资建设

3.1.1加强教材建设

目前开设《康复护理学》的院校相对较少,各个学校的课程设置不一,缺乏统一的教材。同国外物理治疗、作业治疗、义肢矫形等专业教育教材的系统性、全面性及其发展状况相比,教材还处在自编、混用的状态,这将制约国内康复教育的发展[7]。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按照遵循培养目标、突出护理专业、体现全面发展和适应未来发展的原则,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2]。建议高职高专教材以实用为主,必须和够用为度,密切联系临床康复护理实际,以基本的康复护理知识和技能为核心,进行教材编写。

3.1.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康复护理学的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许多医学院校从事康复教学工作的教师是来自其他临床科室或教研组,部分教师只是经过一个短时期的康复医学培训或进修,缺乏对康复知识的全面系统地掌握。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对教师的教学态度、知识结构、教研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全面提高护理教师的素质。具体方法有:

①邀请临床医院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专家授课、讲学。

②注重康复护理学教师的引进及培训,吸收高素质人才补充教师队伍,选送技术骨干到康复机构进修。

③联系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康复中心,建立见习基地。康复护理是实用性很强的技术,高质量的见习是培养优秀学生的重要保证。

3.2完善教学设计

3.2.1适当增加学时教学,建立康复护理技术模块

康复护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丰富、实践性很强。学生希望能掌握康复基本技能,并进行见习实践,现有的学时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围绕岗位要求的知识技能组织教学,将康复护理技术分成若干技术包,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促使学生切实掌握康复护理理论与技术。

3.2.2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

康复护理学涉及的医学护理知识广,对疾病本质的认识要求高,康复技术多样化,实际操作复杂等原因,致使教与学双方都产生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将这门课程教好,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能力、人文精神,值得探讨。把现象与本质、比较与分类、一般与特殊、分析与综合、内因与外因等逻辑思维方法,运用于康复课程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主动思维能力,使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模糊的理论清晰化,切实提高高职高专学生的康复护理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刘兰,牟嘉萍.高职高专临床专业“三理”课程体系改革初探,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11):2288.

[2]涂明华,沈宁,戴宝珍,等.护理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4(1):1-3.

[3]刘永兵,樊新霞,陈璐,等.乌鲁木齐市社区护理人员康复护理学知识认知现状与影响因素,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25(1):70-72.

[4]张晶,梁瑛琳.膝关节人工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l81.

[5]尹宪明。康复护理教学的探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4,19(4),303。

[6]潘敏,陈命家,陈辉,等.高职高专临床医学生康复医学教育现状和对策,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4),366-367.

[7]徐燕,仇瑶琴.研究生教学中开设《康复护理学》选修课的实践与思考,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62.

[8]董新春,杨纯生,贾杰,等.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康复疗法学》教学中的应用.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24(12):1129-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