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王洪流1,2刘胜武1

王洪流1,2刘胜武1

(1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71)

(2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北武汉434000)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血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实验者采取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CD11b+、CD54+以及CD18+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CD3+、CD4+、CD8+以及CD4+/CD8+细胞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研究组患者CD3+、CD4+以及CD8+T淋巴细胞亚群明显减少,且两组患者的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明显变小,证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出现异常。结论: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自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54以及CDl8表达增多,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下降。

【关键词】脑出血;外周血粘附分子;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

【中图分类号】R4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079-02

根据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在脑出血患者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粘附分子属于患者白细胞聚集到炎症部位的介导成分[1]。一般来说,脑出血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出现紊乱可能发生在脑出血之后,从而将会间接或直接地扩大患者脑组织损伤的面积或者发生并发症[2]。因此,本文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血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两组实验者采取流式细胞仪技术对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白血病患者及3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61.37±10.26)岁。对照组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43~79岁,平均年龄(63.57±11.0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无免疫性疾病以及近期感染的现象;②健康体检者无心脑血管以及肝肾疾病等。

1.2一般方法

采用小鼠抗人荧光标单克隆抗体anti-CD4、anti-CD8、anti-CD11b以及anti-CD54。然后混合新鲜抗凝全血30ul与抗体10ul,将其置于室温对其进行30min孵育。红细胞裂鲜液裂解红细胞,离心获取有核细胞,用PBS洗涤两次后,加人anti-Ig异硫氰酸荧光素10ul,将其置于室温进行30min孵育,PBS洗两次后采用浓度为l%的多聚甲酸,对其固定10min后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荧光参数的获取及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x-±s)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t值进行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水平变化

研究组患者CD11b+、CD54+以及CD18+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水平变化比较(x-±s)

3.讨论

一般来说,当机体受到创伤时便会出现应激反应,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外周血吞噬细胞数量、增加了患者的活性、补体以及C反应蛋白等抗感染能力[3]。但应激反应会在另一方面抑制患者的免疫功能甚至造成患者的功能紊乱,从而诱发其自身的免疫病。本文对脑出血患者外周粘附分子及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分析,发现脑出血患者血肿周围的血流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短期下降,直到降至正常的血流的50%左右[4]。

CD54作为人体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的配体,主要分布于患者活化的T细胞、转化B细胞、单核以及内皮细胞等,CD54与淋巴细胞在脑出血患者炎症发生的过程中有较为密切的关系[5]。而CD11b/CDl8主要分布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中,单核细胞主要粘附于患者的内皮细胞。CD4及CD8T在淋巴细胞亚群中主要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一般来说,临床上主要是通过检测CD4+、CD8+以及CD4+/CD8+的比值变化来反映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的改变,从而便能根据此结果判断脑出血患者的免疫异常特征[6]。

综上所述,脑出血患者的应激反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炎症反应,导致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脑出血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为外周血自细胞粘附分子CD11b、CD54以及CDl8表达增多,而T淋巴细胞亚群中CD3+、CD4+、CD8+以及CD4+/CD8+比值下降。【参考文献】

[1]何纲,金益强,黎杏群等.脑溢安颗粒对脑出血大鼠脑内细胞间粘附分子-1表达和中性白细胞浸润及神经细胞损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3(7):526-529.

[2]智屹惠,黎杏群,罗云等.NF-κB及ICAM-1在脑出血大鼠及过氧化氢损伤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23(4):693-698.

[3]诸金水,王庄,许贻白等.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细胞因子、粘附分子含量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1,6(6):347-349.

[4]严明,周高峰.脑出血患者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b表达量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9(12):41-42.

[5]朱继红,张晓明,苗榕生等.脑出血患者外周血粘附分子表达及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J].中国医药导刊,2013,5(4):255-256.

[6]李改丽,张守信,汪丙昂等.大鼠脑出血灶周围区粘附分子的表达[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13,24(19):1742-1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