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随机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随机对比分析

郭斌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045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基底节区脑出血中微创穿刺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在本院治疗的5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电脑随机分成两组,27例/组。手术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保守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对比两组的再出血发生率、治疗两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手术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再出血发生率为3.70%,低于保守组,治疗后两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9.31±2.15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20±1.13分),均较保守组更令人满意(p<0.05)。结论: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关键词:微创穿刺术;基底节;脑出血

基底节区脑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常见类型[1],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使致残率和死亡率大幅度降低。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治疗方式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了分析微创穿刺术治疗该病的效果,本文以保守治疗的疗效作为对照,见下文: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本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中抽取5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MRI检查和CT检查被确诊,病例选取时间是2015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手术组和保守组。

手术组(n=27)——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4:13;年龄范围(48—82)岁,平均年龄(65.25±7.14)岁;出血量(25—50)mL,平均(45.15±5.36)mL。

保守组(n=27)——男性患者:女性患者=15:12;年龄范围(47—83)岁,平均年龄(65.42±7.23)岁;出血量(25—50)mL,平均(45.21±5.18)mL。

2组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别不明显(p>0.05)。

1.2方法

保守组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药物包括脱水剂、营养神经药物、止血药、降糖药以及降压药等。

手术组患者接受微创穿刺术治疗。首先行CT检查确定血肿的部位及范围,以额入法为穿刺路径,避开功能区及血管密集区,全麻后常规消毒铺巾,在穿刺点处切头皮,颅骨钻孔,将圆钝头引流管置入血肿中心,用注射器边抽吸血肿边转动引流管,彻底清除1/3血肿后外接引流器,复查CT确认引流管位置后,注射尿激酶,将引流管夹闭1小时,每日重复2-4次,对引流状况进行观察,复查CT显示血肿低于10%则拔出引流管。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后的再出血发生情况。

治疗后两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法、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法[2]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估,前者是以高分为优势,后者是以低分为优势。

1.4统计学处理

将两项功能评分[用(`x±s)表示,t检验]和再出血发生率(用%表示,卡方检验)投入SPSS18.0版软件中进行处理。P<0.05表示对比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手术组治疗后再出血1例(3.70%),保守组治疗后再出血6例(22.22%)。两组再出血发生率相差较大,p值小于0.05。

如表1所示,手术组患者治疗两个月后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p值小于0.05。

3讨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会引发脑疝、颅内高压、脑水肿等多种脑部并发症,造成脑部大量神经细胞死亡,抑制呼吸循环[3],导致患者死亡,若治疗不及时,尽管挽救了患者的生命,但也会留下后遗症。

尽早将血肿清除,使脑水肿症状减轻、颅内压降低以及恢复神经功能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关键。保守治疗效果较差,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和微创手术,开颅手术创伤较大,微创手术目前比较盛行。微创穿刺术借助穿刺针构建将血肿清除的通道,利用生化酶液化血肿,进而将血肿清除,该术式在将血肿清除后能够使患者的脑部神经功能有效恢复,进而改善生活质量,避免再出血。微创穿刺术能够改善脑脊液循环,保护神经功能,同时创伤较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结果部分显示,手术组的再出血发生率低于保守组,p值小于0.05,说明微创穿刺术可避免再出血。此外,手术组患者术后两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更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更低,p值小于0.05。

总之,微创穿刺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不但能够降低再出血率,还可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云峰.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6):37-38.

[2]刘国龙.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对于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21):60-61.

[3]姜昊,张燕,郭松韬.CT定位下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老年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短期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5,25(8):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