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诊治宫腔粘连的作用

/ 1

宫腔镜在诊治宫腔粘连的作用

浦雪松

浦雪松(海城市中心医院不孕不育症门诊114200)

宫腔粘连发生在子宫颈管,子宫内口或宫腔内,多见于人工流产,中期引产,诊断性刮宫,内膜切除等手术后,视子宫内膜损伤后粘连的面积和程度,临床表现:月经改变(月经减少,闭经),周期性下腹痛等。我院近年应用宫腔镜检查治疗子宫内膜粘连有一定的经验。

1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2010年6月—2011年5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收治76例宫腔粘连导致继发性不孕病人为研究并术后追踪半年—1年不等,平均年龄29岁,其中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45岁,曾有刮宫史者53例占69.7%(刮宫次数最多5次),其中闭经29例(38.16%),经量减少32例(42.1%),月经不规律15例(19.74%)。

方法:采用沈大公司生产的硬性宫腔镜,对疑宫腔粘连导致继发性不孕的病人宫腔粘连内镜进行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宫腔粘连内镜分型标准,轻度:累及宫腔小于1/4,输卵管开口和宫腔上端病变很轻或清晰可见。中度:累及1/4—3/4,仅粘连形成,无宫壁粘连,输卵管开口和宫腔上端部分闭锁,重度:累及宫腔大于3/4,宫壁粘连或粘连带肥厚,输卵压力管开口和宫腔上端闭锁。

统计学处理所有资料采用X2检验处理。

2结果

子宫粘连宫腔镜检查与输卵管碘油造影诊断有显著意义,

宫腔镜检查与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情况比例

分度宫腔镜检查HSG不符合率(%)

轻17476.47

中47506.00

重122245.45

常规消毒,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膨宫介质,压力一般在10.7-20KPa,诊断宫腔粘连后,镜下电切除粘连带,术中給予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冲洗宫腔,并放置T形环或宫形环一枚,术后给补佳乐2MG/天*21天,后十天加服黄体酮10MG,人工周期治疗2,3个月以预防宫腔再粘连,对有要求,3个月取环。

2.1宫腔镜诊治宫腔粘连的临床意义,过去对宫腔粘连常采取子宫碘油造影,B超,子宫探针盲目作出诊断,并用探针扩宫治疗,效果非常差,随着宫腔镜应用,能够在直视下做出准确可靠的诊断,且对粘连的部位,范围,程度,以及组织类型。同时宫腔镜下治疗宫腔粘连是现有最佳的治疗手段,它可以将宫内粘连完全分离,使宫腔恢复成对称的正常形态,并可显示输卵双侧管口,对有生育要求者能够提高其受孕率。

2.2促进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再粘连,为防止术后宫腔再粘连,术中放置宫内节育器,术后给予大剂量雌孕激素人工周期,均有助于内膜修复和增生,预防粘连的再形成。

3讨论

3.1宫腔镜对诊治宫内粘连的作用,以往主要根据宫腔手术史和临床表现,治疗主要为盲目的宫腔探查及扩宫术,导致一些病例诊断不明确,粘连松解不充分,宫腔镜能直视宫腔,明确粘连的范围及性质,并可直视下分离,检查简便易行。较严重的病例可多次镜下分离以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公认宫腔镜为诊治子宫结果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已恢复正常月经,分离成功率为92.1%,有效率为97.34%。

3.2如何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直接发生于人流刮宫术后病例中,半年内发生症状治愈率明显优于病史长者,故凡发生于宫腔手术后的闭经,伴或不伴周期性腹痛者,宜尽早地行宫腔镜检查,根据部位,范围及性质,可采用钝性和锐性(活检钳,电切刀)器械分离。必要时可宫腹腔镜联合治疗,术后置隔宫内节育器及2—3个人工周期疗法对防止复发,使受损的子宫内膜生长且覆盖创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3宫腔粘连的预后

治疗宫腔粘连目的是恢复宫腔正常的结构,子宫内膜的修复,从而提高妊娠率和妊娠结局,通常用宫腔镜下恢复宫腔形态,月经恢复率,妊娠率,足月妊娠率来衡量预后。轻度的宫腔粘连在宫腔镜下术后有较好的效果,但中重度宫腔粘连有时则需要多次手术才能达到预期的分离效果,且复发率较高。有报道认为,术后早期宫腔镜复查有助于提高其疗效,另外,一些因素作为预后不佳的指标,年龄是一个因素,年龄高于35岁不仅是影响生育率的独立因素,也是影响宫腔镜效果的因素。

总之,宫腔镜的应用对宫腔粘连诊治比以往的任何手段都有效,正在被临床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