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卵巢早衰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齐盈颊

陕西中医药大学齐盈颊

关键词:卵巢早衰、中医药治疗、综述

[中图分类号]R2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1-YS

1、.病因病机

1.1中医病因病机

中医妇科学中提出,先天之精在肾气充盛条件下,通过天癸的作用,与后天之精共同成熟,促进月经产生。

病因:

1、外感六淫:寒、热、湿最具有致病因素。如外感寒邪、饮食生冷引起血行不畅;感受热邪、过食辛辣引起阴虚损伤冲任;寒湿邪气;

2、情志因素:影响气机而发病以怒、恐、思较为显著;

3、生活及体质因素:先天与后天不足、房劳过度等营养状态和生活习惯对卵巢早衰发生也起一定重要作用;

病机:

1、肾虚:肾气日渐充盛,阴阳平衡,天癸才能泌至日趋成熟,冲任二脉通盛,月经才能来潮而可有子。蔡连香【3】教授认为,损伤肾气,影响冲任、胞宫功能,导致肾精亏虚。罗元恺教授认为,肾气的日渐衰竭,导致任脉亏虚,太冲脉虚少,致使维持月经及生殖功能的天癸产生不足,从而发生闭经甚至不孕。

2、脾胃虚弱:脾胃虚弱,饮食减少,生化不足时,以至血虚,发生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后期甚至闭经、不孕等,因此李淑萍【4】教授认为卵巢早衰患者需要重点从脾来辩证论治。

3、肝郁气滞:气血不足形成瘀滞,耗伤气血【6】。

1.2西医病因病机

(1)自身免疫因素:自身免疫产生的抗体,使卵巢损伤、功能衰退,卵泡数量减少。现研究表明,卵巢早衰的患者免疫抑制疗法仍需临床实验进一步验证。

(2)遗传学因素:染色体异常【5】。

(3)年龄因素:卵泡逐渐减少,卵巢功能慢慢衰退。

(4)医源性因素:放疗、化疗、盆腔手术

(5)环境及感染因素:环境毒物、环境污染。

(6)其他因素:不良生活方式及生活、工作压力大及精神高度紧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影响人体内分泌调节)、过度的减肥(引起月经紊乱导致闭经甚至不孕)

2.中医药治疗

2.1辨证论治

王翠平教授将本病分为肾阳虚、肾阴虚、肝气郁滞型三类。罗元恺教授提出卵巢早衰患者久病则肝气不疏,进而导致脾虚,常从肝脾两脏辨证论治,故常采用疏肝理气、补肾健脾、养血柔肝法;李丽芸教授还提出肾精亏虚型,治以补肾养血调经为法,方拟左归丸加味,若患者出现月经量少、色淡、质稀,倦怠、胸脘满闷,面肢浮肿等脾虚夹痰型,治以健脾化痰和胃为法,方拟苍附导痰丸加味;

2.2中药治疗

柴松岩【6】教授认为卵巢早衰衰主要为肾阴不足,以补肾填精药为主,包括熟地、菟丝子等,其中大约50%的患者柴老都选用女贞子以补肝肾、滋阴血,病情需要情况下合并活血理气方法以防止瘀血,此外柴松岩老师活血化瘀药同时慎用破血之药防止耗伤阴血,忌用温燥之品;蔡连香【7】教授提出养血疏肝、调补气血、补肾填精、调理冲任之法,常用补肾药,如紫河车、枸杞子等,治疗方中常以熟地、龟甲为君药以滋肾填精以补血,现研究表明,龟甲具有抗衰老、增强免疫、调节代谢作用,熟地可养血、益精、填髓。此外蔡连香教授在善于在滋补肾阴同时加以温补肾阳之药,在补益药佐以活血行气药达到补而不滞的效果;温宁洁教授将补肾益肝活血中医治疗方法与西医口服安宫黄体酮西医治疗方法对照后,发现中医治疗效果症状明显缓解,自汗洪热者可采用牡丹皮、浮小麦、赤芍凉血活血止汗,疲乏腰酸困者可采用黄芪、党参、杜仲、续断益气补肾壮腰,心烦睡眠障碍者可采用酸枣仁、茯神、夜交藤安神除烦;雷丽教授采用中药序贯疗法治疗效果明显。也可根据月经周期分阶段论治,采用中药周期疗法:经前期以补阳药以滋补肾阳为主,如右归丸;月经过后采用补肾养血为法,选取方药有左归丸、当归、赤芍、旱莲草等;行经期以活血化瘀、温通经脉为主,如桃红四物汤。研究表明,中药可以通过提高卵巢对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或抑制免疫损伤,或改善子宫的供血的机制,从而恢复卵巢功能【11】。通过对小鼠自身免疫实验的研究,中医复方药(滋阴、温阳、补肾,健脾、疏肝等)可通过人体免疫调节机制,对卵巢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作用,从而影响卵巢早衰发展过程,治疗效果明显。

2.3针灸治疗

现代研究认为,针灸可以提高卵巢功能,调节女性内分泌状态。罗莹玉【8】教授将针灸治疗(取关元、命门、肾俞、中级用补法,肝俞、子宫、太溪、血海用平补平泻法,每隔15min行针一次,得气留针25min)与对照组(口服安宫黄体酮)对照后发现,关元、命门、肾俞可以滋阴补肾,子宫、中级可以活血养血,三阴交可健脾疏肝补肾,针灸有明显治疗效果。王红梅等教授研究对照后发现,针灸治疗可以提高卵巢功能,恢复内分泌生理状态,治疗中选取穴位以背俞穴(脾俞、胃俞、肝俞)调节脏腑功能,主以健脾、疏肝、益胃为法,配合选取关元、血海、中极以调理气血,上述穴位针刺连续8天为一疗程,期间休息4天后,继续下一个疗程;李树香教授采用益气温阳、养血补肾之法,常选取穴位有关元、血海、三阴交、卵巢穴、神阙穴(隔姜灸)治疗显著,其中关元、血海采用捻转补法,常规消毒后豪针缓缓刺入,得气10到15分钟后拔针,六次为一治疗疗程。谢玉莲【9】教授给予患者口服大补元煎中药配合肾俞、足三里、三阴交、关元艾灸与人工周期疗法治疗三个月患者对比后发现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效率高,善于运用补肾疏肝滋阴益肾法配合艾灸治疗卵巢早衰。

2.4中医食疗

防治卵巢早衰,也需重视中医食疗调治作用,目前所采用中医食疗方法有:1灵芝与猪蹄顿烂熟可以益肾键脾、补肺安神;银耳、枸杞、粳米、鸡肝共同煮粥可以益肝明目;猪脊与大米煮粥可以润肤生发;黄豆与黑芝麻常服可以益气安神、滋阴补肾;

3.预防

现代医家认为卵巢早衰应尽早干预并引起重视,做到及时的遗传咨询及心理治疗,对高危患者应早早预防。注意饮食与营养,有规律的生活起居避免熬夜,调整情绪和心理,积极治疗原发疾病,维护正常月经周期,饮食方面注意,可口服钙剂及维生素D预防骨质疏松,并适当食用植物性雌激素及碱性食品,增强卵巢功能,有益于卵巢的保健。

参考文献:

【1】王桂萍.中医药治疗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04-0172-03

【2】田蕾,董莉.卵巢早衰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13,28(10):2209-2213.

【3】蔡连香,黄欲晓,李亚俐.填精补肾、养血疏肝法治疗卵巢早衰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07(06):341-342.

【4】李淑萍,黄煌,张昱.治未病学说在防治卵巢早衰中的运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09):107-108.

【5】刘丽丽,曲秀芬,周颖,李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的中医药治疗[J].吉林中医药,2012,32(02):151-152.

【6】滕秀香,柴松岩.卵巢早衰及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中医治则策略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6,35(10):960-962.

【7】蔡连香,黄欲晓,李亚俐.填精补肾、养血疏肝法治疗卵巢早衰的经验[J].世界中医药,2007(06):341-342.

【8】罗莹玉,付蓓.针灸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4,36(08):63.

【9】谢玉莲.补肾疏肝法治疗卵巢早衰2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01):35.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