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1

精准定位教师专业成长的“支点”

李信亮

山东省阳信县职业中专251800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有位教授说过:“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追求专业成长应该是教师教育生涯永恒的主题,没有追求的教师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洋溢激情、诗意,也不可能结出优质教育的硕果。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应该具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要做一个善于思考、善于寻找教师专业成长支点的有心人,以此撬动教育基石,让我们的教育充满灵性与智慧,给每个孩子以深深的心灵震撼。

一、热爱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起点

人无志不立,要想有高成就,必须有高追求。成长为优秀教师的强烈愿望和明确目标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力量源泉。教育是一项无私奉献的事业,作为一名教师,心中要有永恒的信念,那就是无愧于“人民教师”这一称号。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教师的心里会充满阳光,教师的脸上也会阳光灿烂。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学生的爱应是支撑教师教育生命的精神支柱。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行业,就得从心底里爱上教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因此,作为一线的普通教师要成长、发展,首先要强化自己成长、发展的愿望。教师在生活现实中,如果遇挫折心志不乱,抱着必胜的信念,朝着心中的目标执著地努力,不懈地追求,就会渐渐成长起来。一些著名教师的成长大多是从确立当好教师的强烈愿望开始的。

二、善于学习是教师教书育人的支柱

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要处理好工学矛盾,教师就要善于学习。所谓善于学习,一是会挤时间,二是能提高学习效率。

挤时间,关键是有学习的紧迫感,认识提高了,时间会挤出来。

关于提高学习效率,一是学什么,二是怎样学。

一线教师在学习中最常见的是捧着刊物学,这是必不可少的,这对于跟上课改形势,接受他人的启迪大有助益,但教育教学专著一定要读,因为只有读专著才能系统地了解、吸收、借鉴作者的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为了让教师“聆听窗外的声音”,了解最新的教育资讯,接触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前沿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一些学校坚持“每周业务学习”,选取教育名家的思想、名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教育教学案例等为学习材料,让教师学习用名师、名家的智慧启迪教师的思想,用名师、名家的教学行为温润教师的课堂,用名师名家的言论观点引发教师的交流话题。

长此以往,老师们对自己的专业也就有了“底气”。教师的成功也成就了学校成名。昌乐二中就是其中的娇娇者。

三、勇于实践是教师超越自我的灵魂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这对新时期的教师专业成长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一方面知识观念、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要求教师必须紧跟科学和社会发展的脚步,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运用新技术。另一方面“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必须积极参与教学改革,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变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事业是干出来的,教师的专业成长归根结底要靠实践。有了成长为优秀教师的目标,有了对教育教学规律的认识,就要勇于实践,努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改之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教师参与教研、交流观点、开展互动的平台更加灵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研活动网上直播、短信即时互动、网上论坛即时互动、QQ群在线研讨等教研方式,在互相学习中有长进,在交流中汇聚力量。同时,也可以定期浏览“学科网站”等教育教学网站,其广博、丰富的知识含量会引领广大教师全面而系统地思考课堂教学问题,思考教育问题,引领教师全面参与到教育教学实践中:说课、听课、评课,学理论谈心得,做课堂实录,研究实验改进,制作教具、多媒体课件,讨论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撰写博客,把自己思想犀利、观点鲜明的随笔、体会和相关的教育教学资源及时上传,大胆发表在自己的博客里,既展示个人成就,又让同行交流思想、碰撞智慧、共享成果,等等。这一切都会增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展示意识、发表意识与合作意识。

四、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教学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法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作为教师应具有较强的反思能力,并通过反思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使自己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实现专业发展。

反思可以让我们总结实践,升华经验;反思可以让我们发现不足,渴求新知。

反思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快乐的源泉,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会使我们感到温馨,对学生富有感情,使自己品尝幸福。

反思可以使我们摆脱匠气,增长悟性,使我们的教学常教常新。

教学反思主要包括教育事件反思和教学过程反思,方式主要有:写反思日记、写教育叙事、观摩教学、讨论教学、开展行动研究。

如今,我们面临着激烈的竞争,面临着空前的压力,每个人都有提高自己、增强自己的紧迫感,每个教师只有打开闭塞的心灵,找准自我成长的“支点”,你才会得到思想的碰撞,灵感的激发,还有宽广的视野和天高云淡的心情,每个教师的教育教学才能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