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探讨

古静

金堂仁爱医院四川金堂县610400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科患者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6月-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消化内科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CT、X线片、胃镜、肠镜、钡餐、细菌培养等临床辅助性检查手段,确诊慢性胃炎15例,溃疡性结肠炎13例,消化性溃疡7例,胆系疾病7例,功能性胃肠病7例,腹腔器官良性肿瘤6例,胰腺炎5例。治疗过程中,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合理用药情况,占总例数的15.00%。结论在医院消化内科的临床诊断中,临床医务工作者需要科学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综合运用各种诊断方法和手段,合理评估患者的诊断结果,不断提高消化内科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护理人员应加强与临床医生的交流与合作,严格遵守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规定,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促进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关键词】消化内科;临床诊断;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7-129-02

由于消化系统疾病类型多样,且存在症状相似的情况,诊治过程中极易因医护人员的失误而导致错误诊断,贻误患者最佳治疗时间。而在治疗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合理用药情况,甚至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为探讨消化内科患者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本文选择2015年6月-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60例消化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中,男32例,女28例;患者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5.35士5.24)岁。其中,10例患者有高血压病史,8例患者有糖尿病史,7例患者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2例患者有胃大部分切除术史。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及用药方案。患者在入院后,接诊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发生的起始时间、以及药物过敏史。以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基础,选择性使用尿常规、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及B超、胃镜、肠镜、CT、X线片等临床检查手段,结合相关的检查结果及数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

1、CT检查方法

CT检测时对患者腹部进行平扫,层厚层距均为10mm。如果对检测结果不满意,可以采用1.5mm层厚的加强扫描,为患者注射增强对比剂。增强对比剂为100mL碘海醇,注射的速度保持在2.3-3.5mL/s之间。

2、X线片的检查方法

X线平片检测采用多功能DR机,患者在检测过程中保持卧位,对腹部进行平片检查。

3、胃镜的检查方法

患者在检查前至少要空腹6h以上,利用一条直径约1cm的黑色塑胶包裹导光纤维的细长管子,其前端装有内视镜,由嘴伸入受检者的食道-胃-十二指肠,可清楚地观察上消化道内各部位的状况。必要时,可由胃镜上的小洞伸入夹子做切片检查。

1.3统计学分析

在本次的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数资料以()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6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

临床医师根据CT、X线片、胃镜、肠镜、钡餐、细菌培养等临床辅助性检查手段,对6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诊断。其中,慢性胃炎15例,溃疡性结肠炎13例,消化性溃疡7例,胆系疾病7例,功能性胃肠病7例,腹腔器官良性肿瘤6例,胰腺炎5例。见表1所示。

表16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结果[]

2.2临床用药情况

本次回顾性分析的60例患者中,有9例患者出现了不合理用药情况,占总例数的15.00%。9例不合理用药的患者中,药物使用时间过长2例(22.22%),药物拮抗1例(11.11%),药物重复使用3例(33.333%),药物联用导致不良反应2例(22.222%),剂量不合理1例(11.11%)。

3讨论

3.1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

消化系统疾病的类型复杂多样,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误诊现象,贻误患者治疗的最佳时机,严重时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消化内科的临床诊断中,医生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一般症状,对患者的基本状况进行掌握,判定患者有无静脉曲张的现象,明确患者的血流方向以及心、肺部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同时必须保证腹部检查的精细性,判断腹部各个地方是否有肿块的出现,对应的肿块的类型等。然后,综合使用各种辅助性检查手段。目前而言,尿常规、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以及B超、胃镜、肠镜、CT、x线片等检查手段,都可以为消化内科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证据。

3.2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用药情况

消化内科常见的不合理用药,主要包括药物使用量大、用药重复、联合用药不合理、药物连用所导致的毒副作用四个方面,而这四个方面都会引起相应的不良反应。从本次回顾性分析的结果上看,消化内科仍存在着不合理用药的情况。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在患者用药时间过长、用药剂量不合理、药物拮抗、药物重复使用、联合用药不合理导致不良反应等。消化内科患者的不合理用药,不但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严重时甚至会损伤患者的脏器功能,必须在临床工作中加以重视。对此,临床医师应加强与临床药师的业务交流与合作,严格遵守临床合理用药的相关规定,提高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促进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

3.3提高消化内科合理用药的对策

消化内科中合理用药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不同的不合理用药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措施来应对,以期提高用药的合理性。要提高用药的合理性,首先要树立医生科学诊断和合理用药的意识,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安全、经济的药物。合理用药不但能够保证患者更好地康复,同时能够避免多种药物危害的产生。其次,医生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应该熟练掌握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熟悉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只有医生拥有更好的专业知识,才能够对药物的成分及疗效更加的明确,从而更合理的使用药物,使患者更好的进行康复。最后,医生要端正对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治疗的态度,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只有这样,医生才能够提高对药物使用的斟酌,提高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治疗的有效性。此外,加强对医生用药的监督,对于用药意识及态度低下的医生应进行相应的教育。建立健全严谨的药剂师团队,指导和纠正临床医生的用药,药剂师的参与可很大程度上提高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为药物治疗提供安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丽萍.探讨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J].中国处方药,2015,12:97-98.

[2]武延岭.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诊断及用药情况浅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