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策略管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1

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策略管窥

张辉

新疆石河子第十六中学832000

摘要:探究性教学模式能否取得成功,不仅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也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是我国文化、史实的传承载体,影响着学生的后期发展。为使初中历史教学达到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广大教师需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将探究性学习模式充分应用于初中历史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基于此,本文就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进行一个简单分析,以期促进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和进步。

一、历史探究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因此若要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简单来说,学生可利用所学理论知识,结合实际生活,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主动探索,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主体性教育指教育者紧跟时代步伐,有计划地实施各种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自身的学习需求,激发并提升他们的自主能动性,使其逐步成为社会主体。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生活、学习经验才能对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学习不能靠教师灌输式进行教学,而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对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以构建。

二、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的策略

1.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探究历史知识的内在动力。其中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是一些让学生一知半解但有趣的历史知识。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探究历史知识,以此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另外,创设历史探究性教学情境,应基于教材知识,符合历史事实,以及贴近生活实际。

举个例子,在学习“大一统的汉朝”这一章节时,大部分学生都看过关于汉武帝刘彻的影视作品,影视剧中的人物形象大多是根据部分史实后人杜撰出来的,与教材文本还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让学生产生了疑问:影视剧中的刘彻是真实的,还是教材中的刘彻是真实的?或者两者都有虚拟成分?鉴于此,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刘彻的探究学习活动,可引导学生查阅史实资料,以此来探究刘彻的真实形象。通过这种情境教学,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推动探究性教学顺利开展。

2.发挥教师作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探究性教学需要师生双方共同努力,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并适当拓展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自主探究历史知识时,教师需帮助学生分析、判断其学习计划的可行性,以及学生遇到困难或者阻碍时给予帮助。另外,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学生开发整合学习资源。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因此要确保探究性学习活动顺利、有序地进行。

3.革新评价体系,提升历史教学质量

评价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佳办法,也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同时可以提升探究性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在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过程中,由开始提问到最后确定课堂,整个过程都有着极强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在此过程中,提出的问题虽不乏创新性,却无法保证探究教学的成果是否理想。因此,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评价应本着公正、客观的原则,基于整个探究学习过程做出合理评价。

对于探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其主要表现在评价目标、内容与方法三个方面。评价目标多元化,目的是对学生个人以及集体进行探究性学习成果的评价;评价内容多元化,包括有学生的学习状态、方法技巧以及创新能力等,与传统评价方式相比,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评价方式多元化,可具体体现为成果展示、课堂观察法等。这些评价方法是教师基于传统教学经验,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革新而来,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与实用性,值得在广大初中历史教学中推广使用。另外,这些评价体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其充分发挥兴趣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提高。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是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充分发挥主导性作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历史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哈炜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J].学周刊,2014,(26):75。

[2]陆永兴初中历史探究性学习的实施对策[J].新课程导学,2017,(04):71。

[3]郑丹对初中历史探究性教学策略的研究[J].文理导航(上旬),2017,(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