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囊鼻腔吻合术88例报告

/ 1

泪囊鼻腔吻合术88例报告

段恒品余买菊

段恒品余买菊【中图分类号】R4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41-01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88例中,男12例,女76例,年龄23~76岁,病史半年~30余年不等,术前检查泪点与泪小管均正常,泪囊无明显缩小,无严重的鼻腔疾病、无出血性疾患,除外高血压、心脏病及糖尿病等严重的全身性疾患。

1.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先作泪道冲洗,既可了解泪点、泪小管是否通畅,又可洗净泪囊内的分泌物,如为脓性最好用抗生素溶液(例如庆大霉素等)作多次冲洗后手术,术前一天再用抗生素溶液冲洗一次。检查血压,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计数是否正常,女性患者是否月经来潮,请鼻科医师检查鼻腔,以除外严重的鼻腔疾患。

1.2.1麻醉:①筛前神经、滑车下神经、眶下神经阻滞麻醉。②1%丁卡因和1%麻黄素液鼻腔喷雾后,将浸有1%丁卡因液和1%麻黄素的长棉棒从患侧前鼻孔进入,经中鼻道前端填塞于中鼻道准备手术处。

1.2.2手术方法:①沿前泪嵴弧形切开皮肤,切口上起于内眦韧带,下止于鼻泪管上口,切口上半部呈垂直,下半部斜向颞侧,切口可长至20mm。②沿眼轮匝肌走向将其向两侧分开,先找到内眦韧带,再钝性分离暴露前泪嵴。③沿前泪嵴切开骨膜,紧贴骨面剥离使泪囊连同骨膜一起离开泪囊窝,分离范围上至内眦韧带,下至泪管入口处,后至后泪嵴。④以前泪嵴为中心造骨孔,前界为前泪嵴前3mm,后界为泪颌缝,上界为内眦韧带,下界为骨性鼻泪管上口,造界孔时先以蚊式钳在泪颌缝处将骨板压破,再伸入小的乳突咬骨钳咬除骨板,逐渐扩大骨孔至预计大小。⑤将鼻粘膜和泪囊粘膜的对应切口造成一“”型,这样鼻粘膜和泪囊的前页就较大和较长,将两前页对缝,后页则不缝合,任其贴附于后面骨壁上。⑥分层缝合肌肉和皮肤切口。⑦单眼包扎,不用棉纱小枕压迫,术后第三天开始冲洗泪道,每隔1~2天冲洗1次,共冲洗3~4次,术后5~7天拆除缝线。

2讨论

泪囊鼻腔吻合术是在泪囊内侧与相邻的鼻腔间建立一个新通道代替原已闭塞的鼻泪管,对于慢性泪囊炎、泪囊粘液囊肿和单纯性鼻泪管阻塞患者,既可解除泪囊长期积脓的隐患,又能恢复排泪功能,是目前泪道再造手术中效果较佳的一种术式。从本组疗效来看,效果确切可靠,且所需设备简单,很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术前应严格掌握适应症、排外泪点及泪小管异常、泪囊明显缩小、严重鼻腔疾患等情况,必要时作泪囊碘油造影。术前应常规作泪道冲洗,作出血与凝血时间、血小板计数等检查。术中操作时应注意内眦韧带、前泪嵴等标志性结构,骨孔尽量做大,注意泪囊、鼻腔粘膜的可靠吻合。

作者单位:678300云南省龙陵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