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性失眠的中医护理体会

/ 2

老年性失眠的中医护理体会

高文翠张彩霞

高文翠张彩霞(河南郑州人民医院450000)

【摘要】通过对老年性失眠的中医病机分型和原因进行总结,进一步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为提高老年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改变认知行为,提供一个可行、经济、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老年性失眠;中医护理;老年患者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得寐”或“不寐”,指经常不能正常睡眠,表现为入睡困难、眠而不酣或醒后不能再眠,重者可彻夜不眠;多伴有头晕头痛、心悸乏力、健忘等症状。老年性睡眠障碍是指特发于老年期的原发性失眠,是困扰老年人的常见病证,长期的失眠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会加重和诱发老年人的躯体疾病,可导致情绪、心理的改变[1]。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关注老年人的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家庭幸福,本文就老年性失眠的中医护理做一浅析,以供参考。

1中医病机及分型

中医认为:失眠的基本病机是阳不入阴、阴阳不和。《内经》曰:“阳入阴则寐”及《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丈夫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可见,气血衰少、阴阳失济是老年失眠的基本病理特点,周仲瑛[2]则认为,老年性失眠多以脾肾虚为本,火痰食瘀为标,病位在心,与肝胆脾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相关;虚多实少,迁延日久则虚中夹实。张雷等认为老年性失眠可分为气血亏虚、肾阴亏虚、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血行瘀滞五种证型[3],均可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

2失眠原因

老年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内外环境的轻度改变就可以打乱其身心平衡状态,常见有环境因素、疾病因素、心理精神因素、药物因素、不良生活习惯等。这些危险因素可导致老年人焦虑、抑郁、恐惧、紧张情绪及人际关系敏感。最终影响心神而导致失眠。

3护理对策

3.1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老年患者睡眠的安全、舒适性主要依赖于良好的睡眠环境。老年人阴阳失调,气血不足,对外界冷热刺激反应敏感,故温、湿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睡眠,故室温18~22℃、湿度60~70%为宜。尽量独立病房,减少一切不良刺激,床铺松软舒适,睡前关灯或灯光柔和暗淡。

3.2调整心理状态

《内经》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失眠不只是睡眠生理紊乱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心理紊乱的过程,因此要加强对老年患者的心身护理。随着社会地位和社会责任的改变,巨大的心理落差导致自我评价过低,所以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要针对个体详细了解,有针对性的改变其认知行为,通过健康教育诱导其能正确的面对现状。护理人员要态度热情诚恳、关心体贴、耐心释疑,引导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同时要发挥社会和家庭的力量,给予老年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使老年患者心情愉悦[4]。

3.3合理用药

医护人员和患者都必须明确用药的目的不是使睡眠依赖于药物,而是以药物为手段重建正常睡眠。而且长期服用药物可能会导致依耐性,并且导致胃肠道反应,影响饮食。即使是不得不借助药物辅助睡眠的患者,也要详细交代用药时间及药量等细节问题。如若发现任何不良反应,及时报告上级医师。

3.4建立良好生活习惯

首先要合理饮食,《黄帝内经》指出“胃不和则卧不安”,因此合理膳食,调和脾胃是调护失眠的重要方法。戒烟限酒,护理人员应指导老年患者戒烟限酒,少量饮酒虽能促进放松和睡眠,可根据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病情酌情考虑。避免在睡前4~5h内饮用咖啡或浓茶。晚餐七分饱,以不产生饥饿感为宜。临睡前喝一杯热牛奶,也有催眠作用。适度运动,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可以做一些轻度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不但健身,而且有助于放松身心,促进睡眠。

3.5改变认知

对失眠的恐惧是导致失眠的祸首,引导患者做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引导患者有规律的放松锻炼是防治失眠的重要方法。慢慢改变其认知,失眠并不可怕,也不是老年人独有的。同时对躯体疾病也要引导其正确认识老年性失眠,多是生理性的改变,是自然地规律,避免消极等待“最后的归宿”。

3.6针灸推拿

针灸能不同程度的促进大脑皮质功能恢复至生理平衡,主要穴位有神门、三阴交、内关,以睡前2h针刺为宜。磁珠贴压耳穴法、朱砂外敷涌泉穴,药与穴相配,可以起到镇静安神宁心之效,则其寐自安。推拿能消除疲劳,改善血液循环,调节阴阳平衡,可有效地防治失眠症。肝郁化火证者每日按摩天庭、太阳穴、印堂、耳廓背沟处30~50次,手心按摩对侧足心涌泉穴各100次。痰热内扰证者每日按摩中脘、足三里、合谷穴各50~100次。按摩可使自主神经安定,放松身心从而诱导入睡。结合病人身体状况,中医适宜技术择一而用,可有效辅助睡眠质量的改善。

4、小结

综上所述,中医药是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治则,治疗老年性失眠症具有独特的优势。睡眠是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充足的睡眠可使人精力充沛、身心和谐。老年患者常常存在抑郁、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并伴有躯体不适感。新的“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要求我们不能片面的看待问题,失眠是老年病人常见的护理问题,若在临床护理中融入中医特有的辨证论治的整体护理思想,必将使老年性失眠症的治疗更加简单、有效,为广大老年患者造福。

参考文献

[1]孙丽娟.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水平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4,17(3):150.

[2]刘海燕.周仲瑛治疗老年人失眠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6(8):1132-1133.

[3]张雷.王玉.老年性失眠的中医诊疗进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7):816.

[4]冉春芳.外科病房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和护理对策[J].中外医疗,2008,20:121.

(收稿日期:2012—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