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例小细胞肺癌的CT诊断

/ 1

90例小细胞肺癌的CT诊断

张进玲陶训芳

张进玲陶训芳(安徽省淮南市九龙岗淮南东方肿瘤医院CT室232035)

小细胞肺癌是常见的肺部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度高,易发生纵隔和远处转移,小细胞肺癌在CT上有其相应的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90例小细胞肺癌的CT表现,探讨小细胞肺癌的CT特征。

一、材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文回顾性调取了我院CT工作站2006年4月—2014年3月我院确诊的小细胞肺癌病例,共计90人,其中男70例,女20例,年龄38—87岁,平均年龄62.9岁,所有病例都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进行肺活检获取病理学确诊。CT片为确诊为小细胞肺癌确诊时的或以前的CT图像。

2、CT扫描

所有病例都由美国菲利蒲MX800CT机扫描获取CT图像,扫描条件为:120KV,200mAs,层厚10.4mm,螺距0.875,球管旋转一周的时间0.75。患者采取仰卧位,吸气未屏气从胸廓入口至横隔进行连续扫描。

1.3影像学分析

肺窗的窗位是:—600Hu,窗宽1200Hu;纵隔窗位为:60Hu,窗宽350Hu,以观察病变形态、部位、密度、大小、边缘等情况,特别对纵隔淋巴结,以及肺门按照淋巴结分区来进行观察的记录,淋巴结分区按2009年第七版国际淋巴结分区标准[1],长轴大于1.5cm,短轴大于1.0cm为淋巴结肿大。

二、结果

1、发病年龄:本组病人中,31—40岁1例,41—50岁10例,51—60岁22例,61—70岁32例,71—80岁19例,81—90岁6例,发病年龄集中在51—80岁年龄段为73例,占病历总数81%。

2、病灶分布:右肺50例,左肺40例,其中右上叶27例,右下叶19例,右中叶4例,左上叶28例,左下叶12例;中央型肺癌71例,周围型肺癌19例。

3、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情况:90例病人发生支气管狭窄30例,阻塞性肺不张18例,共计48例,占病例总数的53%。

4、纵隔淋巴转移情况

1组4例,2组24例,4组35例,6例20例,7组37例,10组32例,腋窝淋巴结转移2例。

5、合并胸水情况,右侧15例,左侧5例

6、其它部位转移情况:肝转移8例,脑转移6例,骨转移5例,肾上腺转移2例。

讨论

小细胞肺癌(SCLC)起源于支气管的粘膜基底层的嗜银细胞,嗜银细胞的功能是神经内分泌,由它分泌的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目前被认为具有特异性。SCLC的病理分型是燕麦细胞型、中间型细胞型和复合燕麦细胞型[2]。根据相关的文献,燕麦型大多是在粘膜下生长的,一般情况下,不会侵犯粘膜表面,主要表现是单个支气管被包绕,从而形成腔外肿块,支气管腔虽然变形、狭窄,但仍然是畅通的;中间型不仅侵犯粘膜表面,而且还会向深层的支气管壁浸润生长,主要表现是包绕管腔,同时关腔内还存在着息肉状物或者结节,本型还会蔓延至多个支气管壁,在支气管镜下表现为“多支受累征象”;具有以上两种特点的属于复合型。

小细胞肺癌需要同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结节病等引起肺门淋巴结肿大的疾病相鉴别,有条件时病理标本最好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从本文可以看出,51-80岁病人占的比例最高达到81%,主要集中在61-70岁年龄段。中央型明显多于周围型。从本文还可以看出SCLC上叶多于下叶。由于癌细胞起源于支气管的粘膜基底层,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狭窄或阻塞,本组共计48例,占本组病例的53%。

小细胞肺癌的生物学特性为早期易发生纵隔淋巴结和全身远处转移,且易发生多组纵隔淋巴结转移,本组易发生隆突下组、肺门组、4组和2组淋巴结转移。也易发生全身远处转移,最易发生的部位为肝、脑、骨格。

SCLC的治疗以全身化疗为主,EP为经典的一线化疗方案,化疗有效后可给予预防性颅脑放疗,可延长生存期。

总之,小细胞肺癌恶性度高、进展快、复发率高、生存期短,给我们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还需要多学科共同努力来延长小细胞肺癌病人的生存期。

参考文献

[1]TheIASLClungcancerstagingproject:aproposalforanewinternationallymphnodemapintheforthcomingseventheditionoftheTNMclassificationforlungcancer[J].JThoracOncol2009;4(5):568–577.

[2]葛均波,徐永键主编,内科学(第八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