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导管室应用精细护理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神经介入导管室应用精细护理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刘继娟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摘要:目的:探究对神经介入导管室患者应用精细护理对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神经介入导管室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保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每组中均包含1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精细护理干预,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介入导管室患者采用精细护理,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感染发生率,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细护理;神经介入导管室;应用价值;护理方案

神经介入导管是一种应用于神经内科治疗常用方案之一。而神经介入导管室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之一。所以患者在进行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进行预估,才能保证在患者发病时能够于快速的治疗,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1]。精细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整体性。将其应用于神经介入导管室的护理中,能够降低环境以及疾病因素对患者造成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应当将这种有效的护理方案应用到日常工作中[2]。本次研究中探究对神经介入导管室患者应用精细护理的效果,讨论其临床应用意义。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2月间收治的神经介入导管室患者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保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同,每组中均包含12例患者。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3—48岁,平均年龄(35.8±6.8)岁。实验组中患者年龄24—49岁,平均年龄(35.4±7.6)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日常体征检测、病房常规护理等工作。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精细护理干预,具体方式如下。

首先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小组,由护士长对患者的状况进行每日预估,评价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

明确护理流程的主要方式,应当结合护理目标对患者的机体疾病情况,进行合理的评估,根据患者不同个体的差异,制定详细的个体化护理方案。采用护理流程表的方式进行详细记录。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的风险评估分,对病房和科室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护理护理,主要包括对医疗物品和病房内进行消毒、清洁。

制订《患者各项护理流程》,对每一个护理流程进行细化,并对关键点进行详细的标注,并建立流程图,利用形象记忆加深印象。在护理工作中,各项护理操作都应当进行了严格管理。在进行每项护理操作时,都应当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开展护理活动,可以采用多级联合监控体系,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率。

护理人员应当对患者的病房进行日常清洁,通过通风和整理的方式提高患者的居住感受,改善病房环境。与清扫不同,护理人员应当在日常工作中做好整理和整顿的细节,形成制度化管理,使病房和科室内时刻保持清洁且美观的状态,创造明朗的病房,使患者在住院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好的感受。

1.3评价标准

记录患者发生感染以及其他不良反应的状况,主要包括静脉血栓、感染、皮肤过敏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介入导管室是我国现代医疗发展过程中十分受到重视的科目,不仅仅在大城市的综合医院中对其有极高的要求,而各地区医院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3]。神经介入导管室是医院中一项特殊的科室,神经介入导管室患者住院期间为无陪护模式,所以在医疗护理期间对护理工作也有更高的要求。

精细护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获得全方位的护理,从各个角度满足患者的需求的一种护理方案,主要是就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心理状况、实际需求、并发症预防等多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4]。同时精细护理还能够通过预见性的管理模式,帮助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状态调控。其主要方式是对患者的生理状态进行风险评估,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各项细节护理,有预见性的对患者的感染状况进行预防,从而提高患者的住院感受,改善患者恢复[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神经介入导管室患者采用精细护理,并加入健康教育指导,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的了解程度,使患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自我护理,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永青,雷利华,李瑞博,胡梦强,陈洁.神经介入导管室应用精细护理预防医院感染的评价[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4):3343-3345.

[2]王尊敏.目视管理在导管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06):760-761.

[3]王荣勤.PDCA循环在导管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农村卫生,2016(08):71-72.

[4]武国涛.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模式对降低介入导管室感染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8):112.

[5]王彩虹.心内科导管室预防感染的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2,9(36):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