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及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2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及其对策

庄婷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浙江杭州310020

【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及其对策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医院收治的ICU患者400例资料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资料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ICU患者400例资料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资料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配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多重耐药菌感染占院内感染比例、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合格率和个人防护的合格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400例中培养出致病菌29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2株(占41.38%);而对照组患者400例中培养出致病菌28株,其中多重耐药菌19株(占67.86%);前者低于后者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合格率和个人防护的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应用于ICU患者,可减少或避免多重耐药菌感染。

【关键词】护理措施;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感染

引言

于医院ICU中,患者表现出病情危重的特点,临床需要准备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并且系列操作表现出侵入性的特点。近几年,伴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增加,部分细菌耐药性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强,从而使得医院ICU感染率表现出显著增加,并且呈现出难治性感染以及流行性爆发的特点,从而ICU患者表现出较高概率呈现出死亡的情况。本次研究将探讨选择强化感染护理策略对ICU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价值所在,以此将MDRO发生率显著降低。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7月间医院收治的ICU患者400例资料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资料为对照组,另选取2016年8月—2018年7月间收治的ICU患者400例资料以及医务人员手卫生资料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232例,女168例)年龄介于22~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76±13.51)岁;观察组患者(男236例,女164例)年龄介于21~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9.3±13.89)岁。医务人员每天的手卫生按上班人员记录的手卫生资料计算。

1.2护理措施

1.2.1?及时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

一旦发现多重耐药的感染,应立即上报医院感染科,及时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感染部位和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发现多重耐药的患者应尽量放置到单间内,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流动。床头和病历夹上贴明显隔离标识。并在病历中附有隔离目的、隔离方式、对应措施和注意事项等。患者使用的物品必须专人专用,包括听诊器、手电筒、体温计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如心电图机使用后一定严格擦拭消毒。对于每一位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接触病人时都应该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因为接触传播是ICU多重耐药菌交叉传播的一个主要原因。如果通过上述有效的隔离措施,可以使患者间的交叉感染率降低为原来的1/6。

1.2.2针对操作无菌性作出保证

临床合理选择2%洗必泰溶液对患者进行干预,表现出杀菌作用快速以及显著的特点,其能够将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以及导管留置口感染发生率显著降低。对于ICU施以动静脉管植入以及进行侵入型操作的患者,需要合理展开皮肤消毒工作,主要选择洗必泰溶液(2%)完成;此外对患者呼吸道畅通密切关注,将呼吸机管理力度充分加强。此外在选择抗菌药物加以干预期间,针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规范》需要认真遵循。

1.2.3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和标准预防措施

医护人员的双手往往是交叉感染的传播媒介,近年来,在医护人员手上往往能够培养出同种菌株。尤其是吸痰和做会阴护理时,而正确的手卫生能清除手上90%以上的细菌,有效的洗手可以降低医院感染率。严格执行洗手或手消毒的指征,洗手时采用七步洗手法等措施是阻断交叉感染的有效方法。我科每张床旁配置手压式消毒液,科内为感应式水龙头,并在其旁配脚踏式洗手液和一次性消毒纸巾。接触患者的体液和分泌物时,必须戴无菌手套,穿隔离衣,操作完毕后立即脱掉手套和手术衣,并洗手和手消毒。

1.2.4加强人员培训

我科请感染科专职人员讲授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控制和预防的知识,科室再组织考试,控制措施等方面的宣传、培训和教育,促使护士对多重耐药菌的诊断、预防、治疗措施有一个深入的认识。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正确而有效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培训清洁工正确收集多重耐药患者所产生的医疗垃圾,让保洁员知道对此类病人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护人员频繁接触的监护仪、微量泵、床栏杆、床头桌等物体表面,使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当出现多重耐药感染爆发时,加强清洁和消毒的频次。

1.2.5加强侵入性操作的管理

重症医学科感染患者最多,主要与患者病情有关,病情严重,免疫力低下,各种侵入性操作与外界想通,极其容易发生院内感染。因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对中心静脉置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留置尿管等侵入性操作时,避免污染,并避免不必要的侵入性操作。护理人员对上述操作中及术后的管理中也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如动静脉置管护理、会阴护理、口腔护理、气道的管理等,这样可以有效的预防多重耐药菌的感染。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培养出致病菌29株,对照组培养出致病菌28株。对照组患者28株院内感染致病菌中,其中19株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占67.86%(19/28);而观察组患者29株院内感染致病菌中,其中12株为多重耐药菌感染所致(占41.38%)。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6,P<0.05)。

2.2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和个人防护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合格率为92.75%高于对照组为81.25%(P<0.05),个人防护合格率为90.75%高于对照组为79.25%(P<0.05)。

3讨论

多重耐药菌已经遍布全球,常常在社区和医院交叉感染,甚至感染爆发,而多重耐药菌治疗效果大多欠佳,病死率高,已经成为临床上的棘手问题。重症医学科因其病情重、治疗时间长、抗生素使用多,规格高等特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最多。在对多重耐药菌病人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医务人员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标准预防和手卫生规范,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能够大大降低多重耐药的感染率,在本组患者中,通过标准而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了交叉感染,取得了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因此,重症医学科对多重耐药菌应密切检测、控制好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管理的制度和操作规范,从多学科,多角度采取措施,注意不同科室之间的沟通和配合,从而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综上所述,临床对ICU患者选择强化感染护理方法加以干预,对于MDRO的减少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ICU患者的病情好转。

参考文献:

[1]于星艳.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控制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护理措施[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4):156-157.

[2]刘彩红,李福琴,刘盛楠,等.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重症监护病房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病率[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8):553-556.

[3]杨亚红,张浩军.多种干预措施对ICU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作用[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9):881-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