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中小学校园足球运动的开展

高雪其

(浙江省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315300)

摘要:足球运动是全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单项体育运动,我国的中小学越来重视足球运动,并在各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阶段中小学开展足球运动的目的和意义,如何进行足球教学和训练,以及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途径等。通过足球运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从中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价值。

关键词:校园;足球;运动;培养

每所学校都在关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但是近几年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给我国的身体素质教育敲响了警钟,国家对此予以高度重视,也对足球运动提出了很高的期望,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开展校园足球运动,掌握和提高足球运动技能,发展身体运动能力,有利于学习掌握其他运动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也能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和乐趣,有助于陶冶情操和良好性格的养成。

一、为什么开展校园足球运动

教育部部长表示,要制定并实施校园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健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机制。这充分表明了国家对足球的重视,足球运动要从娃娃抓起,发展校园足球是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有效抓手。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就是开展素质教育,通过参与足球运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从中体验到足球运动的价值所带来身心健康、精神财富。

足球运动是一种用拼搏去实现梦想,不到最后一刻绝不放弃的精神;是一种众志成城、紧密配合才能赢得胜利的团队精神。?作为一项竞技运动,足球是力与美的展示,它靠的不仅是身体和技术,还有心理、意志与态度,它的意义不仅在于赢得胜利,还包括赢得尊重,分享快乐,传递友谊,传播文化等。积极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增强学生体质,丰富学校体育活动内容,让青少年在领略足球文化和传承足球精神的同时,感受到足球运动的快乐,让孩子成为守规则、懂合作、精神坚韧、身心健全的社会人,发挥这项运动积极正面的社会功能,使它成为一种社会正能量,有益于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进而让足球运动有益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强健。

二、如何进行校园足球教学

(一)全面有序在各年级段开展

在中小学各年阶段开设足球课程,纳入常规的基础课程,将足球与大课间、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体现足球教学目的的要求,在普及足球知识、掌握技能的同时,积极挖掘足球文化,发扬勇于拼搏、不甘失败、敢于竞争的品质,并把在足球活动中形成的精神迁移到更广泛的学习生活中去,培育学生养成勤奋刻苦、持之以恒、善于交往合作的品质,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二)因材施教,客观看待学生差异

研究和了解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校园足球教学应针对学生实际需要和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充分了解学生水平,合理看待学生的个别差异,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足球技能。对于那些足球基础好且有天赋的学生,教师要精心培养,充分发掘他们的潜力,提出更高训练要求。对于足球基础薄弱的学生,分析原因,从实际出发,制订适合他们特殊情况的措施,加强个别辅导打好基础,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技能教学为主,战术教学为辅

通过有计划的训练,让学生熟悉球性,准确掌握技术动作要领。在技能教学打好基础之后,可以辅助于战术训练,例如:学习传接球和移动传接球的方法;有障碍的接球后带球过人及射门技术;三人一组的“二过一”战术等。此外,还要培养接球、传球的集体进攻意识;培养防守和站位,增强集体防守意识;通过练习和比赛,提高比赛的实战能力等,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教学,采用综合性教学,注意运动负荷,把知识、兴趣、能力和个性相结合。

三、如何进行校园足球训练

(一)生动活泼,激发训练趣味

引导学生认识足球的魅力和精神,感受足球技能的习得过程,教师要提高执教艺术,注意营造生动活泼的氛围,通过安排趣味性的游戏和练习,兴趣既是学习足球的诱因,也是坚持训练的动力,使学生在健康快乐的足球环境中,熏陶足球文化,汲取足球营养,体验足球乐趣。

(二)统筹协调,增强学生体质

学生正在处于快速生长发育期,身体形态、生理功能、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都在快速的发展,要想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必须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锻炼,进行比赛能力的培养,应采用综合式、系列式训练,实现能力结构的最优化。

(三)循序渐进,注重过程训练

训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重复性训练是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和掌握的重要手段,运动技能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地进行多点刺激,保证在比赛中应激性适应、动态性适应和选择性适应,强化训练痕迹,提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快速适应比赛变化,及时应对比赛中的复杂局面。

(四)因材施教,关注学生发展

教师在训练中一定要注意控制和调节运动负荷,使之符合不同学生的运动水平承受能力,合理地制定教学计划和周密组织好每一堂训练课,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安排运动负荷量,把握好学生的身体发育的特点和状态,循序渐进地练习,符合学生的发育和认知水平。

四、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途径

(一)上好日常足球课,打好基础

教师要上好日常足球课,在教学过程中及时给予学生肯定与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采用现场教学和信息化手段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目标,并与同伴分享成功经验;在技术练习时,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伴互助学习。获得足球技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注重规律,玩中学,玩中练。

(二)举行校园足球赛,激发兴趣

日常比赛可以在足球社团同学间进行,也可以按照年级或班级组建足球队,组织符合学生年龄、技术能力要求和目标的比赛。通过比赛让学生对足球产生兴趣,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沟通和分享,培养学生顽强的品质和坚定地信念,克服各种困难,乐观地面对失误,把球场上的乐观态度,带到学习生活中去。

(三)创建校足球社团,选拔苗子

校园足球社团要体现趣味性,吸引好的足球苗子参加,在教学和训练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从而不断积累个人、集体成就感。通过游戏比赛建立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班级的凝聚力,胜利后懂得分享快乐,失败学会总结教训,培养学生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组建校园足球队,示范引领

加强校园足球建设,组建校园足球队,建立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增强学生体质,树立足球理念,发挥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学校教师的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制定周密的课时安排和训练计划,激发学生们参与足球活动的积极性及状态;引导学生认真对待每一次足球活动,把球场上的积极态度也带到生活中去。

五、结语

校园足球运动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热爱足球、喜欢足球,实现“人人爱足球,人人会踢球、人人踢好球”的校园足球活动目标。通过开展足球运动,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和适宜的环境,焕发他们的青春的朝气和活力,这样才能有生机勃勃的校园文化,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身体素质,提高学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只有我们学生的足球水平提高了,中国足球才有希望,才能走上足球强国的伟大道路。

参考文献:

[1]孙灿江,林晓辉,冯雨晴.浅析中学生足球运动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各种方法—以郑州市中原区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

[2]李杨生.浅析小学校园足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方法.《体育时空》2016年8期

[3]水祎舟.足球运动专项体能训练设计理论与实证.北京体育大学,2016.

[4]张荣显?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足球兴趣的培养.《体育时空》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