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建筑情感表达

赵聪张燕王东付琼肖芳徐建芳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450007

不同于服装、绘画、雕塑等艺术,建筑是一门视觉与空间相结合的艺术,而讲到艺术,人们往往倾向于去感受它所传达的情感,喜怒哀乐、轻松、严肃、安静、活泼、含蓄、张狂等等,建筑也一样,设计者总是希望自己的作品可以打动使用者,无论是从视觉或者使用空间上,甚至很多场景中还需要紧密结合自然,可能是一棵树、一束光、一片草地,以求在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寻求心灵的安慰或者感动。所以,建筑的情感表达可以从视觉、空间和自然三方面娓娓道来。

日本著名建筑大师安藤忠雄曾说过,他所理解的建筑三要素是:建筑材料,正宗完全的几何形式和自然。他的观点表达了他本人对建筑材料的重视程度,这也可以从他日后的作品日本冈山直岛美术馆、大阪住吉长屋等作品中体现,他将清水混凝土用出了各种温度和情感,清新的、平和的、感动的。但从建筑的视觉情感表达来讲,它不仅仅可以通过建筑材料来表达,还可以通过建筑形体、虚实、颜色、体量等方面来表达。简单来讲,建筑形体可以包括直线的、扭曲的、弧度的甚至球面的。由于人们的大脑认知总有一些共同的理解意识,当我们看到直线的,往往会认为相对严肃、认真,因此无论是竖向还是横向的直线型的建筑形体通常会用在学校、法院、政府办公、博物馆等建筑中;扭曲型的建筑形体则相对给人一种自由活泼动感,传达出一种慵懒散漫的轻松感,因此通常多用在商业、大型展览、活动中心等娱乐性建筑中;而弧度的球面体既保留了规则形体的整体感又不失曲线的自由创新感,是一种相对开放发散的正式情感表达,因此现代的科技办公、科技博物馆、体育馆等建筑常常会以球面体来完成建筑形体。如果说建筑形体对情感的表达是概括性的,那虚实对建筑情感的表达则是细腻的。当我们面对一面实体墙,往往会有种冷酷、冰冷的感受,会感到孤单,渺小,苍白,但当我们将实体墙通过镂空、玻璃嵌入等手法进行虚化,人的视觉感受立马会丰富起来,跟随着眼睛,我们的大脑有了想象,有了幻想,情感也慢慢细腻起来,似乎那个半实半虚的墙体后面会有个美好的画面。相对建筑虚实对情感的渐入感,建筑颜色则相对直截了当,就好比红色代表热烈喜庆,蓝色代表犹豫,紫色代表梦幻,白色代表纯洁等等,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就以大红外观、斗拱造型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红”,它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以红色为欢乐祥和主题的理念;相对红色的喜庆,蓝色的“水立方”似乎带来了面朝海洋蓝天的安静舒爽感,看着它,好像呼吸心跳都会慢慢慢下来。以白色建筑而著名的建筑师理查德`迈耶则通过道格拉斯住宅、亚特兰大高级美术馆、千禧教堂一系列纯白色的建筑向我们表达了白色建筑独特的纯洁、高贵、超凡脱俗感。单一的颜色往往自带情感属性,但当我们将不同的颜色带入同一个建筑中,也就将不同的情绪表达带入建筑,他们混合交融,有人看到喜,有人看到忧,而不同季节人们对颜色的情感也是不一样的,冬天的红色代表温暖,而夏天则代表了燥动,冬天的白色代表了冰冷,夏天则代表了清爽,因而当我们利用颜色去塑造建筑的情感时,也需要考虑到建筑所在的区域、气候以及当地的习俗等等,从而准确地表达我们的建筑情感。人们往往会有种感受,世界范围内的超高层建筑似乎千篇一律,拒人千里之外,其实这只是高度或者更大范围的叫建筑体量带来的情感符号。当我们从网络或者其他途径看到的北京库哈斯的“大裤衩”央视办公楼图片时候往往会觉得庸俗丢脸,认为他破坏了北京的城市文化气质,形体丑陋等等。但真正站在央视楼下面来仰视这座城市地标的时候,建筑师们的内心也会感到惊讶,发现当建筑的体量、高度到达了一个标准以后,衡量它的纵向美丑已然不再重要,当你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迷失,它好像是座变形金刚,守护着这座城市,光彩夺目,巍峨高大,直插苍穹,它用它的体量在这个城市占据重要一地,给这个城市带来标志感,人们像是被它守护,被它照亮,油然而生自豪感。同样,北京长城、台湾101大厦、苹果总部等,他们都已经突破材料、颜色、形体等的建筑情感表达,通过人身体、视觉不可比拟的体量感而自带不知所云的情感,有人觉得是种孤独感,有人认为是与神接触的神秘感,有人认为是巨大的渺小感,等等吧,总之,超高层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表达。再回到安藤先生所讲到的建筑材料上,说到建筑材料,我们想到的有混凝土、砖、金属、玻璃、木材、膜、涂料、石材、瓦等等,每种材料都有独特的气质所在。“竹屋”是日本建筑设计师隈研吾的作品,整个建筑的表皮通过竹子包起来,隈研吾认为,竹子是中国的符号和象征,在世界任何地方看到竹子,人们就会想到中国,在长城边上建这样一座建筑是很有意义的,长城又是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的分水岭,为了避免两个文明的冲突所以建立起了长城;现在世界面临的问题是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冲突,东西方只有联起手恢复信任,消除敌意,世界才能和平,才能向前发展。因此,竹子代表了中国文化中以和为贵的寓意,它的情感表达自然也是大气,坚韧。而闻名建筑界,甚至引起了建筑理念分歧的美国建筑师密斯的范斯沃斯住宅,则以全玻璃的外墙材质以及极简的内部空间,引领了建筑理论“少就是多”;玻璃本身是一种现代公共建筑体现其先进、开放的建筑材料,但当玻璃大面积运用于住宅中,它则变化为无助、冷酷的情感传输工具,严重影响了居住者对住宅私密性的使用需求,因此遭到了客户的投诉;但当代超高层建筑表皮多数以玻璃幕墙全包,在阳光的照耀和城市环境的映衬下,体现出城市荣耀感,所以建筑玻璃材料的情感表达更多由内部空间决定。在建筑材料中,木材由于取之自然,人们对它自带熟悉和亲切感,这种情感很自然地被带入到木结构建筑中,似乎它是远离城市环抱自然的情感安全之地,没有金属、玻璃的城市嘈杂感,因此木建筑更多地被用于佛家圣地,表达了人们对神灵对自然的崇敬之感。除此之外,砖墙怀旧,石材高贵,膜飘逸梦幻,瓦传统静谧,每种建筑材料有他由来已久的共同认知感。

相对建筑视觉情感表达的直观,空间对建筑情感的表达是以人的尺度,行走的心理变化为依据来营造。居住空间更贴近与人的尺度,相对封闭,它所带来的是温馨、安全的情感归宿。公共建筑则会通过多种空间的营造去引导人们的情感,让使用者跟随他的空间流线,慢慢安静下来,慢慢好奇起来,慢慢激动起来。美国建筑师贝聿铭设计的美秀美术馆,它远离城市,建筑百分之八十建于地下,在通往美术馆的过程中,建筑师通过隧道、山、谷等空间的营造,将使用者带入安静、神秘的情感中;在美术馆的内部空间情感塑造中,他又很巧妙地借助了中国古典园林造景的手法,不断创造惊喜与诗意。流线型的空间引导人们的情感,单一的空间感化情感,狭窄的一线天让人感到压抑,开阔的展览馆则让人释放,明亮的空间让人轻松,黑暗的空间让人恐惧绝望,身在不同的建筑空间中,情绪截然不同。

所谓一花一世界,自然环境对建筑情感的表达自然不可或缺,因为在自然环境中,人们很容易放下所有的烦恼,放松身心,所以这种属性让设计师们不遗余力地思考着如何将自然融于环境,尤其以中国古典园林的借景手法为突出,同时,光影也成为自然最为美妙的存在,光之教堂通过光的引入使人们似乎能够和神进行灵魂交换,让努维尔的萨迪亚特博物馆将光影运用的淋漓尽致,似乎那个建筑空间就是自然本身,没有比它更美好的天堂。而马岩松的山水建筑,则直接以抽象的形似去塑造自然空间环境,去营造自然的自在悠然感。

建筑情感表达是建筑师基于人们的情感认知赋予建筑情感化的设计手法,从而更好地满足建筑的使用需求,创造有温度的城市建筑符号和标志。

参考文献:

[1]《安藤忠雄:建筑属于自己的世界》《贝聿铭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