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咳嗽临床应用经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1

顽固性咳嗽临床应用经验

黄宇

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医院110000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08-01

顽固性咳嗽日久不愈,临床多见于外感咳嗽治疗不当、延误治疗或内伤咳嗽又复感外邪失治后导致邪留脏腑,不得外越,使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失调所致。治疗顽固性咳嗽要从病因入手,已恢复肺的生理功能。

1.重病因宣肺驱邪外出

顽固性咳嗽病人,往往始于外感或复感之后,风、热、寒等邪气或先从口鼻而入,或先起自太阳,进而影响到肺的正常生理功能,使肺失宣降,导致咳嗽的发生。临床往往一见咳嗽,大多认为属支气管炎,而不少中医亦相应认为支气管炎属肺热。治疗上或滥用抗生素,或一味用药性寒凉的清肺止咳化痰之品,使邪气不能透达外出,肺气失于宣发,肺之开合肃降功能失调,而致久咳不愈。治疗误区多为清降有余,而宣发不足。肺气不宣则不能降,致肺气上逆,遂咳嗽不愈。病根不除,咳嗽焉有愈期。而久陷之邪,又非一般发汗透表药能驱。而麻黄却可建奇功,无论寒热,均可恰当配伍使用。麻黄性温味辛,辛能开其闭,温可散其邪,最能拔出深陷之邪,为宣发肺气之要药。

久咳不愈患者,临床上单纯的仅见某一证候较少见,往往外有肺气不宣,内有痰浊蕴肺,痰郁日久又易化热,故多寒热证兼见,虚实证夹杂。在临床用药中应根据患者的体征辩证用药,如对遇冷则咳重、喉痒、痰白、风寒咳嗽为主之证者,用麻杏二陈汤加少许炒黄芩或鱼腥草等;若对素有寒饮患者,痰多而稀,或有泡沫,晨起痰又黏稠或带黄痰,苔白水滑,或兼见喘促者,用上方加干姜、桂枝温化寒饮;若口干或渴、痰白黏或黄,咽干或痛,舌面舌尖起红刺,属风热或风温咳嗽为主之证者,用桑菊饮加柴胡、炒黄芩、炙麻黄、浙贝母等;若见痰黄稠且难咳出,舌质红干,苔黄,可用麻杏石甘汤加瓜蒌、竹茹、枳实、桔梗、芦根、鱼腥草等;以上各方均主用麻黄开宣肺气以驱邪外出,配伍灵活,效若浮鼓。

需要注意的是,麻黄作用峻猛,药效显著快速,一般服药1-2剂即可见效。成人生麻黄常用量为3-9克,小儿常用量1-3克;炙麻黄成人常用量为5-12克,小儿酌减。具体临床中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大小、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酌情用量。心肾阳虚者(心肺功能衰竭者)禁用、阴虚肺燥咳嗽或兼见咳血者(肺结核咳嗽者)等禁用;素患高血压患者应用麻黄时,用量应小,一般不超过5克,服药时间应短,不宜久服;不能用麻黄者,可用苏叶代替,但用量应大,一般常用12-15克。

2.调气血恢复肺的生理功能

肺主一身之气,且气血相互为用,在肺病的病理中,气血失调也是主要病机之一。调理气血在顽固性咳嗽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气实咳嗽多见胸闷、上气、咳嗽声高有力,大便秘,腹胀满等,用枳实、厚朴等宽胸下气除满;气虚咳嗽则多见咳嗽无力、气短,汗出,多用黄芪、党参、山药培补肺气,并用白芍、五味子收敛耗散之肺气。治肺必理血,由于气为血之帅,所以无论气满还是气虚,均会导致血瘀的发生,且久病成瘀,多配伍当归、赤芍、丹皮。活血对于恢复肺的正常生理功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气血调和,肺的生理功能便可顺利恢复。

3.固正气预防咳嗽反复发作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若要有效的预防咳嗽反复发作,必须重视正气的巩固,否则不可避免地会反复发作。不但要在咳嗽缓解期培养正气,而是在虚证与咳同时存在的时候,也要注意应用补法。

在治疗顽固性咳嗽当中,宣降肺气、调和气血、固护正气三者相辅相成,临证中以此三法作为治疗顽固性咳嗽的指导思想,近期及远期疗效甚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