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孕妇心理状况调查分析

金霞芳陆爱军

金霞芳陆爱军(上海市松江区精神卫生中心201617)

【摘要】目的探索孕妇的心理状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松江区妇幼保健院门诊就诊的妊娠满4个月的孕妇483例进行调查。结果在483例被调查者中,有焦虑症状者118例(24.4%),抑郁症状者78例(16.1%),合并焦虑与抑郁症状者28例(5.8%);孕妇的年龄与SDS总分和SAS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166和0.131,P<0.05),孕妇年龄越大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孕妇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与年龄、经济问题、以及性格特征等多种因素均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孕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且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加以引导和干预。

【关键词】孕妇心理状态焦虑抑郁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0-0037-02

妊娠、分娩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也是一个情感、情绪复杂的多变期。妊娠本身对孕妇来说是一种较大的生活事件,会使孕妇产生压力,在此过程中,孕妇要经历各种生理上的变化,承受社会的、经济的、家庭以及自身角色的转变,使得孕妇出现心理变化和情绪波动,而生理和心理变化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孕妇独特的、复杂多样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问题[1]。孕妇发生焦虑、抑郁不仅对孕妇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而且对婴儿的情绪、行为和认知发展都有负面影响。本研究旨在探索孕妇的心理状况,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为进一步开展生殖健康,预防孕妇焦虑抑郁情绪的发生,提高围产期保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上海市松江区妇幼保健院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门诊就诊的妊娠满4个月的孕妇,共483例。年龄20~38岁,平均27.02±2.86岁。怀孕时间16~39周,平均28.26±2.23周。均排除了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与精神疾病。

1.2研究工具

采用自拟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SDS的标准分的分界值是53分,其中53-62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SAS的标准分的分界值是50分,50-59为轻度焦虑,60-69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中度焦虑。量表评定统一在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指导下自测评定。

1.3研究方法

采集的数据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孕妇出现焦虑抑郁情绪比例

将SAS和SDS分界值作为判别标准,发现483例孕妇中有焦虑症状者118例(24.4%),抑郁症状者78例(16.1%),合并焦虑与抑郁症状者28例(5.8%)。

2.2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分析

将孕妇的SAS和SDS总分与其年龄、孕期和经济收入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孕妇的年龄与SDS总分和SAS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即孕妇年龄越大焦虑抑郁情绪越明显;见表1。

表1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分析

注:*p<0.05

2.3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以SAS和SDS总分为因变量,年龄、孕期、经济收入、性格特征、职业、文化程度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抑郁焦虑情绪受到年龄和性格特征的影响;其余变量与焦虑抑郁情绪未见线性相关。见表2和表3

3、讨论

孕妇的主要心理问题表现为焦虑,其次为抑郁,再次为焦虑合并抑郁。本调查显示,孕妇焦虑的发生率为24.4%,抑郁发生率为16.1%,焦虑合并抑郁的发生率为5.8%。怀孕后,孕妇的生理和心理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相关研究表明,高水平雌激素和孕激素可能会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儿茶酚胺功能亢进,促使孕产妇产生焦虑抑郁现象[2]。

本研究发现,不同的年龄层次的孕妇各自都有担心的问题,但高龄孕妇比低龄孕妇更易发生焦虑和抑郁现象。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年轻孕妇会担心怀孕和生产会影响工作甚至失去工作,或由于工作太忙,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而担心胎儿的生长和发育;而高龄的孕妇,由于生育能力逐渐减退,担心错过最佳生育年龄,能不能平安度过妊娠和分娩,担心胎儿是否健康[3]。因此高龄孕妇可能因年龄过大,妊娠、分娩中发生并发症的机会增多,难产概率增加,对孕妇的心理影响也大。[4]

本研究发现,孕妇的性格特征对焦虑抑郁情绪有一定的影响,即情绪越不稳定或精神质越明显的人,倾向于出现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性格越内向,心理健康问题越突出。因此,孕妇的人格类型与其心理健康状况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有研究发现不同性格类型且伴有焦虑、抑郁情绪的孕妇,其产程延长,出血增多。这提示在开展孕妇心理健康教育时应当重视个性问题。

资料表明,影响孕妇心理健康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综合国内外研究报告,归纳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生物因素与女性激素的变化有关,心理社会因素则多种多样。比较一致、常见的心理因素有:应激性生活事件、分娩并发症、人格特点、家庭和社会支持系统如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孕期不良情绪反应会给胎儿及产程带来不利的影响,较为严重的心理反应回导致围产期和产褥期的莫些病理性临床问题,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早产、乳汁分泌障碍、产后出血等,还会增加产后抑郁症的发病率。因此,要关注高龄孕妇,给予关心、支持,保持心情的愉悦,同时加强孕产期的健康宣教,定期开展妊娠分娩知识和心理卫生讲座,使孕产妇正确认识到妊娠分娩是一个生理过程[5],正确对待妊娠分娩及由此产生的生理心理问题,减少孕产期不良情绪的发生,有利于促进优生优育,尤其高龄孕妇和性格有偏差的人群作为重点的宣教对象。

4、结论

孕妇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情绪,且与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加以引导和干预。

参考文献

[1]王玉华.502例孕妇心理状况分析,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11,972.

[2]沈文捷等.245例孕妇产前抑郁及焦虑状况的调查及分析,广东医学院报,2009.3,272-273.

[3]潘薇,任建华等.孕妇产前心理状况调查,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12,46-47.

[4]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I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4.

[5]王素平,李真.孕妇焦虑抑郁情绪100例调查分析,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