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技术侍大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与温度控制技术侍大元

侍大元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技术

1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重要性

1.1大体积混凝土抗压、抗拉特性

大体积混凝土外观尺寸较大,容易因为水泥水化热导致内部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混凝土的抗压能力较高,一般不易产生压力破坏,但不足之处是,混凝土这种脆性材料,抗拉能力较弱,在受到温度拉应力作用时便会产生裂缝。水化热也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急速上升,随着时间推移,混凝土内外温度都会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表面温度下降更快些。

1.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及其影响

对于一个主体,关键部位是基础,如果在基础部位产生了贯穿性的裂缝,会对整个坝体的受力和抗渗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比表面裂缝、细缝造成的危害都大的多。但表面裂缝的危害也不容忽视,往往它也会演化为深层次裂缝,对坝体的抗风化能力、耐久性都有一定的影响,然而裂缝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内外温差过大,因此,必要的温控措施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关键,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

2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配比设计

在对桥梁进行施工期间,如果能够采用完善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配比设计,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其出现裂缝的概率。例如,选用比普通硅酸水泥的水化热度低的矿渣硅酸水泥;在使用水泥之前,应首先对其水化热程度进行检验;选用含泥程度不高的天然砂当作细骨料;在对混凝土进行配比设计期间,一定要保证结构上的稳定,而且还要降低水泥的使用程度;在对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要合理地掌握好水泥量,最好往混凝土里放入一定量的减水剂。

2.2运输

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运送期间,为了在运送期间避免出现离析情况,要采用最快的方式进行运输。在采用大体积混凝土之前,要再进行一次搅拌,保证所使用的水泥更加均匀。而在进行入模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自由倾落的高度能够达到2m,为有效避免混凝土发生离析的情况,在下料时要采用串筒。

2.3拌和浇筑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技术的应用,需要对混凝土搅拌时长、材料用量进行科学而合理的控制。相较于通常的混凝土施工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是由于其中添加了一些外加剂与粉煤灰,会减少水泥的用量,因而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搅拌过程中需要严格把控时间。通常来说,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应该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搅拌与浇筑工作,应当由专业的施工人员来进行,并对其中的拌和料与外加剂使用量进行严格计算,以确保混凝土配合比的科学性。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是其中相当关键的部分,也与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与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相关。因此,在实际的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按照分层操作的方法,一层一层地进行浇筑。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下一层浇筑的时需要保证上一层混凝土材料已经达到初凝,才能够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与效果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2.4混凝土振捣技术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工作通常会选用插入式振捣设备,对插入点进行均匀布置,并以快插慢拔的方式来使用振捣设备,在混凝土振捣阶段,对振捣设备进行上下轻微抽动,能够更加确保振捣的均匀性。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分层性,需要严格控制每一层的混凝土厚度,要求混凝土的厚度必须小于真到设备长度的1.25倍。对上一层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需要将振捣设备插入下一层5cm左右,以便于消除两层混凝土之间的接缝,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上层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大体积混凝土的振捣工作的技术应用标准,需要以混凝土材料表面呈现为水平、有灰浆、无气泡、无下沉的情况为标准,对于混凝土的振捣绝对不能过度,在每次移动振捣设备时,移动间距应当为振捣设备振捣半径的2倍作用。混凝土材料的振捣作业只有在完成一层之后才能开始下一层,混凝土浇筑结束之后在初凝之前需要进行二次振捣,按照标高线,以刮尺来确保混凝土材料表面的平整性,以抹子在混凝土终凝之前对混凝土材料进行二次压平,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裂缝情况,因此,在表面平整之后,还应当在混凝土表面施加塑料薄膜,以免混凝土材料水分流失导致的干裂情况。

2.5混凝土养护技术的应用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采取及时的养护措施,要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以避免在温度应力的作用下产生混凝土材料的裂缝。例如,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混凝土浇筑要确保在5月份之前完成,以避免在阳光的暴晒下混凝土温度升高产生开裂。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需要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专门派员进行,并且实行轮值制度。为了避免由于大体积混凝土混凝土表面温度过快流失,可以在其表面进行遮盖,以避免阳光的直射,保证其表面的湿度,并降低温度。混凝土浇筑初期的养护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好的混凝土养护能够为接下来可能出现的混凝土裂缝情况加以规避。

3温度监测

3.1测温方案

本工程采用电脑测温系统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测温。混凝土浇筑前在钢筋上布置好热敏温度传感器测温,能及时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及混凝土内部与外界的温差,根据温度变化调整养护措施。测温点应布设在有代表性的部位,在筏板中竖直埋设3个热敏温度传感器(一个测温点),分别埋入距底200mm,板中间及距混凝土表面100mm处。平面测温点布置横纵向间距不大于8000mm。

3.2温度监测控制

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有效的温度监控,温测布置工作非常重要,要根据底部、中部、表面的顺序来进行。平面温测时测点距离保持在5m范围,监测混凝土内的温度时使用预留孔洞的形式,然后在每个测温孔中都要布设相应的监测点。在选用测量工具的时候使用半导体液晶显示温度计,在测温期间时刻关注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如果混凝土处于温度升高的状态且温度差不小于23℃,就要采取措施降低对混凝土的覆盖程度,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处于降温的状态且混凝土的温度不小于25℃时,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其进行增温,对混凝土起到保温作用。采用养护技术是为了加强混凝土的抗压力,所以对于混凝土施工来说,此项技术非常的重要。

3.3施工阶段的温控措施

泵送混凝土水灰比最合理的值是0.6左右的范围,要合理掌握混凝土坍落度的情况,并根据此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合理选用减水剂,解决坍落度问题,但不能为了解决坍落度情况而随意对减水剂添水。在还没有进行施工的时候,就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有关材料、设备等。在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浇筑期间,要根据分层浇筑的具体情况对两层之间的浇筑时间进行有效的把控,而且一定要防止泌水层的出现。在分层浇筑面设立集水坑,用泵把集水坑所吸收的不需要的水分全部排出。下层的混凝土符合所规定的硬度要求,室外的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后,方能开展捆扎工作。此外,根据混凝土内温的具体情况,对冷却水管进行合理调节,降低水温。

结语

在桥梁施工当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经常出现裂缝,给施工造成困难,合理采用稳控措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相关工作者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对施工阶段做好温控工作,并做好混凝土温控和温度检测控制工作。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争取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方案,使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工作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陶建军.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控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6(2):209.

[2]何双福.桥梁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与温控措施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6(3):271.

[3]张尧峰,常金贵.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措施论述[J].信息化建设,2015(12):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