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探讨

黄秋芬罗爱林

(广西玉林市第三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玉林537001)

【摘要】目的:通过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降至最低,提高病人满意度。方法:实施严格的查对制度和有效的健康教育,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结果:护理不良事件和护患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重视和加强门急诊输液的安全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273-02

我院门急诊输液厅担负着门急诊各科病人的所有治疗任务。病人多、随意性强、出入频繁、药物种类繁多及环境嘈杂,是护理不良事件及病人投诉的多发科室。如何防范门急诊输液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输液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是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我科在静脉输液管理中实施了严格的查对制度及健康宣教,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优化服务流程,收到良好效果。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1.认真落实安全管理措施

1.1规范查对项目

当护士接过病人的处方和药物时,为病人发放我科自制的一式两份的号牌,一个发给病人,另一个放在装药的篮子里。根据处方检查药物的名称、剂量、质量、有效期,液体有无混浊及絮状物,有无配伍禁忌等。由一名护士打印输液卡,注明输液瓶次及总瓶数,配药护士再次核对,配完药后,在输液卡上签配药者姓名、配药时间。

1.2重视患者身份识别

执行护士接过配好药的液体,再次查对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是否与处方相符,并在“配药后核对”一栏签名,然后呼叫患者姓名,待患者应答后再采用“反问式”查对,请病人回答自己姓名,为避免同名同姓患者用药错误,并请患者或家属再次核对处方上患者的信息如性别、年龄及诊断等,同时核对牌号确认无误后方可输液。

1.3规范贵重药物使用

建立贵重药物使用登记本,使用贵重药物前请病人过目,确认病人信息及药名、剂量、用法等,无误后护患双方签名,以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1.4加强输液巡视

加强主动巡视,及时更换或拔除液体,观察病人用药的反应。对年老体弱者和婴幼儿应重点关注。使用需皮试类药物在输液瓶签上做醒目标识,巡视时注意查看有无不良反应。由于门急诊输液病人常变换体位,容易导致滴速改变、输液外渗、空气进入莫非氏管下段等意外,护士要随时查看,及时终止意外的发生。

1.5实行环节签名负责制

无论是打印输液卡、配液,还是执行和更换液体,均要在输液卡上签全名以示负责,环环相扣。输液结束拔针前再次核对输液瓶次,并常规询问病人有无不适,必要时测量生命体征,然后在病历本上盖章注明输液结束时间,签字,对最后一瓶为需皮试类药物的交待病人留观30分钟,并在病历本上注明。

2.有效的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贯穿于输液的始终,输液护士认真落实告知制度,告知患者输液的目的、药名、主要注意事项,药物不良反应以及疾病的相关知识。输液过程中告知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滴速,不要随便调整座位,以免更换液体时发生差错。输液结束,指导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嘱患者按压穿刺部位5~10分钟至出血停止。如输液过程中,不慎发生液外渗,嘱抬高肿胀部位,4小时后方可热敷。

3.执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静脉输液是一项无菌要求非常严格的操作,我们要求做好以下几点:(1)把好加药关。加药是造成输液污染的重要环节;(2)输液前洗手。是预防交叉感染不可或缺的环节;(3)提高穿刺成功率,避免造成污染或静脉炎,给病人造成痛苦;(4)保持输液盘清洁,防止不必要的污染和交叉感染;(5)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治疗巾、一止血带。配液间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地板2次,紫外线消毒一次。配药时减少人员流动,降低室内人员密集。

3.2采取消毒隔离措施

为避免输液厅发生交叉感染,除做好常规清洁消毒外,还应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如相对固定区域,将急性病与慢性病及感染性和非感染性病人分开进行治疗;患感染性疾病病人使用过的被服要及时更换等。

4.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4.1更新服务理念,以人为本

病人前来就诊时护士主动上前问好,帮助行动不便的患者代交费、取药;病人口渴时,递上一杯热水;病人发冷时,披上毛巾被等。一切工作围绕“方便病人,服务于病人”展开。此外,我们针对婴幼儿的恐惧心理,在输液室安装了卡通的窗帘,操作时适当使用沟通技巧,通过以发“表扬贴”来鼓励患儿配合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了家长的认可与好评。

4.2改善就医环境,加强服务设施

输液厅备配液晶电视、柜式冷暖空调、舒适的靠背椅,免费为病人提供一次性杯子及24小时开水供应;输液注意事项及各种温馨提示上墙,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服务环境。

4.3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为了不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科室每月组织业务学习及操作培训,内容包括各种应急预案、沟通技巧、急救技术等,并有针对性地组织护士探讨静脉穿刺技巧,分享经验教训等,从而促使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也得以不断提高。

5.结论

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门急诊输液室的安全管理,能使输液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明显下降,同时提高了病人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陆娟.门诊输液的安全管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3):417-418.

[2]聂玉红.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门诊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5):78-80.

[3]张素霞.成人门诊输液的安全管理[J].中国农村卫生,2016,9(20):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