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6-16
/ 2

优质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高洁

湖南省妇幼保健医院湖南长沙410008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以供临床参考借鉴。方法:选取在我院实施急诊剖宫产的80例产妇,在围手术期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产妇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及母婴结局,同时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焦虑水平(SAS)进行比较。结果:所有产妇都顺利完成了剖宫产手术,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5.0%;护理干预后产妇SAS评分(42.36±5.43)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的(54.22±6.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护理中,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士的职业荣誉感、价值感和产妇的满意度,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剖宫产术;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护理科学的深入发展,目前整体护理尤其是优质护理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核心是对患者进行身心全方位护理,以提供患者最佳最优质的护理措施[1]。在我院对经阴道分娩失败进而实施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母婴结局相对理想,现对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0月在我医院实施急诊剖宫产的80例产妇,术前均试行了阴道分娩。年龄21~40岁,平均(26.95±0.94)岁;体重53~92kg,平均(64.94±6.42)kg;孕周38~42周,平均(39.84±0.67)周,其中56例为初产妇,24例为经产妇。

1.2护理方法

(1)急诊剖宫产手术的时间非常紧张,需要分秒必争来争取抢救时间。巡回护士简单明了的向产妇介绍手术操作过程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嘱咐产妇放松心态,对其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回答,最大限度的缓解产妇的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争取得到产妇的最大限度的配合,对产妇术前进食的量及时间进行记录[2]。(2)准备手术所需器械,对各种监护仪器进行检查,运行是否正常,同时配备急救药品,并要请一名儿科医生到场,以便对新生儿实施抢救工作。建立静脉通道(两条),不但要确保早期输血、补液,还要确定术中用药准备充足[3]。指导患者摆好正确的体位,保持产妇的意识清醒,当麻醉完成后要帮助产妇重新回到仰卧位,防止腹肌松弛导致子宫失去支撑对下腔静脉造成压迫,降低回心血量,引起低血压综合征。如果产妇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应将其头偏向一侧,正确进行深呼吸,防止出现误吸,如有必要可暂停手术,减低牵拉反射。(3)术中密切观察产妇的各项生命体征,如面色、意识、尿量等,进行面罩吸氧,氧流量在5~6L/min,将手术室内的温度控制在最佳温度,为22℃~24℃,湿度为50%~60%,注意对患者进行保暖,减少暴露非手术部位[4]。在进行手术操作中,要注意产妇的状态,派专人陪护在产妇身边,通过与其紧握双手来给患者鼓励和支持。在操作过程中,及时的向患者传达手术的进展情况以及胎儿的情况,给予鼓励,使其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手术。如宫腔渗血应加大补液量,防止出现失血性休克。(4)胎儿娩出后应立即给予缩宫素,防止出现产后出血症状。将新生儿口鼻处黏液清理干净,同时吸除口鼻咽喉部位的分泌物,以防新生儿将黏液吸入体内导致吸入性肺炎或者引起窒息现象。假如新生儿出现窒息或者宫内窘迫等情况,应立即与儿科医生配合进行吸氧、气管插管等操作,同时根据医嘱给予呼吸兴奋以及强心药物[5]。密切观察新生儿皮肤颜色以及呼吸等,尽快对新生儿脐部进行处理,用棉被进行妥善包裹,注意进行保暖。在实施抢救的过程中要忙中有序,冷静思考,正确实施医嘱,同时详细、正确的对抢救过程进行记录。手术完成后对敷料、器械进行查点,保证数量准确无误,防止出现差错事故。(5)顺利分娩后,如新生儿评分良好,应早期使其与产妇进行皮肤接触,同时告知产妇新生儿的一般情况和性别。如果新生儿不幸死亡或者身体情况不佳,应推迟告知时间,防止产妇情绪波动,引起子宫收缩不良的并发症[6]。(6)术后巡回护士应亲自将产妇送回病房,同时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术后需要常规进行3h心电监护,直到生命体征平稳。保证各种管道通畅,告知术后注意保暖,常规吸氧。嘱咐患者自行观察全身情况,早期发现有无泌尿系损伤、产后出血以及切口感染等相关并发症。鼓励产妇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蠕动,防止出现肠粘连。嘱咐产妇多食用一些富含蛋白质的饮食,加快身体的恢复。

1.3观察指标

实施护理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产妇的情绪状态进行评价。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2检验,P<0.05表现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

2、结果

所有产妇都顺利完成了剖宫产手术,其中4例出现大出血症状,1例行子宫切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6.25%,无产妇死亡。新生儿出现宫内窘迫3例,窒息1例,新生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5.0%。

护理干预后产妇SAS评分(42.36±5.43)分明显低于干预前的(54.22±6.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3、讨论

分娩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急诊剖宫产产妇病情变化迅速、情况十分危机,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母婴健康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危及到母婴的生命安全。怎样才能快速的做出诊断,及时的进行抢救处理,最大限度的提高成功率是每个医护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急诊剖宫产手术的围手术期,护士应于临床医生紧密配合,忙中有序,确保手术的成功,优化母婴的结局。

急诊手术时间紧张,产妇心理上常常还没有准备好,情绪处于极度紧张的状态,特别是对初产妇来说,实施心理护理十分必要。对其进行肢体和语言上的安慰,保持其情绪稳定,提高产妇对手术的耐受能力。

生产前做好了阴道分娩的准备以及胎儿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营养,产妇多大量进食来补充能量,然而在转为急诊剖宫产手术时,胃肠处于饱腹状态,在手术过程中受到麻醉药物、低血压以及腹部牵拉等的影响,会导致产妇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大大的增加了产妇出现误吸的几率。假如胃内容物出现返流,误入呼吸道内,可导致呼吸道阻塞,最终缺氧出现死亡。因而术中应有专人陪同,帮助产妇及时的清理呕吐物非常关键。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护理中,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士的职业荣誉感、价值感和产妇的满意度,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章丽芬.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行整体护理的研究[J].吉林医学,2011,32(16):3371.

[2]李敏珍.整体护理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42(27):143-144.

[3]上官小影.舒适护理在急诊剖宫产产妇中的应用[J].浙江创伤外科,2009,38(3):617-618.

[4]唐莉芳.临床路径在剖宫产病人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33(31):948-949.

[5]高瑞珍.56例急诊剖宫产围术期的护理[J].护理研究,2011,23(27):66-67.

[6]倪丽虹,马美琦,褚林芳,等.舒适护理在急诊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2,13(1):825-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