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门诊部对影响军人用药依从性的状况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1

我门诊部对影响军人用药依从性的状况分析及对策

韩莉丁雪梅

韩莉丁雪梅

(济南军区司令部门诊部山东济南250001)

【摘要】认识用药依从性的概念和用药依从性低的临床表现,分析影响军人用药依从性的主要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军人;用药依从性;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360-02

军人因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疾病的发生和诊疗过程中有其不同于地方患者的特性。为提高军队患者医疗服务水平,笔者就工作中出现的影响军人用药依从性的状况,给予分析并提出对策如下:

1.分析

1.1概念

所谓用药依从性通常是指病人执行医嘱坚持服药的程度[1]。具体是指能否按照医生要求的服药剂量、次数、时间坚持服药,是否能坚持长期服药,以及是否出现擅自增加或减少品种的现象[2]。

1.2临床表现

用药依从性低的临床表现:患者不按医嘱自行用药;不按医嘱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擅自改变用药途径;擅自更改用药次数或顺序;拒用或漏用药物等。

1.3产生原因

(1)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够。现役军人多为青壮年,入伍时均经过严格的体检,此群体对自我身体状况较自信,对症状、体征不明显疾病,思想不够重视,如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早期无明显的不适症状。(2)对药物的认知不够。有些官兵在发热、疼痛等不适症状明显时,为求迅速减轻症状,常自行超量服用药物。一旦症状缓解又常自行停药,造成用药不规范。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出现毒副作用。(3)医患缺少沟通。如用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交代不够,导致在用药过程中产生不良反应;医务人员言语生硬,态度冷漠可使患者对其信任度降低;医务人员对患者缺少随访等情况均可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4)患者用药时间缺少保障。部分执行特殊任务的军人无法按时开展治疗,如长时间静脉滴注抗生素及定期理疗、换药等,常因工作原因中断治疗,而影响疗效。(5)用药方案复杂。作为接诊的医生,未能根据患者从事的职业特点而制定过于复杂或难于实施的治疗,导致患者用药依从性明显降低。如对集体生活士兵开具需熬制的中草药等。(6)医务人员协作程度差。诊治过程中医、护、药等各专业人员之间存在不良协作,会导致患者认识上的混乱,同时降低对医务人员的信任,从而降低用药依从性。

1.4导致不良后果

用药依从性较低直接导致患者病情起伏波动;病情迁延不愈或加重;大大增加产生毒副作用的几率甚至危及生命;增加患者精神负担和身体痛苦等,从而影响军人正常的工作、训练、生活,增加个人和单位的负担,影响部队战斗力。

2.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

(1)要多角度多层面做好医药卫生宣传教育。部队人员及活动范围相对固定,有利于宣传的开展。对无病的健康人员宣传防病知识,向患病人员宣传疾病的产生原因、危害、治疗方法,特别是需要向患者强调治疗药物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2)宣传方法需要灵活多变。包括医务人员在与患者就诊、取药、治疗的各个环节及巡诊过程中当面宣传;利用板报、宣传小报宣传、举办健康教育等等。只有提高官兵对疾病和药物的认知度,才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2加强医患沟通

医患沟通能力是医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之一。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增强患者对医生的信任,使之正确对待治疗中产生的问题,保证其用药依从性。除直接与患者本人的沟通外,因军人的职业特点,治疗中常存在遗忘、漏用、中断等情况,必要时,可与患者所在的单位或家庭沟通,协调并监督患者治疗方案的执行,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2.3注重个性化服务

合理的治疗方案得以有效的实施是保证疾病痊愈的必要条件。军人因工作的特殊性而无法执行医嘱,必然导致用药依从性降低,这要求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必须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比如:避免让战士执行中草药煎服、煎洗,而给予同等疗效的中成药代替;能口服的尽量不肌注;避免用药种类、途径繁多等。根据患者对服药途径、剂型等可能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要全方位考虑周全,从而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会大大提高用药的依从性。

2.4加强部门协作

医、护、药对患者的服务应是紧密相连,贯通一致的。医生制定治疗方案要考虑护理的可执行度;护理执行过程需及时反馈信息;药房发药过程审查处方的合理性,如有疑问及不妥之处应直接与医生联系,而避免向患者提出疑问。各科室之间不推诿,不抱怨,密切合作的工作态度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医方的信任,从而提高用药依从性。

【参考文献】

[1]HaynesRB,SackettDL,TaylorW.ComplianceinHealthCareM,Baltimore:JohnHopkinsPress,1-18.

[2]郜玉珍,李,肖传实等.高血压病病人健康知识经济条件与其服药依从性的相关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01,30(6):471.